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剑在匣中鸣 » 第十七章 落花

第十七章 落花

    “若那日,我身怀武学,怎可让你死于刀下。”顾北许嘴里呢喃着,慢慢地走在街中。

    自酒馆一事至今已一月有余,顾北许伤势已然痊愈大半,终于是可下地走路了,身伤可治,心病难医,他似乎有些神志不清。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秋末,风中已有了些许寒冬的味道,白州城内百姓愈发的少了,偶尔不知从哪处角落传来几声猫叫狗吠,又迅速安静了,静的有些可怕。

    顾北许摇晃着,似乎有些醉了,可他不曾饮酒。他嘴里不停在呢喃着,眼神涣散。

    “我若是有武学,我若是如师姐一般。”可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不,若我是天下第一,我早将那二人碎尸万断。”

    “可我是个孬种,我没有武学,提不得剑。”顾北许自言自语道。

    “顾少侠。”听得身后有人喊他,顾北许茫然回过头来,来人是满堂花。

    “满阁主何事?”顾北许说道,可他声音却细若蚊蝇。

    “我听闻白州城外有个好去处,景色为天下一绝,顾少侠可有空陪我走走?”满堂花嘴角仍旧带着那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也终于不再摇动那折扇了。

    顾北许茫然点点头,跟在满堂花后头。

    “到了。”满堂花停下脚步说道。

    “柳家酒馆?”顾北许疑惑说道。

    “顾少侠,你可知我名为满堂花,为何我落花阁却偏偏要名为落花?”

    “为何?”顾北许不解问道。

    “我同你讲个故事罢。”满堂花仰头看了看柳家酒馆的牌匾,向前两步坐在门口台阶上,自袖中取了枚飞雪镖来细细摩挲。

    “我爹曾是徽州一带远近闻名的富商,我幼时便是个无所事事的少爷,同你一般无二。我爹老来得子,虽只有我一个儿子,却从不曾于我身上寄托什么希望,他只盼我活得惬意。因为他替我背负了世俗的苦,便不希望我再有任何难。”

    “但世事总不是那么顺遂的。”

    久光十二年,湘江王一统七国,率大军南渡青枫江要取南晋,江边千里耕地皆毁于马踏火烧战乱,南晋北地百姓无粮可吃,彼时满堂花方才十一岁。徽州地处青枫江中段,徽州满姓富商为躲战乱携正房余氏独子满堂花及六位小妾西迁。

    一行人出了州城,见着一无父无母的女童,满父见其可怜便收留了女童一同西迁。

    女童很是听话,但连日颠沛似乎让她有些筋疲力尽,同年纪相仿的满堂花很是亲近,她整日唯一所做的,便是依偎在满堂花身边打盹。

    “阿哥,我们要到哪里去啊。”

    “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满堂花笑着拍了拍小女孩的脑袋。

    “阿哥会不会很无聊,我给阿哥讲个故事吧。”

    “好啊。”满堂花托着脑袋看着滔滔不绝的小女孩,不觉间连马车车轮滚动的声音都小了下去。

    一行人走过一百余里,二人交情愈发要好,余粮也颇为充足。但满父年迈身体羸弱,路远人乏,不堪舟车劳顿终于病了。

    “那老东西要不行了,怕是熬不过今晚。”

    “那女人是余家的千金,自小就娇生惯养,两个孩子也是拖累。更何况粮食本就这么多,加之老东西有病在身,本就行程缓慢,已然浪费了许多时间。若是再带着那女人和两个孩子,我们怕是撑不到西边就要都饿死在这里。”

    “不如我们六人把粮食和财宝分了各自西行,总比一同在这里等死强些。”

    “可是如此行事,免不了遭世人诟病。”

    “事已至此,活命要紧!哪还管什么世人诟病。你我本也是各自家里的大小姐,却屈居那余家的女人之下,等那老东西死了,我等还要伺候那女人,这是你要的结果吗?”

    “明白了。”

    是日晚,富商死于江边,小妾瓜分了粮食金银珠宝四散而逃,留下余氏和两个孩子等死。

    “阿哥,二姨她们去哪了。”

    “她们要回属于她们的地方去了,我们不会再见了。”满堂花满眼疲惫,他大概明白往后的日子不太好过了。

    余氏和两个孩子草草将富商埋了,便继续往西,粮食仅剩下她包袱里的这些,多停留一天,便要少一分粮食,距离死亡便更近一步,但所幸三人还有一辆马车。

    但战乱年代,并非人人都还有粮。

    “疯女人!敢挡老子的道!要不是看在你余家的份上,老子早喊人把你先奸后杀吃了,老子今天实在饿了,就想要你匹马。”

    “大哥行行好,我这里还有些粮食,你拿去吧,你吃了我的马,我可连活路都没有了。”

    “再敢絮絮叨叨,老子连你一块杀了!”

