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质子 » 第27章 王熙凤破案,荣府二奶奶。

第27章 王熙凤破案,荣府二奶奶。

    且说东城安仁坊,王宅。

    西路一间幽静的独院内。

    王熙凤将一块六寸大小的青色玉块丢在闺床上。

    怒气冲冲道:“凭啥人家有老祖宗疼,我就只能去当丫鬟的命!”

    “老娘不伏!”

    平儿满脸心疼地拾起青玉块,宝贝似的看了好几眼,宽慰道:“姑娘,其实这也没甚不好的。”

    “我找人打听过了,太祖当年定下律例,龙虎山天官,例有一妻,两位夫人。”

    “正妻享朝廷三品淑人大诰,两位夫人也是五品宜人。”

    “此乃除宗室之外的独一份。”

    王熙凤听后,那张布满煞气的青春容颜,方才展颜一笑。

    似乎,姑妈这个荣国府正经太太,也才是五品宜人。

    但是。

    朝廷的旨意,为何不是让她去当正妻,哪怕不是正妻,一个夫人也可以啊!

    为何偏偏是一位丫鬟?

    气死姑奶奶了!

    平儿将手上的玉块轻轻擦拭,见姑娘的脸色又转为怒容。

    忙上前来,捉起姑娘的手劝道:“姑娘,咱们业已打听出,那位琏二公子,似乎有着特殊癖好。”

    “荣国府长房式微,二房势涨。”

    “未来的爵位,指不定是琏二公子,还是那个衔玉而诞的宝玉公子。”

    “依我说,得亏姑娘没有嫁进荣国府。”

    “姑娘,我找昀哥儿打听过了,龙虎山天官,名下有着上千亩良田,数万亩山林。”

    “这还不包括,他有着一座丈量不出来的大山呢!”

    “姑娘,你好生想想,贾家虽是一座国公府。”

    “可人家呢?却是一座山哩。”

    王熙凤丹凤眼眸微睁,那张红艳的嘴唇张了张:合着,我成了山夫人?

    蓦地,平儿察觉手上的玉板微微抖动,低头看了一眼,眸光微闪。

    两年来,姑娘为了和里面的贵客插上话,拼命学习读书认字。

    随着日子长了,她自然也认了些许字。

    “姑娘,你瞧瞧这里。”

    却是方才平儿触碰到玉板,将那个从来没有点开过的词条给打开了。

    王熙凤偏过头,只见上面依次写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

    平儿对上面的书籍都熟悉,唯独没有见过《红楼梦》,下意识伸手点开。

    “这上面还有日期,《西厢记》是去岁出现的,《金瓶梅》是今岁出现的。”

    “天爷!姑娘,这上面有你的名字!”

    “哪呢哪呢?”

    王熙凤凑近一看,登时傻眼!

    只见上面写着:《词条:十二钗之一王熙凤》

    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后。

    主仆二人艰难认字,读了半天,似懂非懂。

    但结局却是读懂了。

    既庆幸又怀疑人生。

    这上面写着的,完全是王熙凤的人生写照。

    只不过,两年前生了大变故,她并没有像上面所说,嫁进荣国府公府。

    “姑娘,若是依照上面所说,这回你上山,怕是大机遇。”

    王熙凤默然不语,怔神了半日。

    词条上面写道,除了嫁进荣国府一事改变,其余发生在王家的事情,大差不差。

    家里最近在传言,二叔马上要奉旨查边。

    词条也详细说明了!

    嗯?

    王熙凤似是想起什么,急急从平儿手中拿过玉板,数了数上面的贵客人数。

    “平儿,破案了!”

    “你瞧瞧,这里面一共十二人,应是对应词条上面所说的十二钗!”

    平儿认真看了一眼,脸色迟疑道:“但不知道,回头还有没有人会进来。”

    王熙凤语气笃定道:“不会。”

    “你仔细瞧瞧十二贵客这个位置,已经到底,装不下了。”

    “还真是。”

    “快和我一起,比照词条,猜猜这些贵客对应是何人!”

    ……

    暂不提王熙凤和平儿在揣摩聊天室的人。

    却说荣庆堂。

    林黛玉和外祖母洒泪相见,一时泣哭不已。

    贾母止住泣声,将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一一介绍,黛玉依次上前拜见。

    贾母即命地上的丫鬟去将姑娘们请来,见见远道而来的姊妹。

    不大一会儿。

    珠帘从外面掀起。

    三个嬷嬷并几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姑娘走了进来。

    头一个肌肤微丰,面容则如同新鲜荔枝般细腻红润,鼻子像鹅脂一样细腻,观之可亲。

    第二个,脸型像鸭蛋一样匀称美丽,有着削肩细腰的身姿,两道英眉下的眼睛明亮神采,见之忘俗。

    第三个,和雪雁那般顶着两个总角,身量未足。

    其三人钗环裙袄,皆是一样的妆饰。

    林黛玉忙从罗汉榻起身,是互厮认过,大家方归了座。

    贾母忙嘱咐身边大丫鬟鸳鸯,进去里间取些点心果子出来。

    等四小只厮见过,贾母又捉起黛玉的手,爱怜地问起黛玉的身体。

    黛玉一一作答。

    贾母细心问了几句,方打发两个嬷嬷带着黛玉去见两个母舅。

    邢氏当即起身,笑回贾母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贾母笑着同意,又嘱咐邢氏不必过来服侍,后者忙恭声应下。

    林黛玉随着大舅母出了荣庆堂,坐车出了荣国府,由东边黑油大门进了东跨院。

    然则大舅父言称身子不便宜,只说他日再拜见,只能作罢。

    随后坐不多久,林黛玉便起身告辞,转道去了荣禧堂。

    有丫鬟笑脸将林姑娘请进里屋。

    一位贾家嬷嬷忙将林姑娘请到三间小正房。

    坐在西边下首的王夫人见了,往东让了座位,招手黛玉近前落座。

    黛玉忙又推辞,向椅子上面坐了。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斋戒刚回,这会子正在接见外客,再见罢。”

    “你三个姐妹都极好,往后一处念书学针线,或是玩乐都好。”

    “如今,府里替我管着偌大一家子的,是你琏二嫂嫂闰哥儿。”

    “闰哥儿出身江南甄家四房,因其出生在闰月,甄家老爷子便替她起名甄闰。”

    “她办事,素来规矩,府里内外上下,皆称赞她端庄贤淑,你在府里倘或有事,可招呼她替你办妥。”

    “今儿可是不巧,你闰姐姐和宝玉礼佛去了,回头再指你认识。”

    “但我不放心的,须提点你一句,我有一个孽根祸胎……”

    林黛玉正襟危坐,垂着眼帘仔细听舅母说着那位表哥的事迹。

    待王夫人说毕,黛玉因笑道:“玉儿谨记舅母教诲,离表哥远远的。”

    少时。

    只见有丫鬟过来传禀,“太太,老夫人院里传晚饭了。”

    王夫人忙携了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

    出了角门,过了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抱厦。

    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扇半大门。

    门前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着。

    王夫人笑指说道:“这是你闰姐姐的屋子,回头你少了什么东西,你只管往这里找她说就是了。”

    林黛玉认真记下此间院落,随舅妈进了荣庆堂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