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迈向星海—大开拓时代 » 第二十五章 从军(14岁)

第二十五章 从军(14岁)

    墨旭一路向西北而行,花了数月时间,终于到了西北边境。

    到了军镇附近,墨旭并未直接表露身份,免得被皇帝安插在军中的眼线发现。他戴上面具,蒙上上半部脸,打着军中副将黄宗启的名号,说是家中来信。

    靠着暗卫给的信物,墨旭成功地进入军营,见到了黄宗启。

    见面之后,墨旭摘下了面具,笑道:“黄叔叔,好久不见!”

    黄宗启猛地一惊,大跨步来到墨旭身边:“你,你是昌笃?你小子没事?好好,好啊。”说罢,老泪盈眶。

    黄宗启自打从军开始就跟着侯令同,多次随侯令同出生入死,乃是侯令同最信任的亲信。墨旭之所以先找黄宗启,也是因为在难以见到侯令同的情况下,只有黄宗启是最值得信赖的。

    “之前京都传来消息,说你和昌晋在京中乱来,你还和一群泼皮打了起来,最后搞丢了性命。当时你爹立马就说要回去,我好不容易才劝住他。现在看来,好嘛,你爷俩合起来蒙我呢!”

    墨旭赔笑着说:“黄叔叔莫怪,假死脱身实在非同小可,若是走漏风声,便有大难临头。实在是不得不如此,我先给叔叔陪个不是。”

    黄宗启摇了摇头,说道:“没事,回头我找你爹算账,居然敢瞒着我!走,和我去见你爹!”说罢就要风风火火的去找侯令同。

    在出门之前,墨旭拉住了黄宗启,小声说道:“黄叔叔,记住,我是你的远房侄子,家来遭了灾,前来投奔你。别忘了!”

    “你小子,和你爹一样精。记住了!”

    墨旭和黄宗启出了门,在黄宗启陪同下,他们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侯令同的房外。黄宗启敲了敲门,说道:“将军,卑职有要事禀报。”

    房内传了一个威严的声音,“进来吧!”

    黄宗启看了看左右站岗的士兵,命令道:“此事机密,尔等下去吧。”然后推门而入。

    墨旭走进门中,只见房中摆满了各类文书,一侧摆着一副盔甲,正对门的墙上挂着一柄长剑,长剑前摆着一个书案。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坐在书案后,正在皱着眉头处理公文。

    大汉身材魁梧,双臂孔武有力,眉眼棱角分明,即便只是坐着,都让人感大一股压力扑面而来。此人正是墨旭,不,侯昌笃的便宜老爹侯令同。

    侯令同循声望来,看到黄宗启身后还有一人,眉头微微一皱。思索了一会后,他的面容突然柔和下来,说道:“昌笃,是你这臭小子吧?先斩后奏,还敢跑到西北边境这来,胆子真大!”

    墨旭关上了门,嘻嘻笑道:“嘿嘿,老爹,好久不见啊!”

    墨旭突然感觉眼前昏暗了下来,只见侯令同大步走到他身前,一把将他抱起转了几圈。

    “你小子,一路上没出什么事吧,没被伤到吧?”侯令同关切的问道。

    “能有啥事啊,我本事可大着呢!”

    “那就好,那就好”,侯令同低声喃喃了两句,然后板起脸,说道:“很好,那就来说说你在京都搞的那些事吧。要不是暗卫传信于我,我都不敢相信你居然敢玩的这么大!知不知道万一出了点差错,我们家就将万劫不复······”

    在侯令同训话的时候,墨旭乖乖地低下了头,表示自己接受批评。等到侯令同训话告一段落,墨旭才说道:“老爹,武国当前局势你应该比我清楚。形势看似还算不错,但东有威胁,西有敌国。皇帝近些年不思进取,只顾排除异己,大权独揽,奸贼佞臣大行其道,就连老爹你也被排挤到西北镇守边境。

    国内多个州府连年遭遇旱涝灾害,可是赋税年年加重,州府之中也净是些只顾着搜刮油水的货色,百姓苦不堪言,枯骨遍地,匪徒横生。这是大乱之兆啊!”

    墨旭说完,未听到有人回应,抬头一看,发现侯令同和黄宗启都用惊讶的眼光看着他。

    黄宗启对侯令同抱了抱拳,说道:“将军,恭喜啊。昌笃尚未及冠,便能有如此见识,将军后继有人啊!”

    侯令同也是颇为满意,摆了摆手,“老黄,这里又没外人,何必那么生分。没必要太夸他,要不这小子都要上天了!”

    说罢,侯令同眼睛盯着墨旭,说道:“你刚才说的没错,当前形势确实不好,但你还是没解释你为何要从京都来到此地。”

    说到这里,墨旭已经有了说服他们的信心。他胸有成竹的说道:“天下将要大乱,我来找老爹你,是为了未雨绸缪。等到时机到来之时,扫清一切魑魅魍魉!”

    侯令同紧紧地皱着眉头,呵斥道:“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未雨绸缪?你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并非如此。只是当今皇帝昏庸,国内一片混乱。大乱之时,我们当起兵勤王,再扶一位明君登基!”

    侯令同用手指着墨旭说道:“那还不是造反?”

    “当然不是,换个皇帝罢了,当初老爹你不也是这杨辅佐先皇登基的吗?”

    “那不一样!”

    “有何不一样?”墨旭严肃的说道:“到时候形势危急,若不能快刀斩乱麻,闵国必会出兵。若是演变到如此局面,那才是黎民百姓的浩劫啊!老爹,能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救黎民于水火,都寄于你一念之间啊!”

    侯令同深深地皱着眉头,挥了挥手,说道:“我先想想,你先出去,我和宗启还有要事相商。”

    墨旭打开门,走了出去,这时他才真正松了一口气。以他对侯令同的了解,以黎民百姓为理由,这件事基本已经稳了。

    门内,侯令同揉着太阳穴,问道:“宗启,你怎么看?”

    黄宗启笑了笑说:“侯大哥,昌笃胆子很大,但说的没错。若国内生乱,我等必定要出兵。唯一的区别,也就是到时要不要再扶一个赵家人上台。若是扶呢,那咱们都能得些功劳;若是不扶呢,昌笃想当太子也行。毕竟这些年,皇帝可没给咱们什么好果子吃。先皇的情分可不值得咱们一直给他赵家卖命!”

    侯令同摇了摇头,指了指黄宗启,“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