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天佑传 » 第十二序:皇明龙气当世回,夜袭大捷壮军威

第十二序:皇明龙气当世回,夜袭大捷壮军威

    赌战过后,朱天佑天下无双的武艺在山海关中得到认可,众将无不信服,六万关宁军撤出山海关,驰援顺天府。

    离开的时候有许多士卒留下了泪水,也许是因为清军可能会入关屠城,也许是因为自己可能会被后世唾弃,即使是朱天佑心里也明白,民族大义始终是他们无法摆脱的,但是皇明需要这些人,需要关宁军的救援,朱天佑在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他公开的向全军发下誓言——三年之内,他必将亲手夺回山海关,如果做不到,他便会亲自自裁以告天下……

    他在城中留了一个后手,一个小小的后手,也许日后他回到山海关还能用上。

    朱天佑身着总兵战甲,腰间挂着宝剑青虹剑,提着百斤有余的战戟,骑着西域宝马赛乌云龙驹,最后告别了山海关百姓。

    众将无不肃目,感怀之色稍敛。

    这是权宜之计,也是朱天佑的决心。

    关宁军撤出山海关的黄昏,百姓们仿佛失掉了些什么,不仅仅是沉重的赋税杂役,还似乎是自己的归属……他们的未来不被他们自己掌控,一切都是未知。

    次日清晨,留下工作的少数关宁军开仓放粮,改善百姓生活,整个关宁军只是带着押送的百姓与一月的粮草离开,府库里的金银被好好收敛着,准备转交女真,减少女真人入城后一无所得,暴怒屠城的可能性。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关宁铁骑两万人,疾驰一周已经率先抵达顺天城外百里。

    余下的四万关宁军压后,押送着军粮器械以及囚徒吴三桂,徐徐前进。

    朱天佑令诸军日夜奔袭,连续数日,命众将先休息三日,养精蓄锐,然后一鼓作气与闯军决战顺天,誓死保卫顺天。

    军中一些诡暗的小人,偷偷传信给顺天城外的闯军。

    军师黄玉负责统筹这些问题,他将收集到的情报告知李自成,他们要加快进度了……

    一旦关宁军到来,顺天城就难以攻下,加上关外的清军随时可能入关,局势变幻难以琢磨。

    李自成,收到信息的当天,便下令全军,连夜攻城不计损失,一定要在三天之内夺下城池,到时候给这所谓入宫勤王的朱天佑,一个下马威。

    东厂在山海关局势大定后,也派人,偷偷潜回顺天,给皇明众臣带来希望。

    于是乎,一场血战就这样产生了,足足十二万闯军轮番攻城,从早到晚,分了六个批次,顺天城外的护城河血积堵塞,兵戈遍地。

    而城头上的明军更是摇摇欲坠,京营血战数月只剩下万余八千,俩千的御林军,太监的东厂特工,拼死守卫着四面城墙,守城器械已经趋于殆尽,只有闯军快攻上城头,才会小心的使用,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满朝的文武大臣一个个心惊胆颤,每一天都过得很绝望,但是似乎还有一线生机,他们就静静的等待命运,无可作为,无法作为。

    闯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全军上下压力非常,缺少攻城器械,连夜交战的他们,夜晚呼呼大睡,守卫懒散疲劳。

    军师黄玉发现了这些,认为这样不可,即使是攻下了顺天城。也不能如此松懈,更何况如果明军提前到达,那又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呢?

    于是黄玉向李自成汇报,要求连夜处死偷懒的守卫,整肃军纪。

    李自成是一个看起来刚毅英武的壮汉,谈不上虎背熊腰,但显得十分威严霸气。

    他明白军师黄玉的担忧,但是农民军松散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更何况他现在还需要大家效死力,他面对黄玉表示:“这懒散的士卒,我明天亲自警告诸军将领,严加处置,但是今天,关宁军明明还在百里之外,天色已晚,稍加休息亦是人之常情,我觉得明天早上,开个军议会,再处死一些人比较合适,明天我们就要发动总攻,一举攻下城池,此时随意诛杀士卒,恐有害于军心。”

