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侠客集 » 八一 还山

八一 还山

    二人下山之后,一路骑马徐行。李白似乎已经看开,苦笑说道:“是时候离开长安了……”

    杨少瑕道:“大哥切莫悲观,万一事情还有所转机呢!”

    李白道:“似他这般不思进取整日享乐,还有什么转机!”他接着说道:“你可知道楚人卞和因何痛哭?他哭的是玉在璞中,却是无人能识!好似宝剑蒙尘、黄金埋土……一匹千里良驹终是没有伯乐认得!罢了,罢了……”

    杨少瑕知道大哥说的是实情,一时不知如何宽慰。

    只见李白作《古风》一首吟叹道: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唱到此处,已经泣不成声……

    终于回到京城。李白进宫面圣禀道:“微臣二人登山多次迷路,最终无功而返。并未寻到野人,更未见和氏璧。”

    玄宗面露愠色,于是斥退李白。李白胸中烦闷,便叫上杨少瑕,二人策马来到长安城东郊的浐河之畔。

    只见浐水之上一艘押运假山巨石的大船,船头向下将要没入水里,船尾已经开始向上倾斜。船上传来阵阵打斗之声。原来是雄风镖局为朝廷押运的花石纲,被五六个江湖豪客潜入船下凿穿了船头,使得船头漏水即将沉没。前总镖头岳雄风的儿子岳一刀武功不济,已经惨死在大船上。其余二十多个镖师也都惨死,那几个江湖豪客也是非死即伤:死了两个余下三人重伤。岳雄风的义子萧一笑,此刻正在跟对方的头领展开一番恶斗!这群江湖豪客的头领叫做刁洛潺,专爱跟朝廷贪官污吏作对。他们早就看这押运巨石的大船不顺眼了,今日终于动手要将它弄翻!两人各使大刀,斗得难解难分。时间稍长,萧一笑便渐落下风,手中大刀也被打落在地;突然听得一声惨叫,萧一笑的左臂竟被对方一刀斩去!萧一笑强忍着左臂的剧烈疼痛,右手急取腰间匕首扎入刁洛潺的左眼。刁洛潺一声厉叫,急忙以左手捂住眼睛,鲜血从指缝滴滴落在地上。

    二人还要以命相搏,李白见状轻点马背。空中几个跨越,已经落在船上。他挡在二人的中间,喝道:“且慢!”

    那二人齐问道:“你是何人?”

    李白实在不忍再看二人的惨状,答道:“在下李白。两位都已身受重伤,且看李白薄面,就此收手如何?”萧一笑大声道:“不行!他弄翻我雄风镖局的大船,还杀害我兄弟岳一刀。我若是不报此仇,死后有何面目去面对义父岳雄风?”刁洛潺道:“我和我这帮兄弟素来行侠仗义,一见到官府搜刮民脂民膏必要进行破坏!今日虽然弄翻了你的大船,我的兄弟也是非死即伤,更何况我也瞎了一只眼睛!”李白急道:“船要沉了!快带着没死的兄弟上岸再说!”于是李白救起两人,刁洛潺也抓起一人,一起飞身上岸。

    杨少瑕见萧一笑还在船上迟疑,急忙飞跃上船,一把将他提起,回到岸上。片刻之后,大船头朝下尾朝上,带着一船的假山巨石,以及死者的尸体,一起淹没在浐河中……

    萧一笑此刻仍是满眼怒气,恶狠狠地盯着刁洛潺。李白见状拍了一下萧一笑的肩膀,然后将萧一笑的右手和刁洛潺的右手放在一起,说道:“二位都是性情中人,不能只顾私人仇杀。听我一言,你二人即刻前往江夏侠客堂,就说是我李太白推荐的……”刁洛潺突然以左手一把将匕首拔出,竟然带出了左眼珠子,于是他将眼珠放进嘴巴直接吞入腹中,大笑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随意损毁!萧兄,你就原谅我吧!”说罢他将匕首递还给萧一笑,其余之人目睹此情俱都吃惊。萧一笑低着头拱手说道:“你我也算不打不相识了!”李白笑道:“这就对了!”

