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广灵途 » 第三十八章 文丁阁

第三十八章 文丁阁

    刘心远,站在店门口,呆呆得看着秋掌柜,消失的背影。

    良久,闻得店中的刘正业,呼唤道:“远儿,进来吧”

    他方才,一抹脸上的鼻涕泪水,撅起嘴巴走回店中。

    刘正业见刘心远满脸的刚哭过的痕迹,也不说什么,只是负手说道: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走吧,去二楼看看我们住的地方。”

    说着就顺着老旧的木制楼梯,走上了二楼。

    刘心远闻言也很快调整了心情,紧跟着上了去。

    店铺二楼,并未如楼下店面一般,混乱不净。

    反而异常干净整洁,显然秋掌柜,对于自己所居之处,还是经常打扫的。

    二楼分隔了三个房间,两大一小,二人分别推开房门。

    其中一个大的房间清香扑鼻,光照充足,干净整洁。

    应该是秋掌柜之前所居住的房间。

    另一个大的房间虽说也很干净,却无异香,窗户也未打开。

    应是平日里无人居住的客房。

    而另一个小一点的房间,则堆放了一些杂物。

    刘正业见此点了点头。

    接下来与刘心远一起,花了半个时辰时间,将整个二楼,重新布置了一番。

    将不用的东西收走。

    将小荧村中,所用家具,被褥,分别布置开来。

    紧接着又分配刘心远,以后睡在那个大的“客房”。

    自己则住在,原先秋掌柜所居住的房间。

    而那个小房间。

    则作为,日后父子二人,打坐修炼之地。

    做完这一切,父子二人回到楼下店铺。

    刘正业又将老旧的木制楼梯,推倒翻新。

    花了小半日时间,一个全新的木制,亦十分结实的楼梯,就完工了。

    随后,他们又将店中一应商品。

    按照刘正业所思所想,尽数分类清理,分别有序的摆放。

    又将空空如也的后院,清扫了一番。

    直到黄昏来临,方才作罢。

    如若那秋掌柜,此时回来。

    见到这灵秋阁,估计都认不出来了。

    整个店铺,恍若换了个面貌。

    一片生气勃勃,不似原先混乱不堪。

    让进店的客人毫无购买的欲望了。

    父子二人,叮叮咚咚整理了一天,自然也引起了附近商家的注意。

    不时有附近的店铺掌柜,前来拜访灵秋阁的新掌柜。

    刘正业客客气气地请他们喝茶,互相结识了一番。

    又选了个良辰吉日,便是后日。

    灵秋阁更牌换扁,新店开业!

    届时请诸位捧场,进店喝茶。

    众人也都一一答应。

    众人聊到深处,就开始分享交流经营之道。

    刘正业原先祖上,便是经营商道的。

    从小自然耳濡目染,跟其父学了不少。

    谈起经营店铺之道,自然是有其一门道道。

    他只是捡了其中部分说了出来,就让众掌柜颇受感悟。

    心里呢。

    也都对这刘掌柜,颇为敬佩了起来。

    不多时便都混熟了,继而就开始称兄道弟了……

    ……

    两日后,灵秋阁的牌匾被取下。

    一面崭新的牌匾,高高悬起,那面牌匾亦只有三字。

    以阁为末,头两字为“文丁”。

    至此,这“灵秋阁”便正式更名为。

    “文丁阁”

    此时的文丁阁,挂红结彩,店内不时有人高声吆喝,甚为喜庆。

    只见那店内,有一身材微微发福,年约三四十来岁的男人,拱手笑赞道:

    “刘掌柜,刘老弟!恭喜新店开业了,你这文丁阁,取名文丁,可是文采风流,白丁俗客之意呀?取得高哇,当真是高。”

    其端坐的方桌对面,有一身穿红白相间长袍,相貌堂堂的男人正是刘正业。

    他连忙对着其,拱手还礼笑道:

    “唐掌柜过奖了,在下取名文丁阁,怎有如此高雅之意,实在是愧不敢当”

