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系集体户 » 第569章 柳维嘉拽走云鹏

第569章 柳维嘉拽走云鹏

    徐佩瑶把施工队集结到了碱锅,在雷晓颖分配下,分成了六组,在碱锅的六个公社各选一个大队,开始动工了。

    这个施工队离了她还真支不开套,她从设计开始,就想到了建材定购、车辆调运、协调民工、制定工期、质量监督、伙食安排等诸多细节,没有人能象她这样运筹帷幄的,更做不到指挥若定。

    她经过四年的磨练,从带20人到带110人,又带200人,从建民房到建砖厂,又建粮库、建工厂,管理能力和设计水平及施工指挥越来越強,她爸以她为骄傲,说她有他的遗传基因。

    因为工地分散,云鹏始终和徐佩瑶在一起,不仅给她做金盾,还给她提供吉普车。但是,他只陪她一个星期,柳维嘉来了,说造纸厂停产了,不容分说把他拽上了车。

    云鹏秀才遇到兵,只好把车留给了徐佩瑶,跟她去了信州城。

    原来,申广辉在地区内找到了两家水泥厂,两家白灰厂,加上磷肥厂得到了1000万个包装袋的订单,高高兴兴地向石书记去报功。

    石书记原计划5000吨包装纸能卖150万,利润100万,申广辉是以每个包装袋3毛钱订出去的,只用4000吨就能制1000万个袋,可卖300万,还剩下1000吨能制出150万张纸壳,够建一个纸箱厂的了,还能卖75万元。他一高兴,给他向地区报了个革委会副主任。

    但是,要供货必须得印上品牌和企业名称地址。马品一在流水线末端加了一部印刷机,本以为可以解决纸袋印字问题。可是,印刷机只能印铅字,最大的铅字印到袋子上都如蝇蚁。眼看着粘合纸一批一批地出来了,不印字就无法出厂,只能停产了。

    云鹏找来艾局长,带来了校办公司印刷厂的技师们。术业有专工,技师们看了水泥袋子样品后说,这不是铅印能解决的,得刻制胶版,需要找美术人员设计,然后找刻印章的来雕刻。

    云鹏想,美术设计自己就能干,雕刻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十家子文化站的王松,驱车去搂王松时才知道,他已经随父母调回县医院了。又去县医院寻找,见王松被安排到医院后勤处当了垃圾清收员。

    云鹏跟他说了刻制雕板的事,他说:“这个我会,可以用大片橡胶雕刻,只要有图样,就能制版。你是我的贵人,能不能把我调到文化系统,我不想一生伴随这些医药垃圾。”

    云鹏感到让他这双巧手去干这个工作是埋没人才了,便说:“你能解决雕板问题,我调你去教育系统,有板雕板,没板时给小学当美术代课教师行吗?”

    王松千恩万谢,很快和云鹏配合,在印刷技师的指导下制出了胶版,解决了胶板印刷问题,他也去小学当了美术教师。

    信州城中学是怀仁县六中,他们接管了那台印刷机,单独核算,使造纸厂内有了一个校办工厂,成了学生的生产劳动基地。每印一个纸袋8厘钱,年产值可达8万元,能赢利4万元。

    校办公司的嘎斯车有活干了,把印好的粘合纸和内层粘合纸及骨胶源源不断地拉到镇内中小学,剪裁、折叠、粘合成纸袋,每个2分钱,年产值达20万元,几乎是无本生意,解决了城内中小学无勤工俭学收入的问题。

    解决完造纸厂的问题,高考录取工作开始了。这项工作无需云鹏坐阵,但是他关心柳维美,便放下一切工作,去了招生办。

    1978年省高考录取的最低录取线是分文科、理科、艺术三个门类下达的,文科生录取线是260分,理科生是280分,艺术生是135分。

    各省之间没有交叉录取的,出省的只有三个直辖市的10所大学。有清华、北大、人民大学、科技大学、北师大、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南开大学。这10所大学的最低录取线是355分。

    柳维美的分数达到了南开、华东师范、同济大学、北师大的录取线。但是,她只报了长春光机学院,常局长说:“咱们省报上海和天津名校及BJ师大的指标有空额,档案在咱们手里,可以给她补志愿投档的。”

    云鹏找了柳维嘉,柳维嘉给她父母打电话,父母一致同意让她去上海同济大学。

    柳维嘉把父母和她的意见跟妹妹说时,柳维美说:“你们是给你们争面子,同济大学是医科大学,和我的兴趣相差十万八千里,我才不去呢。我就去光机学院,你们要是给我改报志愿,我就不念了!”

    云鹏问她:“光机学院具体是学啥的呀?”

    柳维美说:“在化学中最小的单位是原子,在物理中最小的单位是量子,光机学院的唐教授既是化学科学家,又是物理科学家,是研究这两个最小单位的微观科学家。我不象我姐那么能干,她爱辽阔的大地,我只能研究微观世界。”

    云鹏虽然听不懂她讲的,但是知道她想学的一定是高深莫测的,便不再劝她了,趁秦玉还在,商量起送她礼物的事了。

    秦玉知道柳维美和云鹰的关系,也知道柳维美喜欢什么。她说:“柳维美喜欢小的精致的能动的东西。”

    “小的精致的还能动的?你是说手表吧!这个主意好!我去找商业局长要个票。”

    “表也叫钟,送终不吉利。”

    “那送什么呢?”

    “照相机!不要120的,又大又笨重,最好是135的,体积小,胶卷底片多。”

    “你什么时侯研究照像了?”

    “红梅会的我都想会,就学啦。照像有个象字,用相机时就会云想起对象。她们姐俩都回来了,我也该走了,你送我,咱们去省里挑相机,这类商品不要票。”

    云鹏再一次体会到了秦玉的智慧,他马上去借来了那辆英吉普,跟秦玉去省城了。

    上海产的海鸥牌135相机60—2型的售价是285元,相当于两大件的价格,加上一个黑白胶卷和一个彩色胶卷正好300元。买完后,云鹏就直接从长郑路去了于家窝堡。

    云鹰说:“还是大哥狡猾,我把脑袋想抽了也想不到送这个礼物,你拉我去县里,我亲手送给她!你以试相机为名,给我们照一张像!”

    云鹏说:“别忙,呆几天,等录取通知书下来再去,我这还有200元钱,看再给她买点什么?我先去碱锅看看工程。”

    云鹰没接钱,却把着那相机不撒手了说:“相机留我这,你别再给碰坏了。那200元钱你看着花吧!算你随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