    泪水在眼眶打转,余氏咬了咬嘴唇退后两步,将两个孩子护在身后,眼睁睁看着那男子牵走了拉车的马无能为力,他们终于连赶路的工具都没有了。

    “相公,你若是在便好了。”

    烈日暴晒,食不果腹,自幼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余氏终于病了,行程愈发的慢,她牵着两个孩子,一步一步往据说是生的方向前行,但生在何处,她并不知晓。

    这是娘亲最后一件首饰了,他们终于也吃光了粮食,娘亲不舍得细细摩挲过几遍簪子,眼里布满了不舍,这是娘家留给她的,余父曾花了千两银子才买来簪子上的红宝石。

    娘亲带着半块馒头回来了,温柔地抚摸了破败房檐下两个孩子的脑袋,将馒头掰做两半分给了两个孩子。

    “嬢孃你也吃。”小女孩将手中的一点点馒头又掰了一半递给娘亲,

    “娘不饿。”娘亲眼角泛出泪光嘴角带笑看着两个孩子。

    “我的孩子!”清早的人群之中忽然传来一声凄惨的嘶吼,女人跪坐在地上捂着脸,双臂颤抖止不住的啜泣。

    余氏捂住了两个孩子的眼睛,但满堂花透过娘亲消瘦的指间缝隙看到了,女人的面前,是一个孩子的脑袋,她的孩子,被人于夜间偷走了。

    人们愈发恐慌,吃人的是谁?他们不知道,但是那个人可能是身边每一个人,他们开始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向每一个人,人群开始骚乱,奔走,四散而逃。

    娘亲瘦弱无力的手再无法拉住两个孩子,他们和娘亲被人群挤开了。

    女孩带着哭腔死命拽着满堂花的衣角,她知道这一松开或许就是阴阳两隔。

    “孩子!”娘亲伸出手想要重新拉住满堂花。

    满堂花拼命地伸出了手想要握住娘亲的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娘亲和自己被人群越扯越远,最终消失不见了。

    “娘!”满堂花拉着女孩脸上挂着泪水扯着嗓子苦寻了两天无果。

    周围的人看他二人的眼神逐渐不对劲,满堂花终于意识到此处万不可再待下去,趁着夜色,拉着女孩往深山狂奔,连日食不果腹又如此消耗体力,女孩终于撑不住率先昏倒了。

    满堂花背着女孩双眼朦胧脑袋昏沉,放眼看去,深山之中树无皮地无草满目荒凉,他只想走的越远越好。但他终于也撑不住了,抱着女孩倒在了深山之中。

    再醒来时,却是在五百里之外的一个小村,有个老头对他说,是顾将军无双剑顾燕云救了他二人,他活下来了,但娘亲或许永远也见不到了。

    “那老翁被人称为三爷,他说顾将军已经在派人找寻娘亲,随后又要我跟着他学个一招半式好不被人欺负,但我自幼习武根骨其实并不算得如何出众,甚至可以说是稀疏平常,即便时至今日,我若不用内力单论攻防招式可能才堪堪与你师兄一般,不过是因我内功较多数人深厚,才显得如此威力。”

    “三爷授予我的招式我总是一知半解不得其意,所以他总是说教不停,女孩坐在一旁看着我被说教轻笑。直到后来三爷授予我轻功才惊觉我轻功造诣如此之高,短短一月便将一招曾是四大轻功之一的踏影步练至大成。”满堂花嘴角带着笑,“虽说那是最苦的几年,但劫后余生又使得那段日子弥足珍贵。此后我不练武时便蹲在门口等着有人捎来娘亲的消息,直到后来才知是三爷是为了让我好起来骗我的,我并不怪他。”

    “我本以为日子便这样过了,可女孩身子却日渐虚弱,到最后竟是连床也下不得了。三爷说,那是绝症,是多日的忍饥挨饿伤了元气,再补不回来了。”

    “阿哥,孃孃是不是回不来了。”女孩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道。

    “娘亲回得来的,她会回来的。”满堂花握着女孩的手竭力扯了一个难看的笑容来。

    “阿哥我是不是要死了。”

    “别说傻话,三爷说了已经找到办法了,会好起来的,你好好养病,会好的,会好的。”

    “阿哥,我想有一座大阁楼,有阿哥爱看的书,阿哥喜欢的兵器,会唱歌的鸟,许多的花。”小女孩顿了顿似乎在思考,“要和孃孃一样漂亮。”

    “答应我,阿哥。”

    满堂花低下了头,咬紧了牙不让自己哭出声,可落下的眼泪出卖了他。

    女孩死去了,死在了除夕夜,满堂花曾说过要在大年初一为她穿上好看的罗裙,可她等不到了。

    除夕夜湘江王一统天下,屋外人鞭炮齐鸣,屋内人放声痛哭。

    满堂花拜别了三爷,游历人间山川,竟在一处山村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娘亲,时隔多年,他险些无法将眼前这个身穿麻衣皮肤黝黑,双手布满厚重老茧在河边捣衣的女人,和那个锦衣华服不食人间烟火的娘亲重叠起来。母子二人紧紧相拥而泣,不久后二人回到了徽州祖宅,历经战火,昔日徽州第一园已是断壁残垣。满堂花挖出了老爹临死前曾对自己说的埋藏的财宝,在祖宅上建起了答应女孩的那座阁楼。阁楼建成之日,满堂花望着四层花瓣飞舞的花海顿悟释怀,舍去了往日不堪,在一日间集天下轻功之长,自创天下第一轻功踏雪无痕,武学造诣一日千里,声名大噪,成就千山雪满堂花,那一日他仿佛看到了女孩身着罗裙在花海轻舞。

    阁楼令人叹为观止,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阁,阁主满堂花也一跃成为天下第六,成为十大宗师之中唯一一位不靠攻防招式上榜之人。

    “那女孩的名字,叫做柳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