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广灵途 » 第三十一章 梦魇上*

第三十一章 梦魇上*

    只见这副城主徐炎胜,听完下面一人汇报完毕后,摇了摇头,道了声:“不可。”

    那汇报之人,便急忙称是,良久,方才恭恭敬敬地,缓缓起身退出了大堂。

    紧接着,又有一中年人,拜道:“启禀副城主大人,下官录灵府,陈玉山,有事禀报。”

    白髯老者眉毛一挑,似乎听到这位说话,有些意外的模样:

    “嗯……陈玉山,倒是许久未曾见到你了。你自肃反令启用后便掌管录灵府,眼下至今,也已有五年光景了吧。如今肃清城中凡人事宜,办的如何了,可还有凡人驻留城中?”

    那陈玉山闻此,急忙拜道:

    “启禀副城主大人,肃凡令自颁布以来,下官每日兢兢业业,现已将城中藏匿的,三千九百五十四个凡人,驱逐出城。依法抹除其,在炎武城中滞留之记忆。并将那些私自带凡人进城,且不听诏令的灵修,予以严惩,现城中已无凡人存在了。”

    白髯老者闻此,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很好,陈玉山你做得不错。想我炎武城,从默默无闻的灵修小城,发展成为今日的火行域四大城之一。在建城之初时,管理颇为松懈,才致使凡人弥留之患。如今得以解除此患,你陈玉山,居功至伟。”

    陈玉山闻此,自是喜不自胜,嘴上却十分谦逊:

    “此乃下官职责所在,怎敢居功!启禀副城主大人,属下此番来见,并非邀功,而是另有要事禀报!”

    白髯老者哦了一声:“何事啊。”

    陈玉山忙道:

    “启禀副城主大人,下官今日常看公文时得知。今日,有一对父子加入了我们炎武城。这本是一件小事,但是这父子二人,测试五行灵根之时,其父居然触发了火行属性绯红灵灯,色泽精纯,可谓天赋异禀啊。”

    白髯老者眼睛一亮,面露吃惊之色忙问:

    “绯红之色?嗯……却乃纯度极高的表现。此人年方几许?何等境界?其父灵根资质如此之高,其子资质又是如何呀?”

    陈玉山听得此问,却有些犹豫的答道:

    “此人修为年纪,倒有些差强人意。近三十岁灵聚期八层,其子资质……却出人意料的普通,灵根仅仅淡淡杏红之色。可是在下召见文员询问时,听闻,其父见其子是如此资质,却丝毫不觉意外,这点倒让下官颇感奇怪。”

    那白髯老者听完,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说道:

    “有甚奇怪,也许是他在别的城市,检测过了,心里有数罢了。况且身具五行属性,虽说跟父母之资质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天命所致。两个都身怀五行属性的灵修结合,也会诞生出凡人孩童,不然我炎武城又怎会有凡人之患?”

    陈玉山听到这话,连忙道了几声是,紧接着又说道:

    “还有就是,此人乃是持炎武银令办的身份令牌,下官根据文员回忆辨出,那银令很有可能是出自徐老之手。”

    此徐老乃是这徐家老三,更是炎武城的财神爷。故不论城中大小官员,都不言其名讳和官职,统统尊称徐老。

    听到这银令,又听银令是出自徐老之手,白髯老者,也是惊哦了一声:

    “三弟,眼下似乎还在焚星城地界,他的银令又怎会出现在这炎武城中?可知那人身份?”

    “这个下官来时,已经查阅了城中各大人员录典,终于在炎氏商行的用人名录中,查到此人来历。此人名唤刘正业,职位不过是我们炎武城炎氏商行的一名小小缘手长。”

    “缘手长?”白髯老者闻言愣了半晌,似在思索其中联系,良久方才轻笑了声道:

    “我知我那三弟性子,不可能轻易拿出此令给什么区区缘手长的。想来应当是,与其同行的徐倩那丫头,做的好事了。这丫头倒也眼光不错,寻了个灵根资质,如此卓绝之辈,加入我炎武城,不错,不错。”

    见白髯老者心情不错,陈玉山赶忙拍了个马匹,继而趁热打铁道:

    “大人果然深谋远虑!下官是苦思冥想良久都未得其解。这个叫刘正业的虽说年纪略高,修为也一般,但是资质奇佳,可需要下官将其,召入城主府中来,让大人见上一见?”

    那白髯老者闻此,是不动如山。端起一旁的茶水,抿了几口似乎是在考虑的样子,半盏茶后,他手一挥说道:

    “此人有如此资质,本该唤来,看看其心性如何。但既然是那倩丫头寻来的人,就留给她用吧。此事就此作罢,暂且不必理会他了。”

    见到如此肯定的答复,陈玉山犹豫了一下,也只好点头称是后告退了。

    ……

    刘正业父子二人,对于此间对话,自然是全然不知。

    父子二人一路赶到炎武城,紧接着又发生了一连串事情,早已疲惫不堪。

    先前在屋内对话一番后,刘正业就催促着其子洗漱了一番,就先后熟睡,各自进入梦乡了。

    卧榻之上,刘心远紧紧贴着其父而眠,睡得极是安稳,嘴里还不时流出哈喇子来。

    可刘正业此时却头冒细汗,还不时翻来覆去,似乎是在做着什么可怕的噩梦……

    ……

    梦中,一个年轻男子紧皱双眉,在屋内来回踱步,显得十分不安的样子。

    一个长相清秀可人年轻女子,怀中抱着一个三两岁娃娃坐在桌边椅上,静默不语。

    女子抱着的娃娃,似是半昏半睡,紧闭着双目,表情似乎十分的痛苦,不时用其小手敲着脑袋,口中低喃:

