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天佑传 » 第三十三序:兵对兵,王对王

第三十三序:兵对兵,王对王

    朱天佑隐隐感到了一丝危险。

    周边的士兵没有溃退逃开,而是隐隐靠近过来,将他层层包围。

    摄政王朱天佑和所谓“龙武皇帝”多尔衮将在此决战。

    朱天佑暗想道:“战后,一定要削去清的帝号,龙武将会是女真人的最后一个年号。”

    到达此地时,朱天佑的体力才消耗三成。

    双方一交手,朱天佑便感到一阵棘手。

    系统显示中,多尔衮的武力达到了超一流的末端一百,朱天佑为一百二十五。

    虽然自信在对等条件下,半个时辰就可以无伤击杀多尔衮。

    但现在他一个人孤军深入,如果不能迅速拿下,恐有性命之危。

    清军的数量虽然占很大的优势,但明军一个个奋勇杀敌,战场上仿佛静止了一般,只有时不时闪过的哀嚎呜咽,生机的凋零声音……

    朱天佑本以为能击退甚至擒杀多尔衮,不想他的武勇还要压皇太极一头,亲眼见证皇太极之死的多尔衮无比忌惮朱天佑得武勇,边战边退,周边的护卫不断放暗箭,包围阻挠朱天佑前进。

    如同几个世纪前蒙古人席卷欧亚,女真人的骑射水平让人侧目。

    朱天佑即使千防万防,暗箭也不能完全抵挡,身上插上了不少箭矢,这样下去,他怕是难以击败多尔衮了……

    怎么办?

    ……

    无往不利的武勇让他有些骄傲自满,殊不知天下英雄,手段千变万化,一方诸侯的吕布,项羽不也是难挡万军?

    此时的朱天佑骑虎难下,退不掉,也杀不进,如同击打盆中的水,即使千钧之力,也无法将水完全去除。

    朱天佑深陷重围,双手越来越重,多尔衮武勇他一时拿不下来,身边还有无数亲卫出面拼死阻拦,朱天佑根本无法近前。

    明军一开始的冲天斗志也在两倍于己的敌人面前被挡住,恶战和鲜血让人胆寒,明军装备上的些微优势无法抵消兵力的差距,神威将军炮在白刃战中失去了效果,纵使黄玉指挥能力出众,常常指挥劣势战局,形势还是越发凶险起来。

    一个人,是事故,千万人的死,是战争,卫国之师,于有荣焉。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死局。

    多尔衮一直消极作战,就是希冀于兵力优势压制明军,明军的颓势也逐渐显现。

    战斗一直在持续,暖暖的冬阳伴着风沙,刺骨的寒风凛冽,从正午打到了夕阳西下,约莫有足足两个时辰。

    “我皇明军队战至最后一人,若有怯战逃离者,全家充伎,流千里。”

    “胜利后,每家赏十金,官升一级,敕封荣誉勋章!”

    即使有预备的督战队,逃兵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尝试在乱战中逃往山海关方向的一律被当场狙杀。

    预备队在半个时辰前也加入了战斗,再晚估计天佑军便被全数歼灭了。

    两万天佑军对战三万八旗骑兵,乱军中,许多清军步兵也参与了围剿天佑军,即使在督战队的支援下,两万最后的铁骑精锐也几乎损失殆尽,仅留下苏子源领着近百骑兵顺利撤出,一个个身负重伤,无力再战。

    八旗军此时尚有两万左右,他们主动撤出战场,加速冲锋,绕到明军后方打算打乱明军阵地。

    没有人能帮助他们了......

    随着骑兵的冲锋,明军阵地大乱,军心开始溃散。

    苏子源也意识到必败无疑,规劝军师黄玉道:“我军再不撤退就会全军覆没的。”

    黄玉只是微微哈了口气,笑骂道:“我会不知道吗?我早有后手,诸君静候佳音。”

    顿了下补充道:“为将者,不可丧志,再敢言退,军法处置,枭首处置。”

    说着,反而一脸平静停下了指挥,只是帅令一下——全军列阵,环形鱼鳞阵。

    众将见此,稍稍安定。

    “我黄玉本就是已死之人,现在也是时候了,我这能算是忠君爱国嘛......”

    深陷敌阵的朱天佑也发现了明军的变故,心中不可遏制的涌出失败的预感,他败了。

    人力不可违天意,他到头来还是没能改变历史的车轮吗?