    接着,又对着,前来道贺的诸多掌柜,说道:

    “多谢各位掌柜,赏脸莅临文丁阁,我文丁阁新店开业,日后免不了叨扰各位掌柜,还请诸位掌柜多多提点,若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尽管开口,多谢了。”

    众人连忙回道,刘掌柜客气了,一阵寒暄过后。

    众人又围坐在一起吃着瓜果,饮着茶水,闲聊了起来。

    此时,文丁阁中的刘心远,正看似乖乖地,站在其父刘正业身后。

    却不时探出脑袋,看着那侃侃而谈的唐掌柜,身后的一个女娃。

    那女娃,亦是五六岁模样,头上扎起个冲天辫,娃娃脸肉乎乎的模样颇为可爱。

    似乎早就注意到,那刘心远在偷偷看着她。

    脸上憋的通红,时不时的,也瞟几眼刘心远。

    然而,大人们聊得一盏新茶都重新泡上。

    刘心远依旧愣愣看着,也不敢上前搭话。

    这女娃,似乎让刘心远给看毛了,憋着通红的脸蛋,一拉那唐掌柜衣袖。

    唐掌柜回头一愣忙问干什么。

    女娃则拉过唐掌柜的身子,在其耳边低低说了几声。

    那唐掌柜瞟了两眼刘心远。

    刘心远心里一慌,目光赶忙避开,看向别处去了。

    唐掌柜笑了笑,也不与刘心远说话,而是对着刘正业问道:

    “刘老弟,你长得样貌堂堂,你的儿子也是长得一表人才呀,不知其上学了没有,在哪位夫子的学堂求学呀?”

    刘正业闻此眼前一亮,急忙恭恭敬敬的抱拳回问道:

    “唐掌柜,我正想私下里请教一番,我父子二人初入炎武城,如今店铺已经开业,算是站住了脚跟。在下,正要给犬子心远寻一夫子,让其拜师求学,不知唐掌柜有无推荐?在下感激不尽。”

    唐掌柜闻此,哈哈一笑,将其一旁的女娃,抱起说道:

    “刘老弟,我们城南这一片。自然是那,博明学堂的明夫子最为博学多才。我这女儿若云,亦是今年才入学,现在已经开学入读半个多月了,你若是想让贵子就读,寻一日,我与你一起去拜访那明夫子,让贵子早早入学,莫要荒废了岁月才是呀。”

    “唐掌柜所言甚是!既然已经开学半个多月了,不如我们明日便去寻那明夫子,让我这孩子入学后,在下必有厚报!”

    刘正业忙说道

    “刘老弟说的什么话,孩子的事提什么报酬?明日我与你一去便是。”唐掌柜连一摆手,一脸不以为意的说道。

    刘正业闻此,自是连忙称谢不已,不时回过头,若有深意的看着刘心远。

    ……

    就这样刘心远,自六岁开启了他的求学之路。

    ……

    两日后清晨。

    御风车从文丁阁腾空而起,车前正是刘正业父子。

    他们此时,正直奔城南的一个中型山峰而去。

    此山名为博明山,乃是炎武城城南,著名的学堂,博明学堂所处之地。

    话说昨日,刘正业父子与唐掌柜三人,相见明夫子。

    可是缴纳了一笔不少的灵石,才得以让刘心远此子插班入学的。

    刘正业此时驾驶着御风车,对着一旁的刘心远说道:

    “远儿,今日是你入学的第一天,务必要好好学习。教你的明夫子乃是炎武城有名的夫子,他博学多才,你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记得多多请教于他。”

    随后他顿了顿,似乎想到什么,又说道:

    “你早日学得了识文断字,方能看得懂,秋爷爷给你的种植花草的心得,才能培育那些花花草草,知道吗?”

    刘心远原本心情十分忐忑,但听得其父后半段,连忙是嗯了一声说道:

    “我一定好好的学习,早点识文,才能早点把秋爷爷留给我的花草种子养活。”

    刘正业闻此,微微一笑,便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