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亮剑倒腾武器弹药 » 第017章 日德交换技术

第017章 日德交换技术

    而日本早就垂涎德国的很多优异的技术,比如潜艇、火炮、坦克等等。

    为了吸引德国,日本拿出了最新式的零式舰载战斗机,不过不是航程最长的零战21型舰载战斗机(日本舍不得给),而是零战32型舰载战斗机的全套图纸(这是日本才定型不久的改进型号),但也让德国军工部门欣喜若狂,虽然这种飞机有结构强度不足和被击中后容易起火的毛病,但德国航空技术部门发现他们利用图纸先行制造出来的荣21式14缸风冷发动机居然能有1215匹马力(日本原版才1130匹马力)的动力,如果再用上高等级燃油可达到1275匹马力,足足比日本原版多了145匹马力。考虑到实验室产品性能较工业化成品制造性能更优越一些,航空专家们也乐观地认为如果换由德国生产并用上C3以上程度的燃油,1250匹以上稳定马力输出不成问题。为此承担仿制和技术验证工作的宝马公司正式要求获得授权进行仿制生产(宝马具有风冷发动机生产经验)。

    德国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他们原认为零式舰载机因为采用岚金属这种特殊的铝镁合金并打孔减重的做法导致生存率过于孱弱(岚金属配方也同步到手了),但如果发动机马力能够有效增强的话,以此为前提对零式进行结构加强、增加自闭油箱、加装防弹装甲后所导致的重量增加不会给飞机性能带来多大削弱,反而由于零战比齐柏林号航母上拟采用的原舰载机航程远,实战中很具有吸引力,而两种飞机体积与重量都相仿,对飞行员来说适应起来不至于造成很大困扰。

    在这个层面上不得不感慨日德两国对飞机航程的理解完全不一致:日本用惯了原先零战21型动辄2000公里以上的航程,对零战32型仅仅1100公里左右的航程大为不满(均不考虑副油箱),而德国一直在忍受BF-109那不到700公里航程的短腿病,乍一听到有其他技术指标接近、但航程高达1100公里(通过加挂副油箱可提升到2000公里)的舰载战斗机可用大喜过望。

    消息素来灵通且与空军关系匪浅的梅塞施密特公司听到这个消息再结合其他信息判断后,死缠烂打也非要把仿制零战的授权搞到手,甚至不等航空部门明确答复就不声不响地按照德国技术要求在试生产德版零战32型用于技术验证了,这对素来眼高于顶的德国飞机制造业而言也称得上是一个大新闻。

    生产成功的新战斗机被命名为BF-111战斗机,代号“秃鹫”!德国还对该战斗机进行了改进与提升,经过多轮试飞与风洞验证,梅塞施密特公司将零式战斗机的改款发展成为V8,这个升级改进版与最初型号相比,除翼展与飞机长度之外整体变化不大,但优化后的最高速度提高到了629公里/小时(舰载机因为多了着舰设备,重量也更重一些,所以只有615公里/小时)。虽然比不上BF-109G系列目前最高670公里的时速,但短腿病却治好了,不挂副油箱的航程妥妥地超过了1500公里。所有经过试飞的德国飞行员都爱上了这款战斗机,因为性能相差不大,而滞空时间却增长了一倍!而海军航空兵也认为BF-111的价值远远超过了BF-109,如果最大速度能更快一点就几乎是完美的舰载战斗机。

    宝马公司也看到了这款飞机的潜力,一直在为该型号发动机进行系列先进化改造:包括将化油器改成缸内直喷,考虑增加机械增压(德国涡轮增压的技术虽然一直没过关,但机械增压却非常稳定),他们乐观预计新发动机在增重不超过100公斤的前提下马力会提高到1700匹,预计届时速度会轻易突破670公里/小时(舰载机660公里/小时)。

    德国方面,给与了日本潜艇、火炮、坦克这三种技术图纸,但是日本的机床,最后却只生产成功了德国给的SFH18型149.1毫米榴弹炮,而德国给的VII型潜艇、三号坦克、四号坦克,日本限于技术能力,却无法仿制成功,只能无奈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