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系集体户 » 第472章 云鹏放弃考大学

第472章 云鹏放弃考大学

    1977年的高校招生意见放宽了许多条件,既设有年龄限制,又没有政审限制,还没有学历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愿意参加考试,都有资格报名,按考试成绩分层级、分学校择优录取。

    但是,那时的成年人都是单位人,都在一类社会组织的下从事社会活动。他们共同的证件是户口,而户口又分城市居民和农业人口两大类,知青的户口是农村户口,每个人户口的工作单位内容会随工作单位的变换而更新。

    例如,农村户口中年满18岁的公民的工作单位都是XX县XX公社XX大队XX生产队社员,如果参军或推荐上大学、抑或提拔为公社干部,户口会迁出到所在的单位,重新填写工作单位;

    再如,知青下乡后,户口是农村集体户口,工作单位都是XX县XX公社XX大队XX生产队知青,升学、当兵、招工、提拔为公社以上干部后便从集体户口中迁出,到新的单位重新填写工作单位;

    又如,农村户口无论是集体户口,还是家庭户口,一旦提拔为公社以上干部,都会农转非,改为城镇户口,发给你家庭或集体抑或个人户口,重新填写你的工作单位;

    还如,农村的退伍兵复员回到农村,户口会迁回本地或新的大队和生产队,而升学回到原公社后即改为非农业户口,和提干的身份相同,但是,这类人出去的多,回来的少。

    集体户口不能由个人携带做为证件,就会由有公章的单位出具证明,也就是开介绍信。农村生产队没有公章,最基层的证明单位是大队,因为大队的治保主任承担着户籍管理职责。

    云鹏、红梅都是单身,集体户口都在县委办公室行政科,连柳维嘉也在其中。行政科只管理他们的生活物资,诸如粮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等一切供应票证。因为他们吃食堂,票证便归行政科统一调配。而报考涉及到职务变化,必须得到组织部同意才能出具证明。

    刚恢复高考,有许多特殊情况没有具体规定,组织部只能按照组织工作的规定,以选举法为依据提出:各级党委的委员是经过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在届满之前要离职必须先辞去委员职务。

    而要辞职就要履行组织程序,而要履行组织程序就要开全委会,而召开全委会又必须经常委会研究决定,如果常委会不接受你的辞职报告,这一程序就履行不了。为此,在红梅的劝阻下,云鹏放弃了报考。

    柳维嘉不是县委委员,她的辞职比云鹏和红梅简单一些,只需县常委会就可以做出决定,辞去职务就行。

    可是,就在这时,秦书记却被提拔到省农业大学担任党高官兼校长,升为副厅级了。

    秦书记临行前找到柳维嘉对她说:“恢复高考就年年都招生了,我去省农大后就向上请示,择优招收在职农业技术人员带职上大学,但需要时间,你今年做好准备,明年报考省农大。”

    特立独行的柳维嘉在秦书记一走,便向新接任的县高官,原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石亚超提交了辞职报告,理由是报考省农业大学。

    在常委会上,石书记听了云鹏的介绍,做出了一个提议,允许她参加高考,考上再履行组织程序,考不上继续担任现在职务。常委们都认为石书记的提议是照顾人才、挽留人才之举,对他爱护干部的行为而赞叹。

    柳维嘉却说:“我只是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水平,考不上就回于家窝堡继续搞制种,有没有职务,给不给工资,是什么身份都无所谓,我要顶替秦玉和维美,能让于家窝堡富得冒油的。”

    她报完名就回于家窝堡和秦玉、柳维美去复习功课了。

    红梅不想参加高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她理想的报考院校,她想报考培养记者或编辑的院校,那时没有这样的专业学院。

    心思慎密的红梅在劝云鹏时说,考大学有三个目的:一是改变身份,二是学习专业知识,三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我现在的身份已经在同龄同类人中首屈一指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就要考入高等级的院校,让我们降低身份去参加百里挑一的角逐,是在冒险,你有把握考上北大吗?我们的理想应该和现实相联系,我要当记者或编辑,目前的职务和理想相关,只是级别低了一些,但是想去地区和省报社还是有机会的。你的理想是考北大,北大是文科院校,既然你改变了当工程师的理想,就应该追求政治上的发展,上党校是最好的选择。

    云鹏最担心的是考不上北大,他知道取消年龄限制,取消政审,男女不限的政策增大了竟争力,自己理科缺腿,已经败了一半,而北大是全国招生的大学,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很难考上,放弃已经取得的地位去追求那么高的目标,属实风险太大。要学习文科,党校也是不错的选择,那是给自已身份量身定做的去处,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他不想马上就范,反问红梅道:“那你咋不选择去党校呢?”

    红梅很真切地说:“咱俩都走了,谁来经管苏日娜啊!”

    云鹏被红梅这句话感动了,苏日娜是云鹏的又一个软肋,他视她为自已的幸运天使,没有她,就没有马市的崛起,也没有资金去建大车厂、砖厂,也当不上大队书记,更接触不到朗布,得到秦书记的提拔。对她,云鹏是愿意豁出一切的。于是,他说:“如果你有机会,我会留下来照顾她的。”

    红梅说:“我比你更适合经管她,我的职务也比你选择的面广,你不能总干农业,应该向地区发展,凭你经商的头脑,可以当地区商粮供的一把手,现在是你增长资历的阶段。”

    云鹏被红梅说服了,全然不顾他和孙英敏的约定,放弃了报考的想法,他把这定为识时务为俊杰。

    孙英敏在恢复高考消息发布后,给云鹏来信了,仍然催促他考北大,大有为他规划人生的意味,却没说她父亲对他们相恋的态度。云鹏感到了双重压力,哪一重压力都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

    他回信告诉她,是客观原因使他无法报考,既然恢复高考了,明年看形势再考也不晚。

    但是,她却发来了一个电报——辞职也要考!

    这使云鹏感到,两人已没有共同语言了,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对她的強势有了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