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系集体户 » 第205章 毛驴奶牛细毛羊

第205章 毛驴奶牛细毛羊

    还好,柳维嘉这次没有提出拉货要求,否则,那一组一挂也拉不下了。她在饭桌上又带来了喜讯,说八里壕那20垧洼地今年会大丰收,大豆亩产能突破300斤,高粱亩产能达到350斤,问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大家都无言以对。

    她说:“是黑土!那20垧地投了1000立方黑土,比土粪的肥力高!我建议今年冬天,全大队掀起一个黑土压地的高潮,年前年后干上两个月,24辆大车,5辆拖拉机,每天拉10趟,60天能拉两万7000方黑土,每垧50立方,能压540垧地,剩下的160垧用土粪,专种麦子,每垧70立方,明年实现粮产翻番,平均亩产上纲要,达到300万斤,仅粮食一项,日值就能达到8毛钱!”

    大家都现出了惊喜的表情,云鹏让她着手制定方案,等他回来再仔细研究。

    她听祝联营要种树,尖叫起来说:“这可是我最担心的,春天的风会吹走许多土粪,有树护着,就保住了更多的肥力。农谚说得好,寸草挡丈风,我们种的可是树啊!三年的树苗,少说也有2米高,能挡多少丈的风沙啊!”

    祝联营说:“是白杨树苗,有3米多高呢。”

    秦玉的账来得快,接道:“一丈300寸,300乘10米,3000米呗!”

    “那沟边咋办?是挡东西风的,明年开春插柳树条,那东西有的是,不用花钱就能解决。”柳维嘉补充道。

    云鹏脑海中浮现了林网方田的景向,举起米酒祝愿道:“我们兄弟姐妹携手,一定让于家窝堡社员富起来,有钱建砖房!”

    云鹏和孙英敏走了,剩下的人还不愿离去,在呛呛着种树的事。

    一路上,孙英敏在不停地推荐着五队户的队员,云鹏告诉她说:“你放心吧!会让他们有大显身手的机会的,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

    孙英敏再追问他,他缄口不答了,因为他担心有变数,不做屎没拉出来,就把狗叫来的事。

    车先到了包日楞那,卸下了辕马、骡子。包日楞说:“我这变成大车培训点了,以后你们的大车和毛驴车就往我这拉吧!苏木会把车套和皮具运到我这来的。那酒也卸给我吧!我的酒供不上啦!苏木的酒没有你们的好喝。”

    云鹏和孙英敏在包日楞那住了一宿,第二天见到了毕力格。他的砖厂也开窑了,但是那手工脱的砖坯烧出来的砖很容易断裂。

    毕力格要毛驴是为了推广大寨车。他说:“草原上不缺驴,但是都是野驴,有了马,没人去捕捉驯养它。有了大寨车就不一样了,养驴也会成为新的收入来源。”

    他那4辆毛驴车都存在了配种站,10匹驴也在配种站卸的车,他让人套上后,赶上了街头,吸引了许多人围观,把那辆4轮大马车的风头都压过去了。

    云鹏提到了換奶牛,毕力格皱起了眉头。他说:“在牧民家里,奶牛要比马值钱,衡量他们富余程度的不是有多少马,多少牛羊而是奶牛,那是他们生命的源泉。”

    云鹏直接问:“你就说多少钱吧!我们还压在包日楞那六匹骡马和2000斤酒呢。”

    毕力格说:“不是钱的问题,牧民把奶牛都当成了自己的家庭成员,没人会卖的!除非是赠送牛犊。那牛犊得两年才能产仔,产仔才能出奶,你们等得了吗?”

    云鹏犹豫了,因为于波和苏日娜都在等奶下锅呢。

    毕力格见云鹏为难说道:“我一直欠你烧酒的设备钱,就把苏木食堂的两头奶牛给你们一头吧!它刚产仔,生的是头乳牛,乳牛生乳牛,三年五个头。我们食堂可以去买奶,你们那里没地方买奶。”

    云鹏有些过意不去,想要拒绝,孙英敏却替云鹏致谢了。

    毕力格说:“这奶牛叫中国荷斯坦奶牛,俗称黑白花,是我们蒙古黄牛和荷兰奶牛繁育出来的品种,哺乳期内,日产奶平均能达到40斤。我们苏木畜牧站只有一头种牛,每年只能交配100次,每次收100元,饲养它的开销每天就30元。我们不是为挣钱,只是为了达到每户牧民家有两头乳牛的标配。因为乳牛的产奶期是10个月,两头牛能保证他们每天都有鲜奶喝。”

    “那还有4个月怎么办呢?”孙英敏来了灵光劲,刨根问底地说。

    毕力格说:“牛的繁值期是10个月,8个月就能产仔,有两个月的发情期。也就是说,10个月便可以产奶,这就是乳牛生乳牛,三年五个头的道理。另外,一头牛一天产的奶有剩余,牧民就做成奶块储存,那奶块也能熬成奶茶。”

    云鹏说:“那你得给我提供一些养奶牛的资料。”

    毕力格说:“这个没问题。我还给会赠送你两头10个月的乳牛犊,以弥补高粱和互运的毁约之过!达尔利细毛羊我也准备好了,一个嘎查送来一组,一共100只,你们的车能拉下吗?”

    云鹏对毕力格的君子之风深深感动了,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不出话来了。

    孙英敏说:“还有3头牛呢,只能拉50只,得两趟才能拉下。”

    一装车才发现,那头大奶牛比种马还大,那两头十个月的小乳牛也比军马场的母马大,主车只能装牛了。而那羊的个头比山羊也要大得多,挂车只能装下6组30只。

    毕力格说:“还有一件事相求,大青山煤矿对我们限量供煤了,一年只给我们150吨,你们能不能给我解决150吨的霍林河煤,你们定价!”

    云鹏一算,150吨,够艾华拉20趟的了,8吨加装车费是80元,往返这里是700公里,按艾华的计算办法拉到十家子成本是49元,就算50元,才130元,一吨30元,一趟能挣110元。但他还想挖潜,问道:“你们这有什么特产能拉到霍林河去卖吗?”

    毕力格说:“你是怕空载吧!让我想想……”

    孙英敏提醒道:“往粮食上想,除了大米和白面……”

    毕力格脸上皱眉一开说:“小米!糜子、荞麦他们那里有,高粱、苞米哪都不缺,我们这里的小米挺有名的,就是种的不多,产量又低,一年才产50万斤。”

    云鹏说:“一吨煤30元的价格你能接受吗?”

    毕力格马上说:“能!能!霍林河的煤比我们大青山煤的卡值高,要是这个价,我们就不进大青山的了,牧民们刚有了大车,一年要运90天煤,都说倒霉了。”

    “你听信吧!过几天,来车拉羊的人会跟你洽谈的!”云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