    他想到了一个鬼主意,大战略上他不如黄玉,宇文司明,政治上不如苏思源,为人不如吴三桂精明识时务,但他自认为还是有些小聪明的。

    此时,他想到了自己能做的最后努力,诈败,伺机擒杀多尔衮,多尔衮若死,大赚,自己能够活着撤出,擒到了有把握和平安全,失败了?无所谓,也是一死。

    兵行险招,乃是下策。

    亦是无奈,天佑毕竟只是个愤青,时局的焦灼,让他有些茫然冲动。

    甚至此时的他还想着自己的千周之约。

    朱天佑看起来好似力竭了一般,挥动霸王戟的速度慢慢的慢了。

    多尔衮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继续拉开距离,取过亲兵的弓弩淬上身上带的毒药,二十步开外一箭射出,这毒,可以数息之间置人于死地。

    梦幻一般,不久前还纵横在人堆里,一人便砍杀了他们不下五百人,真正的万人敌,这还是多尔衮这个高手在旁牵制,若是寻常士兵,朱天佑也许连杀千人也不是问题。

    多尔衮亲眼见到这个战神一般的男人,肩膀不慎中箭,摇摇晃晃倒在了马背上,多尔衮呐喊到:“我军胜了,将他枭首示众。”

    士兵们将他抬到多尔衮面前,朱天佑的霸王戟,坐骑被掠走,赤手空拳,即使这样他依旧浑身肌肉紧绷,缓缓靠前,拿着自己的长枪,打算远远的刺穿他的喉咙,再用刀将他脑袋取走。

    不料此时,一直装死的朱天佑突然暴起,挣开了数名士兵的手,草草捆绑的麻绳如同无物一般,无法束缚住眼前鬼神般的男人。

    朱天佑重重的踏在一个士兵的头上,那人怦然倒地,朱天佑借反作用力一跃飞出三米远,目标——龙武皇帝。

    空中没有借力点,寻死之道。

    多尔衮长枪挑起打算将其穿透,对于朱天佑可能的暴起似乎并不惊讶。

    这是大清最大的敌人,此人死去,我军再无忧。

    突然,他发现了什么。

    朱天佑的手一直向前,隐隐间,多尔衮感觉他会握住长枪枪尖,然后一拳将自己击落马下。

    那眼中的疯狂让他终生难忘,他不敢跟将死之人搏命。

    匆匆刺出长枪,被朱天佑用掌心握住后,多尔衮将长枪往地上猛地用力,自己则纵身一跃,抢了一个亲兵的马匹。

    丢人,比重伤甚至死亡来说好很多。

    “还有何人要上前送死?”

    完全没有机会,斩首计划到这里已经毫无可能。

    朱天佑霸气吼道,众人为之一震,一时无人敢向前。

    右手抱拳滴滴血液落地。

    “这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我可算是知道宛城典韦的感受了......”

    乌江困斗的项羽可以搏杀千人,天佑不才意欲一试。

    愤恨的盯了一眼不乖蠢蠢欲动的战马,多尔衮多年的坐骑瞬间怂了,屈服于新主人。

    “狗东西,还挺识趣......”

    朱天佑挂伤不数,右手掌心也插上了箭矢,力尽而竭,摇摇欲坠。

    宿命在悄正在降临。

    不过——这一次,在明。

    一则消息突兀地传到多尔衮耳中,朝鲜反叛,阿济格死了,盛京被围,后方朝鲜兵肆虐,而且有一只主力正在靠近战场。

    三千骑兵传出阵阵马蹄声,三千步兵紧随其后,剩下的六千精锐在围攻防守薄弱的盛京。

    多尔衮顿感一阵天旋地转。

    作战的清军也不是瞎子,他们发现了敌人有意料之外的增援,模模糊糊的看到自己老家盛京城头上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此时,明军仅有负隅顽抗的两万主力,清军也损失巨大,只有七万人,其中一万是八旗私军。

    我军败了!溃败在清军中不可遏制的出现了,恐慌使得他们不顾一切的想要撤出战场,回援盛京。

    这使得明军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黄玉的眼中也闪过异色。

    朱天佑也是不可思议,这个天下,竟然有人支援了他,还不是顺天方向......

    有明朝鲜王李淏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