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岁,从弥补遗憾开始 » 第八十一章 婆婆和老屋(求收藏求推荐)

第八十一章 婆婆和老屋(求收藏求推荐)

    本来,姐姐要抢着买单的,说是吴易马上要去燕大,学费生活费都要花钱,她来出就行,但是,当她听到吴易对她说:

    “姐,我去燕大读书,不花钱的,四年下来不要钱,学校还提前给我发了七十万奖学金。”

    “啊!这么好,淼淼,看到没有,舅舅就是你以后的榜样,你18岁的时候,也要给老娘我,考一个状元回来!”

    “妈妈,状元是啥?”

    “就是第一名,全省第一名!”

    “哦,那好像也不是很难,我上学期在我们大班都拿了第一名的小红花的。”

    小丫头萌萌地嘀咕道。

    听着小家伙的萌言萌语,吴易姐弟两人都开心地笑了。

    ……

    “小易,是小易吗?”

    苍老的声音传来,老屋门前,潺潺溪流,一座在村子里还算高大的门楼。

    门楼下站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媪,年纪逾八十,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神态间却红红光满面。

    由旁边的一位中年矮小男人搀扶着,往吴易这边靠近。

    “姐,是婆婆和东娃伯!”

    吴易转头看向姐姐,眼眶有些泛红,怎么能让婆婆出来迎自己呢。

    而且,只是一年多不见,婆婆怎么又老了这么多,心中顿感五味杂陈。

    姐姐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吴易见此,也顾不得去拿后备箱的礼品,先行一步,朝婆婆跑去。

    “婆,是我,易娃子,我回来咯,回来看你,我想你咯,婆婆!”

    “回来好,你老汉儿我不念,唯独最想你这个孙娃子,小时候看着你在田字格写字,比一起滴的浩娃子,涛娃子都认真。”

    “那个时候我就晓得,有这一天,回来看看你爷爷和太爷爷,放鞭点香,光耀门楣,这个是最重要滴。”

    “婆,你现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的。”

    “哦,你听到了噻,妈,易娃子现在是我们屋头最有文化的人咯,他都这么说,你就好生将养到,活过一百岁给我们看哈。”

    东娃伯在一旁开口。

    “懒得理你,不用扶我咯,我和我们小易走一截,你先回去准备下,我们等下直接去河坝祖坟那边。”

    “好嘛,易娃,你看嘛,这老太太就是看到孙子忘了儿,就晓得指使我,回去你一定要跟你爸爸我哥哥说,我都是听她滴,从来没怠慢过哦。”

    东娃伯开着玩笑说。

    “东娃伯,你这么多年,一直照顾婆婆,我老汉儿还是大哥,反而一直不在老人家身边,他啷个敢说你哦,你才是大孝子滴嘛!”

    “小易,等哈到了堂屋,你就好生看一下县里头给你东娃伯发的奖状,啥子全县孝心模范称号都有。”

    这时,姐姐领着小丫头从后边也慢慢走过来,接话道。

    “好嘛,你们姐弟两个,我真说不过,我回去收拾啰。”

    东娃伯笑了一下,转身朝老屋走去。

    吴易也跟着笑了笑,一家人就这么插科打诨,让他感觉很自在,老太太也被吴易和小丫头一边一个搀扶着回了家。

    来到室内,吴易打量着吴家的这座老屋,发现变化太多了,当年地震后,房子很坚挺地没有倒塌,但还是有了不少墙面的裂缝,院子北面地围墙也都倒了。

    而现在,在姐姐还有东娃伯,可能还有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新的小院修得古色古香的,大体上还能看出当初的形制,房间也都能对得上。

    不过,真是鸟枪换大炮了,厕所从当初的旱厕变成了全屋贴瓷砖的卫生间,可以淋浴,不过还是蹲便,应该是为了照顾婆婆。

    院子里的地坪也全打上了水泥,排水沟修的很合理,一点也没有当初一下雨就积水的样子。

    堂屋也装修得很好,家具彩电,各种家用电器,沙发茶几座椅,规整温馨,卧室三间,不过有一间因为常年没人住,被东娃伯改成了杂物间,灰尘大的很。

    剩下的大卧室里有两张床,应该是婆婆和东娃伯一起住,这样方便东娃伯照顾婆婆起夜什么的,随叫随到。

    另一间很明显就是客房,床单被罩都是新的,很明显都是新换好的,可能是考虑到吴易要在家里住上几天陪陪婆婆,特意拾掇出来的。

    院子后头,围墙外,也还是老屋的范围,泥土地,一群两群走地散养的鸡鸭鹅。

    当年的几颗竹子变成了一小片竹林,后院当初吃水的井还在,不过现在通了自来水,井口就被封死了。

    小丫头说的果树也都还在,只是没到季节,只有绿叶,没有果实。

    吴易看得有些失神,还有些感动,这感觉就像真的回到了童年,仿佛还能看到自己在门楼下的竹桌竹椅上写字。

    看到自己和同年龄的小孩一起在果树下打闹,在自家门楼前的小溪里用小竹竿钓螃蟹,看到婆婆喊自己回家吃饭。

    看到婆婆和一帮老街坊在门楼下乘凉,听老人们讲一些上个世纪的老故事。

    “小易小易?”

    姐姐推了推吴易的胳膊。

    “嗯?走啥子神哟,有的是时间看屋子,我们要出发咯,去河坝头上坟。”

    说着把一把大拇指般粗细的长香递给吴易,吴易接过,看向婆婆。

    “婆婆,她去不去?”

    “她老人家倒是想去,不过河坝头的路没修,都是田埂,她走不好,就让她在屋头等我们咯,我们三个人去。”

    东娃伯拿着用塑料袋装好的果品酒菜说道。

    “四个人,二家公,四个人,我也要去。”

    小丫头奶声奶气地揪着东娃伯的衣角不撒手。

    “听话,淼淼,你就在屋头陪祖祖,路不好走,妈妈和舅舅我们都顾不来你滴!”

    姐姐在一旁装作严肃地对小丫头说。

    “哎呀,我不用人看到滴,我曾孙女子想去,就喊她去嘛,让她也给公公,还有吴老鬼磕两个头,也保佑保佑她,将来好生学习,天天向上。”

    吴易三人看老太太都发话了,也只好答应,安顿好婆婆,把院子的大门锁好。

    东娃伯在最前头开路,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跟在第二位,一行四人就这么来到了吴家的祖坟跟前。

    说是来祭拜祖先,其实这片坟茔里,辈分最大的就是吴易的太爷爷了,剩下的还有吴易的爷爷,二爷爷。

    还有婆婆上个世纪就早早夭折的孩子,老爸吴国梁的弟弟妹妹,东娃伯的哥哥姐姐,吴易的二姑三姑四叔也都年纪轻轻地葬在了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