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116章 扩军

第116章 扩军

    赤军要进攻省会大城市,扩军已是势所必然。当着众将的面,沈赤心公布了扩军方案。

    参谋处长周练孺做报告,说道:“拟利用归附的义军、民兵、被俘的清军、农民,对赤军进行扩军。各直属部队普遍扩编一级。譬如近卫营、骑兵营扩编为标,额定为两千多人。

    “水师方面,增设水师第四标。增加协一级编制,设水师第一协、第二协。第一协下辖第一、二标,以陶煜为协统。第二协下辖第三、四标,陈奇策为协统。

    “陆师方面,增设一个步兵第五标。为加快形成战斗力,从第二、第三标中调出一个步兵营,作为第四标、第五标的模范营。再从前三标中抽调骨干,补充进入第四、第五两个新标。

    “陆师同样增加协一级编制,设步兵第一协、第二协。第一协下辖步兵第一标、三标、四标,以方世珍为协统。第二协下辖步兵二标、五标,以李胜为标统……”

    众将对扩军期待已久。这意味着赤军实力的增强,也意味着军官职位的晋升。

    按照赤军的编制特点,一协应当下辖三个主力标。一个步兵协应当下辖三个步兵标,再加上一个骑兵标、一个炮兵标,以及直属的工兵营、辎重营、侦察队、警卫队等直属部队,总人数应当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但受制于财力、马匹、物资的不足,赤军的步兵协还不能满编。第二协只能下辖两个步兵标,第一协也无法编制骑兵标,只能以骑兵营代替。

    第一协的实力更强,将负责主攻广西。第二协实力稍弱,负责留守后方。

    沈赤心强调道:“我们既要补充伤亡,还要扩军,兵力缺口从哪里来呢?主要有四部分。民兵、农民、义军、战俘。

    “民兵和农民自不必说,是赤军最可靠的朋友。义军抗清意志坚决,同样值得我们收编、改编。战俘则要区别对待。

    “八旗兵家在东北,不大可能诚心归服。对这部分战俘,应当劳动改造,发往矿山效力。汉人战俘多为农民出身,可吸收他们加入赤军。

    “总的原则是,身强体壮的、会放枪放炮的、思想积极的,应尽量编为赤军。年老体衰的、油腔滑调的、思想不纯的,可予以遣散。

    “尤为注意者,在于清虏的军官。把总以上军官,应全部扣留。罪大恶极者屠之,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劳动改造之。只要扣住军官,清虏就难以利用战俘重建军队。”

    投降不杀、优待俘虏是赤军的一贯原则,对于瓦解清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得到了众将的认可。

    还有一件事,为此次扩军的重点。沈赤心特意强调道:

    “此次扩军之后,赤军指挥层级更多,将突破传统的‘军-营-哨’体制。如何适应这一新体制呢?答案是在标以上部队建立司令机关。

    “今后,标、协两级组建本级的司令机关,成立参谋、军政、后勤三处,长官改称为参谋长、主任、处长。元帅府三处改称为部,长官称为总长、主任、部长。

    “八旗也好,明军也好,军队规模增强以后,指挥调度就不灵活。赤军确立了层级编制,为了方便指挥调度,就得在中层以上建立司令机关。

    “标为赤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有了司令机关,独立作战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增设司令机关还有一个妙处,为立有战功的军官晋升官职。

    譬如,一个步兵标编有五个营,营长立有战功很难升为标统。有了司令机关后,参谋长、主任、处长都比营长高半级,为营长晋升提供了职位。

    赤军重赏罚,但没有太多财力赏赐将士。为此,就得设计多层级的复杂军制,为提拔军官提供方便。在华夏传统文化下,升官晋职有时候比赏赐钱财更有吸引力。

    沈赤心接着说:“赤军诛杀珠玛喇,全歼满洲兵,必将震动清廷。好在满洲兵离得远,调动不易,给我们留足了时间备战。

    “我们要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休整部队、补充伤亡,扩充军队,普遍建立司令机关。七月初,暑热将过,部队准时开拔广西。”

    两个月的时间还是比较紧迫的。除了以上工作,赤军还要面临财力上的困境。

    赤军的军饷虽然比不上八旗兵,却已与绿营兵不相上下,步兵每月一两白银,骑兵、水兵、近卫兵每月二两白银。

    扩军之后,每月仅发给官兵的军饷就有七、八万两白银。除此之下,还有军械、粮草、官俸、学校等方面的开支,每月至少需要二三十万两白银。

    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仅高、雷、廉三府很难支撑起来。

    赤军只得另外开辟财源,除了进一步控制沿海贸易、没收高州地主财产,还开始对外出售铁器、军工产品。

    除此之外,赤军还有一个小动作,虽不引人注意,却具有深远的意义:设立官钱局,经营白银汇兑、存储借贷等业务。

    这实际上就是官营的钱庄,设立的初衷是汇兑赤军军饷。

    赤军在前线打仗,自然不能随身携带银子。三月份以来,随着练兵备战的加紧,赤军经费紧张,开始探索了一些土办法。

    譬如,每月发饷时,前线将士只发八分之一的饷银,其余饷银则记在帐上。步兵每月应得一两白银,当月就实发两钱银子,足够他一个月零花了。

    等战事结束,士兵请假回家,可找上级开具凭条,加盖标统印信。回乡之后,就可到官钱局铺号兑换银子。

    也可以等战事缓和时,驻扎某地时,直接到当地的官钱局铺号寄银子回家。

    这样一来,官钱局就承担了军方钱庄的角色,为士兵提供汇兑业务。

    其妙处很多:

    第一,便于部队严明军纪。古代打仗,军营外常常围一群流莺、商铺、小饭铺,专门做士兵的生意。军官把士兵关在营里,士兵就会赌钱,进而败坏军纪。

    第二,便于缓解赤军军饷窘境。

    第三,官钱局可以积累信誉,逐渐开展储蓄、信贷等业务。

    ……

    沈赤心对官钱局非常重视,将其定位成支持实业的金融机构。等赤军占领岭南,完善政权后,将大力鼓励实业。届时,就必须拓展官钱局的职能,甚至自行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