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孤城壹梦 » 第六章人物介绍

第六章人物介绍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1]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同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后颁布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史称“熙河开边”。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勉力维持新政。元丰年间,神宗亲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使改革有所推进。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但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元丰五年(1082年),又听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战败。宋军两次战败,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彻底破产。[1]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年38岁[2],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子赵煦嗣位。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向文惠,女主角的表侄女,出身高贵,苗贤妃的养女,向皇后(1046年―1101年),谥号钦圣宪肃皇后,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宰相向敏中曾孙女,宋神宗赵顼皇后,从曾祖辈开始居住开封[1]。1085年,宋哲宗继位,尊为皇太后。1100年宋哲宗去世,一度临朝听政。力排宰相章惇之议,拥立端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

    朱氏(1052年~1102年),谥号钦成皇后,开封人。宋神宗德妃,宋哲宗生母。

    父亲崔杰,为平民,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岸,又将她托付给一位姓任的亲戚抚养,因此她就有了三位父亲。

    宋神宗即位后,入宫为御侍,得神宗宠幸,先后生下二子五女,即宋哲宗赵煦、楚荣宪王赵似、唐国贤穆大长公主(唐国长公主)、贤康长帝姬(郓国长公主)、贤穆长帝姬(潞国长公主)、贤宜长帝姬(邠国长公主)、贤静长帝姬(德国公主)。累进才人、婕妤、昭容、贤妃、德妃。元丰八年十月(1085年)宋哲宗即位,因当时宣仁高太皇太后、钦圣向太后皆居尊,故朱氏没有被尊为皇太后,只尊为皇太妃。

    元祐三年,宣仁高太后下诏尊崇朱太妃,提高了她在后宫的地位。绍圣中期,钦圣向太后再次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称“圣端宫”;改乘车为乘舆;可以由宣德东门进出宫廷;百官上笺称“殿下”。追赠崔、任、朱三位父亲皆至太师、太保。但朱氏始终没有被尊为皇太后。

    宋徽宗即位,奉礼尤谨。崇宁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追册为皇后,上尊谥“钦成”,陪葬永裕陵。

    钦慈皇后陈氏(1054年-1089年),开封人,赠太尉陈守贵之女,宋神宗赵顼的妃嫔,宋徽宗赵佶的生母。

    陈氏自幼聪颖庄重,选入掖庭为御侍。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五日生徽宗赵佶,同年十一月封才人。八年(1085年)四月进美人。神宗去世后,守护着陵殿,因思念着神宗的旧恩,悲伤过度而身体看起来像皮包骨。侍女想让陈美人喝粥吃药,但陈美人把粥、药撤去,说:“若能早早去服待先帝,我就满足了!”。元祐四年(1089年)六月二十八日薨,终年三十六岁。七月追赠充仪,绍圣三年(1096年)四月,其子赵佶受封遂宁郡王,追赠贵仪。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徽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妃。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十七日,追尊为皇太后,上谥号钦慈,陪葬永裕陵。

    贵妃宋氏(?-1117年),宋神宗赵顼的妃嫔之一,成王赵佾、唐哀献王赵俊、贤孝长帝姬(康国公主)的生母。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皇长子,早夭未命名。同月,宋氏封正五品才人。

    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生皇三子赵俊,赵俊五岁卒。同月,宋才人进封正三品婕妤。

    元丰二年(1079年)生皇四女康国公主,进正二品充媛。

    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宋哲宗即位,进从一品婉仪。

    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因其女定国长公主(康国公主)即将下嫁,进正一品贤妃。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徽宗即位,进德妃。

    大观二年(1108年)二月,进淑妃。

    政和三年(1113年)三月,进贵妃。

    政和七年(1117年)六月,去世。

    林思怡贵妃林氏(?―1090年),南剑(今属福建宁德南埕)人,宋神宗赵顼的妃子,三司使林特孙女,司农卿林洙之女。神宗熙宁间随伯父三司盐铁副使林潍离开南剑州。

    年幼被选入宫为御侍,年长后,得到宋神宗的宠幸,元丰五年(1082年)八月封永嘉郡君,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升为美人,并为宋神宗生二子一女:燕王赵俣、越王赵偲、贤令长帝姬。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进封婕妤,元祐五年(1090年)正月去世,以一品官的礼制下葬,追赠贵仪(《宋会要辑稿》记载为婉仪),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赠贤妃,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赠贵妃。赠母吴氏夫人一品冠带,祖余波公尚书左仆射。

    惠穆贵妃武氏(?-1107),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妃嫔,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生皇九子吴荣穆王赵佖。大观元年(1107年)去世,谥号惠穆。

    初以官女的身份被选入宫。元丰五年(1082年),封才人。并为宋神宗生下一男一女,吴王赵佖与贤和长帝姬。后历升美人、婕妤。宋徽宗赵佶即位后,进封昭仪、贤妃。大观元年(1107年)去世,追赠贵妃,谥号惠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