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4:我叫朱慈烺 » 第三十二章 顺军北上,清军南下

第三十二章 顺军北上,清军南下

    四月十三,北京,紫禁城,承天门下。

    李自成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数十名武将,个个顶盔掼甲,刀枪闪亮。接到刘芳亮和唐通的塘报后,李自成立刻决定御驾亲征,彻底解决吴三桂部,将山海关牢牢握在手里。

    后世的史学家在研究大量史料后,往往会发出哀叹: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虽说摧枯拉朽般击败了明帝国,但尚未完全克服农民军的短视痼疾,仅想着消灭关宁军,对清军入主中原的决心和能力估计不足,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山海关之战的失败。

    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山海关大战,顺军损失了大部分的精锐力量,组织度被打崩了,后来退守陕西、山西,一直到李自成身死九宫山,再也没能组织起像样的攻势,清军先灭顺,再南下攻灭南明,最终为华夏大地带来了近三百年的黑暗和愚昧。

    “丞相,北京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李自成居高临下,对牛金星说道。

    牛金星深施一礼:“请圣上放心,有圣上留下的一万精兵,北京城防固若金汤。臣在北京恭迎万岁爷凯旋!”

    “甚好。”李自成轻挥马鞭,缓缓踱步而出。走出几十米后,他突然觉得心中不安,勒住马缰回头看去,“承天门”三个鎏金大字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晃得眼睛生疼

    “圣上···”一旁的刘宗敏看李自成出神,便轻声提醒道,李自成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要不是你拷打吴襄,霸占陈圆圆,吴三桂能反?白白坏了朕的大计!

    史料记载,大顺军进城之后,起初“军纪甚严,奸淫掳掠者,立磔之。”但很遗憾,大顺军的部分上层却迅速腐化,贪图享乐,生活奢靡,刘宗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但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刘宗敏又是老营兄弟,李自成只好捏着鼻子忍了,命令他戴罪军前效力,如有再犯,定要重罚!

    “走!”李自成不再犹豫,策马小跑起来,带着麾下战将和十余万顺军士兵北上山海关而去。

    ······

    辽东,兴城卫,多尔衮率豫亲王多铎、武英亲王阿济格以下八万余人屯兵城内。

    作为袁崇焕主持修建的宁远防线重要一环,兴城卫凭借城墙坚固、位置险要,在很长时间中都是让建奴极为头疼的硬点子。

    打吧,城墙又高又坚固,寻常火炮根本奈何不得,简直像是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不打吧,兴城卫扼守交通要道,癞蛤蟆咬不死人,但膈应人。

    绕吧,吴三桂这家伙眼光毒辣,在兴城卫布置了三千关宁铁骑,专门捅建奴的腚眼子。

    但现在好了,自吴三桂率关宁军和辽民退入山海关后,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刚好用来屯兵。

    “摄政王,此次进关我军倾巢而出,怎么抢?”猛将多铎握着一根羊腿啃得满嘴流油,脑子里都是抢钱抢粮抢娘们。

    这一嗓子直接给多尔衮干自闭了,自己这个弟弟什么都好,仗义,豪爽,打仗勇猛无匹,但就是政治敏感性太差,整天就知道抢抢抢。

    相比之下,武英亲王阿济格就成熟多了,他端起茶碗咕嘟嘟喝了两口说道:“多铎,本次入关我们不抢东西,你务必约束好下面的旗丁!”

    多铎一听就急了:“不抢东西?!那我们入关干啥?这次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倾巢出动,连乌真超哈都千里迢迢地拉来了,不抢东西,我怎么跟脑袋别裤腰带上随我们入关的儿郎们交待?”

    “老弟,稍安勿躁。”多尔衮站起身来,亲自给多铎添上茶水:“以往入关都是抢人抢钱,这次我们抢个大的。”

    “我们,抢天下!”多尔衮眼中寒光一闪:

    “抢天下?”多铎不解。

    多尔衮缓缓说道:“探子报告,李自成的大顺军三月十九攻破北京城,崇祯力战殉国,太子朱慈烺溃围而出。”

    “顺朝是新兴政权,国力和组织度与腐朽的明国不可同日而语,一旦让他们喘过气来,必然会整合汉地的人力物力与我大清决战,对我们来说极其不利,老汗所图霸业就此中断也说不定。”

    “幸好天助我也,顺军在北京追赃拷饷弄得天怒人怨,本已投降顺朝的吴三桂也起兵造反占据了山海关,李自成正亲自带兵前去平叛。”

    “此刻正是主少国疑,汉人内斗之际,我大清国运至此,天命所归,等顺军和吴三桂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相机入关,一举攻入北京,逐鹿中原!”

    “妙也!妙也!”多铎听得拍手称快,一双吊梢小眼凶光闪烁,心里想的是等入关坐稳了江山,我还得抢。

    多尔衮和阿济格最了解不过自己这个弟弟,此时也是相视无语。

    ······

    山海关,吴三桂行辕。

    四面撒出的斥候陆续回营,将几方情报汇总至吴三桂案头:

    顺军大举北上,前锋刘芳亮部已离山海关不到四十里,李自成亲率老营精锐十余万紧随其后。

    清军已到辽东兴城卫附近,从旗帜来看几乎是倾巢出动,还携带了大量攻城用的重型火器。

    太子朱慈烺自北京突围后进入西山,失去了踪迹。

    吴三桂心烦意乱,他皱着眉头翻看一番,将有关朱慈烺的情报扔到一边,黄口小儿残兵数百,不足挂齿。

    他把有关顺军和清军的两份塘报摆在案头,对着分列两旁的部将说道:“诸位,目下情势危若累卵,我关宁军已陷入腹背受敌之境,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行辕之中顿时喧哗起来,众将你言我语,莫衷一是,实际上是谁都知道此刻仅剩降清一条路可走,但谁都不想承担责任。

    “好了,不要争了。”吴三桂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顺贼攻入北京,杀我君父,本将誓与其不共戴天!但顺军兵威正盛,带甲百万,我关宁铁骑虽精锐无匹,但毕竟只有五万余人,未免寡不敌众。”

    “本将近日收到前蓟辽总督洪承畴密信一封,内云建奴摄政王多尔衮不忍看我等国破家亡,愿出师助剿,本将决意借虏平寇,诸位以为如何呀?”

    众部将齐齐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当狗就当狗,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就能掩盖当狗的本质了?

    但心里想是一回事,说出来是另外一回事。众将对视一番,齐齐抬手道:“平西伯圣明!”

    “好!来啊,这是本将亲笔信,速速派快马送往多尔衮处,不得有误!”

    ······

    兴城卫,多尔衮行辕。

    “好!好!真是下雨送伞,肚饥得食!来人啊,传我将令!”

    多尔衮手捧书信,难抑内心的激动,双手微微颤抖。

    “全军饱餐战饭,立刻拔营前往山海关!”

    “大哥!”多铎凑了上来:“山海关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咱能打下来不?”

    “打?”多尔衮冷笑一声:“打个屁!到了那里,自然会有人给我们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