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系集体户 » 第634章 云鹏说服赵连文

第634章 云鹏说服赵连文

    俗话说:“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龙河公社虽然紧挨着二十家子公社,还有东辽河相连,但是民风却迥然不同。

    出现上一章的场景是有原因的。原因之一是:原来这两个乡都归伊满县管辖,公主镇1953年时曾是专区所在地,因为那时英城还归LN省管辖。1956年英城划入吉林省后,专区改为了地区行署,搬到了英城。怀仁县城便从老怀仁镇搬入了公主镇,又因为公主镇太靠南,再往南没有发展空间了,便把这两个乡划归怀仁县了,都改称为满族自冶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自治乡称呼便不叫了。那时,他们的风俗相差无几。

    原因之二是:二十家子比龙河地势平缓,离公主镇又近,两个公社出现了差距,随之而来的是二十家子来了上海知青,并一直由知青当权,百姓接触到了许多大城市的生活方式,思想正来越开放。而龙河的赵书记在那一干就十多年,仍按原来的思路去干,人们的思想却越来越封闭了。

    原因之三是:赵连文虽然能干,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他本人行政概念模糊,又爱死抠文件,以资代劳是县革委会下的文件,他便把修道的不满归到了县革委主会主任谢长恭身上了。他认为各局和他是平级,应该是兄弟单位,你对我好,我对你就更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屌你。建设局本来对他挺好的,但是,他因为县革委会对他不公,用他抓垡子是给谢主任看的,对建设局的领导他仍以贵宾相待。

    这次修道,交通局比云鹏先来了,来了就建了四个搅拌场,收他们的山皮土,用他们的白灰和沙子,都是论方给钱,老百姓拉土就挣钱,公社的白灰和沙子就近就卖了钱。为此,他把交通局奉为了上宾,大有有奶就是娘的意味。而他在百姓中的威信还十分高,大有一呼百应之势。

    云鹏从欢迎的场面中发现了问题,因为赵书记上了陈局长的车,他只能寻问坐在他车上的公社革委会主任了。

    一问得知,公社把本应集中使用的三合土款的大部分都让拉土的生产队挣去了,没有形成建水泥厂和砖厂的合力。而他们的釆土也没有计划性,哪里便于运输便在哪里爆破。因为谁拉到土就能领到钱,为此,各生产队的老板子都在抢土,致使爆破点不断增多。

    云鹏到公社后介绍了二十家子的做法,赵连文却不屑一顾地说:“各有各的打法,他们生产队日值高,我们日值低,我在提高社员的积极性。

    云鹏发现他很固执,便跟他说了下步建厂的事。他却说你年青,不懂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陈万程在看爆破点后提出了问题,说他们的爆破点都选在了去水库那段路的坡上,破坏了植被,容易造成土石滾落。

    此时,陈万程的话比云鹏好使多了,赵连文这才坐下来听劝了。

    他之所以不听云鹏的话也是有原因的:他是一个听其言观其行的人,是陈局长过年没休息来测量勘察激发了他们的干劲,云鹏却没来,使他对其产生了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印象。

    云鹏从他一句“你年青”的话中就反应到了这一点。他却没生气,因为从他身上看到了柳维嘉的影子,他对柳维嘉历来是逆来顺受的,已经习惯了。但是,他没有柳维嘉那么会算账,多少让他有些不舒服,见他肯坐下来听劝了,便给他算了一笔账。

    他说:“给社员增加日值没错,但是你能年年修路吗?而俗话说得好,庄稼不得年年种,你得从农林牧副渔方面增收才有后劲。今年有好的苞米原种叫黄莫,一垧可密植3万株,一株能打3两,亩产能达900斤。但是一斤种子5元钱,一垧地需要200斤,二五一千元,社员们能认吗?”

    赵书记撇了撇嘴说:“那丹玉3五毛一斤,社员还嫌贵呢,五元一斤?能产出金苞米啊!”

    云鹏说:“那是原种,一垧地能打地5000斤,一斤能卖1元钱,你种不种?”

    “种完卖谁呀?”班子成员们一齐说。

    “卖给我呀!我全收。收完了我卖1元2一斤都疯抢。因为9000斤苞米能卖900元,减去种子240元,还剩660元,而丹玉3能产600斤才卖600元,减去50元种子钱是550元,同样施肥除草的,一垧地能多挣110元。”

    赵书记服又不服地说:“是这么回事!但是,咱们是唠修路呢,你说这个有啥关系啊?”

    “在社员不认买这种子时,公社买了,用事实教育他们咋就没关系呢?因为公社手里得有钱才能买啊!所以,你赶上修路这个机会能挣钱了却给群众分了,再往回收容易吗?”云鹏问道。

    “我听明白了,你是说先壮大集体经济,公社有钱了腰杆壮了,就能带着群众做大买卖!别说!你虽然年青,道行不浅。我就说吗,组织上用人不瞎用,对不起啦!我这个人心眼实,你过年没来,我有些怀疑你了!寻思谢主任都办不了的事,你一个副主任也就说说算了,是交通局发了善心才来修这条路的!我给你赔不是啦!”赵书记憨厚地说。

    云鹏听了这话,知道赵书记是个老实本份的人,便想借机鼓励一下陈局长,也消除一下他的顾虑,便说:“陈局长是老县委委员了,资格比我老,做的也比我好,他是修路的专家,咱们都得听他的。”

    陈万程见云鹏不仅没有说出石书记批评他了,而且当众捧他,还能把倔犟的赵书记说服了,也很佩服他的才干,便说:“你们按预算要搅3万左右立方土,用大车两个月也拉不够,云主任安排用汽车拉料了,呆会咱们踏查一下,不怕远,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集中爆破取土,你们出劳力装卸车就行了,他们挣工分,你们挣钱,那点白灰和沙子不值多少钱,山皮土是大份,能挣三四十万呢。咱们都听云主任指挥,你们保证不吃亏!”

    人捧人高,陈局长的话把云鹏的威信捧起来了,赵书记表态说:“你当县领导够格,我们都听你指挥!”

    云鹏知道当断不断,必有后患的道理,便说:“你们的搅拌土是后期用的,还赶趟,赵书记下令先停工,陈局长先把你那30辆车调过来,今天我们不走了,好好研究一下取土方案。我用电话把各公社的驾驶员调过来,在这里让你们司机现场培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