    军师黄玉虽然出身农民军,但家里以前也是小地主,从小饱读诗书,才略不凡,相貌虽然普通,但眼神深邃,气度不凡,是可以一望而知的才子。

    黄玉明白李自成的意思,但他的心中隐隐些不安,似乎有什么东西他没有想到,见到李自成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便也不再进言,回到帐中,静静的睡下。

    …………一夜无话,黄玉做了一个梦,他梦到明军坚持到了关宁军驰援,李自成败亡,而他黄玉的脑袋也在顺天菜市口被斩首示众,很多人的梦到了死亡就会终止,黄玉也在半夜突然惊醒。

    他摇了摇头,轻抚手中的羽扇,回到书案前,他打算研究城内的地理条件,如果清军进犯闯军,到时候很可能会发生巷战,清军野战的威力,让黄玉无比担忧,至于明军,在三股势力中,无疑是最弱的,不足以毁灭闯军。

    现在可不是当初啊!

    李自成在他的辅佐下,如今已经有了地成为第三个布衣皇帝的可能,遥想之前,他们闯军还差点被洪承畴全部覆灭,现在可谓是时来运转。

    想起当初整个闯军,死伤无数,仅仅只剩下李自成黄玉几个核心人员,前途无比灰暗,但他们却又在短短数年间席卷北方,这一切的一切,他都在谋划。

    现在只要闯军攻入顺天,传檄天下,大顺便会是天下正统——而他的功绩,就如同当初辅佐朱元璋的刘伯温一样。

    但是还不待他多想,他隐隐感觉地面有些震动。

    “发生了什么?好像是骑兵!”

    黄玉心中咯噔一声,迅速跑到了帐外,天边蒙蒙亮着,太阳还没有升起,但是光线已经有了。

    地平线的另一端,短短数百米外,便是成建制的骑兵冲击——明军来了,关宁军来了。

    这便是朱天佑提前做好的计划在作用……

    ………………………………

    四月二十三日

    是夜,朱天佑凌晨子时起床,径直走出军账,叫醒副将王冬明,苏善水。

    守门的护卫见到是总兵大人,畏畏缩缩的退到一边。

    王冬明被叫醒后,感到非常疑惑,问道:“将军为何要深夜到访?可是有紧要事物?”

    苏善水则是眯着眼睛似乎想到了些什么,对朱天佑的行为颇感惊讶。

    朱天佑眼中微微泛着血丝,整支关宁铁骑已经星夜奔驰了不下七天,就是为了能够再整顿好军队后,能够迅速赶到顺天,一天往往要跑足足六个时辰,将士们要不是看到总兵也身先士卒,早就怨声满地了。

    朱天佑此前在军议中,提出要修整三天后一鼓作气抵达顺天,不过是他的瞒天过海之计罢了,如果真的三天后到,他料想军中的探子必定会回去汇报闯军,他们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勤王了,而是入宫为明皇收尸。

    朱天佑心里明白他能够快刀斩乱麻的清除吴三桂的党羽,但是却难以短时间查出隐藏在军中闯军细作,只能是临时通知副将和参将们,花费了半个时辰重新整顿军队,他们就要摸黑前行……

    关宁铁骑上下有些不满,但是却不敢反对朱天佑的军令,就在七日前,朱天佑大胜诸军将官,他的武勇已经震服了他们这群武夫。

    身为关宁铁骑,是皇明军队精锐中的精锐,此前朱天佑还尽己所能的供给新鲜蔬菜蔬菜,肉类,在临时干粮中添加蔬菜汁,便是为了军中人们的营养考虑。

    夜战一直是古代军队的薄弱点,他可不希望关宁铁骑最后关头掉链子。

    重新整顿后的军队急驰着直到接近闯军大营仅有一二里路,才被防御松散的侦察兵观看到,当他们想要回去汇报时,大多已经被诛杀,狼烟也难释放。

    这次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夜袭,闯军到最后俩千米才有所察觉,敏感的士卒在半夜被骑兵的马踏地面惊醒,通讯兵左忙右忙,整个闯军大账乱成了一锅粥。

    李自成在乱军之中,极力指挥着军队,心中只有一句话:“黄玉误我啊!”

    闯军的情报侦查出现了巨大的失误,而这些失误足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