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每秒一光年 » 第32章

第32章

    灰蓝色的雾霭中,亿万个数据节点有规律地闪耀着,仿佛漆黑的宇宙中闪亮的点点星光,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小周,这是你的专业,没问题吧?”徐卓远拍拍周莘冉的肩膀,神色轻松地问道。

    “徐老师,您别开我玩笑了,问题大了!”周莘冉用手揉了揉自己紧皱的眉头,尴尬地说:“这根本不是计算机,这真的是大脑啊!”

    周莘冉接着感叹道:“徐老师、陆老师,我猜这颗‘大脑’的运行原理和咱们人类大脑的运行原理差不多。可是,我对人类大脑的功能分区都不了解,更别提这颗外星人造的了。”

    “关于人类大脑的功能分区和运行原理,智能辅助中就有详细的资料。”陆瑛华朝周莘冉笑笑,眼神中充满鼓励。

    “可是,即便知道了它的功能分区,我也不知道它的运行机制啊!就像咱们人类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还有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应。它的运行是靠程序?还是别的什么?这些节点,我都不敢碰。这要怎么修啊?”周莘冉愁容满面地望着面前的“大脑”,没有一点思路。

    陆瑛华没有再回答周莘冉的问题,转头对徐卓远说:“老徐,要不我们还是乘坐逃逸舱,进去观察吧,步行太慢了。”

    “老徐,记得打开隐身模式。我们进去等你。”陆瑛华轻声嘱咐道。

    徐卓远朝她点点头,有些失望地看看周莘冉,转身快步向航天器走去。

    “小周,咱们进去。”陆瑛华转头看看通道另一端的三个欧美人,用眼神示意周莘冉,“小周,给你句忠告。对于科研,在想不明白的时候,不妨按照你内心的想法先进行尝试。希望对你有用。”

    周莘冉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的“大脑”,又不时地在自己的智能辅助中翻找着,直到陆瑛华将他拉进了逃逸舱。

    仿佛乌云密布的天空,突然间拨云见日,周莘冉瞬间找到了思路,兴奋地喊道:“我想明白了!陆老师,谢谢您!”

    “徐老师,咱们去‘大脑’的底部中心区域。”周莘冉坚定地说。

    徐卓远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又用眼神询问陆瑛华,陆瑛华欣慰地笑笑,朝他们点点头。

    看到陆瑛华鼓励的目光,周莘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徐老师,咱们去找它的‘海马体’。”

    “好!”

    加速前进的逃逸舱,划破了蒸腾的雾霭,却没在浓重的灰蓝中留下一丝残影。

    “鲍尔,醒醒!”疑惑中的奥特,推了推身旁正在休息的鲍尔。

    “怎么了?”发出疑问的还有同样刚刚醒来的伊凡。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奥特望着徐卓远突然消失的地方,质疑道:“刚刚,徐从我身边急匆匆地走过去,却突然消失了。陆和周也走进了雾里,消失了。”

    奥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徐卓远消失的方向,“那三个人太可疑了。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我在基地从来没见过他们。”

    “奥特,你太过分了。不管怎样,是他们救了我们,还给我们营养剂。没有他们,我们早就死了。”伊凡不满地反驳道。

    “是啊。奥特。他们应该是没有敌意的。”鲍尔也支持伊凡的观点。

    “那他们为什么不找回去的路?要进入浓雾里?”陆瑛华三人的善意,并没有让奥特放弃他的怀疑。

    “也许,他们只是进去寻找出去的路而已。奥特,你别多想了。”鲍尔劝说道。

    “是啊,奥特。要不我们也进去找找吧。”伊凡提议道。

    “要去你去,我不去!这里太诡异了,那片雾里的东西,连头盔的视觉增强模式都探测不出来。”奥特拒绝了,“我还有7天的时间,基地一定会来找我们的,没必要去冒险。”

    “奥特,他们进去多长时间了?”鲍尔问道。

    “大约10分钟吧。”奥特看看智能辅助,回答道。

    “再过20分钟,如果他们还没出来,要么是遇到危险了,要么是找到出口了。不论哪种情况,我们都要进去。你们觉得呢?”鲍尔冷静地分析道。

    “对!如果他们遇到危险了,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伊凡赞同道。

    奥特显然不同意冒险,但想到陆瑛华三人对他的帮助,想到出去后,鲍尔和伊凡会将他的怯懦讲给基地中的每个人,他还是勉强同意了。

    “再等半小时,如果没有听到他们的呼救,也没看到他们出来,咱们再商量。”奥特想把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正当三个欧美人纠结于是20分钟后还是半小时后行动的时候,陆瑛华三人已经乘坐逃逸舱,来到了“大脑”的底部中心地带。

    越靠近中心的位置,雾霭就越稀薄,等他们到达中心地带的时候,“大脑”的细节已经是清晰可见了。

    不似人类大脑中心的海马体结构,这颗“大脑”的中心更像是一棵参天的榕树,只是没有树叶。

    “树干”处的数据节点最为密集,即便“树干”的高度超过了200千米,数以万亿的节点紧凑在一起,让人类的肉眼都无法看见其间的分隔,仿佛是无数条发光的线条。

    “树干”以上,纵横交错着或是粗壮,或是细长的“树枝”,在直径800千米的范围内,肆意地伸展着。“树枝”上,数以万亿亿计的数据节点之间,隐隐约约地被乳白色的“丝线”连接着,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

    尽管逃逸舱的外景模拟,能够将外部环境的每个细节都展示得纤毫毕现,但陆瑛华三人还是决定,走出舱外,去实地感受这颗“大脑”。毕竟,视觉是经过人类大脑加工过的。

    “陆老师,和我猜想的不一样,不是海马体。”周莘冉悻悻地说。

    “不是海马体,未必就不是存储记忆的地方。”陆瑛华接着分析道:“底部中心的地方,节点那么密集,其他各个方向的节点,似乎都是从这里向外延伸,然后又回到这里的。即便这里不是‘硬盘’,至少也是‘内存’。”

    周莘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再次端详这棵“参天大树”的“树干”,突然豁然开朗了,“陆老师,我想试试,给它做降频处理。”

    “不过,我需要帮忙。可以吗?徐老师。”周莘冉接着问道。

    “没问题!”徐卓远看到周莘冉有了思路,痛快地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