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苟在修仙界钓鱼成仙 » 第三十八章 萧师姐

第三十八章 萧师姐

    玉鼎峰长老开坛讲道,闻者云集。

    陶渔刚到大殿门口,魏三降下云层,两人刚落地,身后同样传来微声响动。

    陶渔转头一看,便看到一个翠绿衣裙的小女孩,对方察觉到目光,同样视线看向他。

    “公子,这就是我那日拦下的亲传谢小玉。”魏三传音道。

    谢小玉见陶渔后面跟着的魏三,心中顿时明白眼前这个小男童便是她那尚未谋面的陶师弟,想到当日被拦在山下之事,不由心生不忿。

    “陶渔见过师姐。”

    陶渔一脸尊重,拱手作揖。

    见陶渔真挚的神情,谢小玉一怔,到嘴边的怒言怨语不禁止住。

    “咳,师弟好。”

    谢小玉轻咳一声,原本她是亲传中最小的弟子,亲传聚会时听别人喊师妹习惯了,今日突然听到一个人喊师姐,不由心生新奇和兴奋。

    “前几日师弟我闭关潜修,不知师姐拜访,那日忠献冒犯之处,还请师姐恕罪。”

    听到陶渔解释,谢小玉心中怨气渐消,不过瞥见旁边的魏三,谢小玉还是忍不住快言快语道:

    “师弟专心修炼是好事,但也要注意驭下之道,不要让手下人越了底线。”

    陶渔闻言,皱了眉头看向魏三,颇有严肃地说道:

    “师姐教训的你听见没有,眼前尚有要事,等回山再罚你。”

    “是。”

    魏三唯唯诺诺地点头,然后向谢小玉躬身道歉:

    “还请谢亲传恕罪。”

    说完,魏三欲言又止地看向谢小玉,又看向陶渔。

    “怎么?”陶渔皱眉道。

    “不过石鼎峰山顶乃是宗门禁区,即使公子允许,轻易也不能让别人上山。”

    谢小玉闻言一愣,脑海中也回忆起这条不成文的规定。

    陶渔似乎被魏三的话憋着了,白净小脸涨红,支吾了一下,最后撒气道:

    “休要多言,待人接客不利还要找借口,回去再教训你。”

    谢小玉最后一丝怨气,也被陶渔这憋闷木楞的维护之言化解于无形。

    陶师弟如此听话懂事,还体贴本师姐,所以一切都是那个叫魏三的小人作祟,在两人面前还不加收敛,故意让人难堪,真是气焰嚣张!

    师弟如此懂事,本师姐怎能让师弟难做呢?!

    谢小玉于是脆声道歉道:

    “师弟,当日也是师姐我考虑不周,忽略了此事。”

    陶渔小脸通红,似乎不好意思,摆手说道:

    “是师弟没有想到这点,不过如今师弟现已于山腰处建了一座庭院,以后师姐若要拜访,可先到庭院之中暂待。”

    周围到来的人也渐多,钟声响起,陶渔连忙上前伸手引道:

    “师姐,不如先进入听讲吧。”

    “好,我们玉鼎峰金长老讲解深入浅出,师弟还要用心听讲。”

    陶渔点头称是,目光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停在门外的魏三,传音轻笑赞叹道:

    “演技不错。”

    “公子教得好。”魏三低笑道。

    冤家宜解不宜结,一丝小小矛盾,仅一声道歉便能解决,而陶渔从不吝惜区区道歉之语!

    门外来往人诸多,见两人姐友弟恭的样子,心中一些猜疑和心思此刻纷纷打消。

    “传言中这个石鼎峰亲传孤立冷傲,与其他亲传不和,现在亲眼一看,显然是不实之语。”

    “流言误人呐。”

    “本想借此挑动亲传之间的矛盾,看来此举不妥。”一些心思叵测的人目光闪烁着想到。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都是仙路中苦苦争渡之人,不乏有人愿意剑走偏锋,渴望踩着别人一步登天。

    对于别人的心思,陶渔也不愿多想,面容不变地跟着谢小玉进入大殿之中。

    自从被药枫坑到石鼎峰,并被师尊收入门下之后,他这个唯一弟子身份注定引来众多窥视,这不是他躲在一旁就能打消的。

    与其躲避,不如借助先天优势,维护好他与诸多亲传的关系,形成一体稳固圈层,才能震慑一众宵小,清退那些苍蝇蚊子的心思。

    “萧师姐,你怎么也来了?!”

    谢小玉惊喜之语打断了陶渔的盘算,他闻声一看,却见一位温婉贤淑的女子正静立于角落,见被二人发现,淡笑着向两人点点头。

    “陶师弟,这是我们玉鼎峰的三师姐,萧师姐,这是石鼎峰的陶师弟。”

    “师弟见过萧师姐。”

    陶渔不经意地收回探查的缕缕灵识,心中已然得知眼前这个萧师姐筑基中期。

    “陶师弟不用多礼。”

    萧清月温和道,同时视线看向谢小玉,她可是知道因为这个陶师弟,谢小玉被师尊训斥了一顿。

    注意到萧清月疑问的目光,谢小玉悄悄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扯了扯萧清月的衣袖。

    萧清月心领神会,瞧陶渔的眼神也顺眼了一些,于是伸手取出一张兽皮:

    “陶师弟,初次见面,这张二阶丹方就当师姐给你的见面礼了。”

    陶渔装作犹豫的样子,最后郑重地接过丹方:

    “长者赐,不敢辞,师弟谢过萧师姐。”

    萧清月见陶渔如此诚挚,不由轻微点头,心中对陶渔的评价又上升了一些。

    眼见谢小玉准备和这位萧师姐待在一起聊天,陶渔待了一会儿,借故走向大殿中的其他空位之地。

    “原来是这样,你也是太莽失了,竟忘记石鼎峰山巅不准旁人进入的事。”

    “师姐,我知道错了。”

    “不过这个小师弟想到在山腰建一处庭院,倒也是好事,以后便于往来。”萧清月若有所思地说道。

    陶渔听不到两人聊什么,但心中也有所预料。

    他本来就是借谢小玉之手,传递出他在山下建有庭院的事情,方便以后其他亲传弟子前来拜访。

    毕竟任谁想到谢小玉吃了闭门羹之事,也会减弱拜访的心思,长期以往,这无形中将他与其他亲传的关系疏远冷淡。

    短期可能收获清静,但长期却招人敌视,不利于他稳定发育。

    因为殿外耽搁了一会儿,大殿中空处不多,陶渔准备随意落座之时,突然听到一些喧杂声。

    “我是金山,今天开坛讲道的是我爷爷。”

    熟悉的声音,陶渔抬眼一看,见金山那个小胖子正站在前面和一个老弟子争执着什么。

    有趣。

    陶渔眼睛一亮,碰到少有的熟人,自然要和熟人坐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