    李白又等一月,终是不得召见。此时杨少瑕已经去到了江夏。

    于是天宝三载五月,李白几番徘徊之余,终于上书请求还山。玄宗当即恩准,并赏赐了许多银钱。当李白捧着“赐金还山”的手敕时,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不过是早上上书请求的,谁知这还不到正午,皇帝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答应了……李白放声大笑,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此刻正在滴着血!

    李白取下头上的学士帽,脱去身上的宫锦袍;戴上角巾换上平民穿的葛服,离开了翰林院。应召入京前后一共不到三年的时间,李白终于离开了长安。

    就在李白离开大明宫时,高力士嘲讽道:“哟,李大学士这就离开长安啦?”

    李白冷笑着道:“高公公,你就这么盼着我走吗?”

    高力士嘿嘿一笑道:“你可知道为什么长安不容你?”

    李白道:“为什么?”

    高力士道:“你纵然才华横溢,可是不会做人,人际关系一团糟,到最后你只能离去……”

    李白冷笑一声说道:“这一点上我李白自愧不如高公公!”

    高力士道:“圣上最喜欢听话的人。奸臣他固然是不喜,可是忠臣言语太刚直了也是不爱。所以我既不是奸臣,却也不是忠臣。皇帝高兴做什么事情,我就陪他做什么……你现在明白了吗?”

    李白大笑说道:“我李太白一生只爱平交王侯,所以像高公公这样的无耻之徒,我是万万不敢结交的!”

    高力士顿时气得大脸通红,拂袖怒道:“圣上说你一辈子都是穷酸相,此话果然不假!”说罢愤然离去。

    李白望着他远去的身影,还在大笑不止。后来笑声收起的时候,却忽然有些心碎。

    长安城外的长亭中,贺监早已备好了两坛上好的米酒,等着李白到来。李白老远便问到了米酒的清香,心中所有的不快都已烟消云散。于是快步奔向长亭,边跑边大笑道:“贺监,还是你这位老友够意思!”

    贺监举碗说道:“来,什么都不说了,咱们先喝三碗!”

    李白应道:“好!”于是二人连饮三碗。

    贺监这才愤愤不平说道:“我一听说你上书请求还山的事情,便立即去面见圣上请他三思;谁知他竟然说这是李白自己坚决要求的,他如果驳回的话不太合适,这样令李白身在庙堂心却在江湖反而不好。我看他是巴不得马上答应你的请求,再加上高力士边令诚之流一旁附和,他便立即朱笔一挥恩准了……我也是一时心急,就脱口说了一句:‘圣上,你糊涂啊!’高力士立刻厉声呵斥道:‘贺监,你好大胆!’我一看他脸色,也是怒不可遏,于是说道:‘是臣老糊涂了……臣请告老还乡,还望圣上恩准!’他说了一句‘准奏’,便拂袖离去了……”

    李白不禁叹道:“贺监,你这又是何必!我这一走反而连累你了……”

    贺监一摆手道:“休如此说!我也确实年纪大了,是该回老家享享清福了……我们喝酒!”

    两人又是连喝数碗。看着长亭之外古道两边碧绿的芳草,喝着太白酒肆享誉盛名的清冽绵长的米酒,二人终于依依而别。

    贺监独自一人骑着毛驴,回到了他的家乡会稽郡。一路上遇到许多嬉戏玩闹的儿童,他们看着贺监,没一个认识的。还笑问道:“客人你是从哪里来的呀?”贺监一时颇多感慨,乃口占一首七绝,题目就叫做《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然后不禁哈哈大笑。没过多久,这位四明狂客因病与世长辞……李白听闻消息嚎啕大哭。这段时间他也不怎么好过,中间大病了一场,几乎死去。他在万分悲痛之中,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写完之后,李白又再吟唱一遍,不觉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