    “爹爹,娘亲,头,头好疼……”

    女子心疼不已的看着,不时拂去其虚汗不止的额头。

    清秀的脸颊上,不时划过两行清泪。

    她看着怀里的娃娃低泣道:

    “我苦命的孩子……如果可以,娘亲愿意承受你十倍的痛楚,来换你一生的健康……”

    那男子闻此,脸上亦显出一丝哀伤,他停下脚步,走到女子跟前半蹲着身子说道:

    “暮雨,我向你保证,此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治好我们的孩子。你不要哭了,远儿一会醒了,看到你在哭,他也会伤心难过的。”

    女子低嗯了一声,紧抿双唇,用手拂去脸颊上的泪水,缓了缓她看着年轻男子说道:

    “这些年来,刘家与我们宁家。请了无数精通医道的人来看远儿的头疾,都束手无策。如今远儿已快满三岁,却还日日受这头痛欲裂之苦,我实在心焦意乱的很。”

    男子握紧女子的手,强行挤出一丝微笑说道:

    “近日,我听人提及,数万里之外的南霞山,有一隐居的世外高人。他心地善良,时常给山脚下的凡人医治顽疾,都百治百效。我父亲大人多次遣人前去请这世外高人,这高人都避而不见,想来是我等心不诚所致。我意,不日便启程带着远儿,前往那钟霞山,请那高人为远儿医治,以他的医术必然可以为远儿去除这头疾。”

    “真的?”

    女子闻此,满面愁容为之一喜,尤胜千秋无绝色的佳人。

    “暮雨,我何时骗过你?”

    男子见这女子笑了,脸上满是溺爱之色,当即开口说道。

    “好,好,我跟你一起去,我们一起去求这位高人,为我们的孩子治病。”年轻女子说着就要站起身来,想来心情极为迫切。

    男子此时却摇了摇头说道:

    “暮雨,此去南霞山路途遥远,还是我带远儿去即可。父亲大人六十大寿转眼即到,乃是一等一的重要大事。届时你宁家与我们刘家所有族人,都会来此为父亲大人祝寿。你冰雪聪明,又善于打点族中事物,便留在族中,准备父亲大人的寿宴吧。希望此行顺利,医治好远儿的头疾同时,又能赶回来参加父亲大人寿宴,那便是双喜之吉了!如若赶不回来,有你在,亦能代我和心远为父亲大人祝寿尽孝,我也能安心些。”

    ……

    梦中,画面一转,男子来到了其所言的南霞山。

    有一须髯皆白的百岁老者,搭着一个三两岁娃娃的脉搏,又不时翻看其口腔,眼角,不停的摇头……

    良久,他对着年轻男子说道:

    “老朽所精之医道乃人之肉身之疾,此子天生头疾乃是其灵魂分裂所致,而且他的灵魂之状颇为奇异,老朽此生从未见过,唉……”

    言下之意,是无能为力了。

    男子闻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面露恳求之色说道:“求求先生,想想办法,救救我的孩子吧,求您了。”

    说着,便要行叩首大礼,那老者赶忙伸手制止。

    随即缓慢说道:

    “此子灵魂分裂在这天底下,只有专修灵魂一道的大能之士,方能瞧出其诊治之法。如若胡乱医治,轻则此子从此精神失常,形同痴癫,重则当场魂飞魄散。这娃娃已然受此折磨三年之久,体弱不堪,再这样下去,不出一年便要因此而死了。以老朽之能,只能设法将其头疾发作时,对肉身的损害降到最低,这样他大概还能支撑到八九岁的样子。”

    年轻男子闻此俯首一拜,声泪俱下道:“多谢先生!请先生施法吧……”

    “好,好。”

    老者长叹了一声,点了点头。

    ……

    刘正业梦到此时,已然是满身皆汗,眼角不时有泪水划过,但他仍然未醒,依旧沉浸在梦中。

    ……

    黄昏时分,一千亩庄园,靠山而建,其间屋舍无数,人丁兴旺。

    庄园内,此时张灯结彩,庄园门口,有管家仆人,不时高声吆喝,贵客到访,显然是富贵人家,在办什么喜事。

    在一间硕大的厅堂内,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穿着华贵。

    此时他紧皱双眉,问着一旁一位,端庄秀丽的年轻女子说:

    “业儿带心远,去那南霞山已然半月有余,为何此时还未归来?”

    那年轻女子,正是梦境初始之女子,此时她亦满面愁容。

    听到老者问询,她却笑着跟老者说道:

    “父亲大人,夫君带远儿,去找那位高人看病时说过,一定会尽量赶回来的。父亲大人今日是您的大喜日子,应该好好迎接来参加寿宴的贵客们,不用为夫君和远儿操心。”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

    “心远生有此疾,这些年来真是苦了你们夫妻二人了。一会宴会开始,我会问询我那些多年的至交好友,请问他们,有无医术高明的高人下落和线索。我刘家子孙,岂能就此夭折?你放心好了!”

    “有劳父亲大人,为远儿的病情操心了。但愿夫君此行顺利,远儿头疾治好,又回来给您老人家祝贺寿辰,那就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了。”

    老者闻得此言,双眉一松哈哈大笑,丝毫不见六旬老人的衰弱,反而显现出无穷的气势和霸气。

    “如此,自然是极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