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迈向星海—大开拓时代 » 第十一章 顶级官二代?

第十一章 顶级官二代?

    墨旭醒来后,花了不少时间才了解了当前状况。

    他所在的城市是武国京都汴城。武国地处大陆中央,被一个封建王朝所统治。现在的身份是当朝镇边大将军侯令同的独生子。

    说起镇边大将军,此人可是不得了啊。年少时习武,未等及冠便可拔山扛鼎。为人仗义,好锄强扶弱,乃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壮士。而后在先皇麾下做事,领兵作战,征讨贼寇,做的也是有模有样。之后宫中生变,诸皇子争斗不休。侯大将军帅百十名兵卒,护送先皇入宫夺得传位诏书,先皇成功登基。侯大将军得封振国大将军,官拜一品,礼同三老,位极人臣,可谓风头无两。

    然而,侯大将军虽然仕途顺遂,但也有烦心之事。也许是常年征战落下的暗创所致,也许是有人作怪,侯大将军年近四十,膝下仍无一儿半女。这可愁煞了侯大将军。

    幸运的是,在多年寻医问药之下,侯大将军终于得了一个麟儿,取名侯昌晋,也就是墨旭现在的名字。这可把侯大将军给乐坏了,堆着孩子自然是疼惜无比,什么稀罕东西都紧着他。

    侯大将军领兵大战的本事没的说,单着教育后代的本事却不怎么样。侯大将军对侯昌晋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他文武双全,做个儒将。可是却又怕他磕着碰着,苦了累了。学习先贤名著的时侯,全片背诵变成了通读;练习毛笔字时,一日三帖变成了三日一帖;该打熬功夫,打好武艺底子的时侯,却整日与丫鬟们嬉戏玩闹。

    等到侯昌晋十一二岁时,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侯大将军被改封为镇边大将军,派去边关防备敌国入侵,侯昌晋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欺男霸女之事时常有之。京都之中,鲜有人能管镇边大将军的儿子,能管的人,诸如皇帝,看在侯昌晋他爹的份上也不愿意管。

    久而久之,文武双全没学到,吃喝嫖赌倒是样样精通,侯昌晋此人也就成了京都一大祸害。侯昌晋“儒将”的名号倒也传了开来,可惜大多是暗讽之意。

    “我,呸,侯昌晋之前还真是个顶级的纨绔子弟啊。虽然名声不咋地,但除此之外,这开局好像还不错。”墨旭坐在书桌旁,一边随意翻着书籍,一边想到。

    这时,管家火急火燎的跑过来,“公子,快,有圣旨到了!”说罢,就急忙离去。

    墨旭匆匆忙忙的赶到大堂,只见一名宦官立在大堂中央。

    宦官见了墨旭,笑着道:“公子身体可还好?陛下特意吩咐过小的,公子站着接旨就好。”说罢,宦官笑脸一收,打开圣旨,严肃的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侯府有子,文武双全,嫉恶如仇,京中人皆知之。近来操劳过度,偶感风寒,今已无恙。侯家子乃舞阳公主未婚夫婿,朕甚惜之。然,天将降大任如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侯家子当替朕巡视一方,震慑宵小,平反冤案,方可不辱镇边大将军之名。今封侯昌晋为济州巡察使,即日出发,不得有误。钦此。”

    宣完圣旨,宦官弯下腰,笑着对墨旭说道:“公子,陛下对您可是颇为看重啊。济州与温国相邻,乃是贸易重镇,亦有大批军马驻扎。您去转上这么一遭,回来说不定就能封官拜爵啦!陛下还说,这一趟让您好好散散心,别在京都憋坏了。”

    “这,陛下是什么意思?”管家愁眉苦脸地说道。送走宦官之后,墨旭和管家就一直坐在大堂上,揣摩皇帝的想法。

    按理说来,侯家是京都世家中顶层的那几个,镇边大将军也是功劳赫赫,本来无需如此谨慎。可树大招风,侯家的地位都是靠侯大将军一人在撑着。再加上皇帝这次的行为有点诡异,很难不让人忧心忡忡。毕竟,哪有刚刚大病初愈,就让人不远千里去他乡散心的啊。

    这怕不是变相的放逐?墨旭托着下巴想到。他看了看管家,管家愁的脸上的皱纹都凑在了一起,仿佛一朵菊花。

    墨旭摇了摇头,起身离开。怕他作甚,自己都是超能者了,还能有什么麻烦能威胁到他不成?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圣旨上说要即日启程,但管家准备行李,打点行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了。第二天一早,墨旭就坐着马车出发了。此去路途遥远,墨旭也就轻装简行,只带了五十名护卫防范匪徒。

    出城后,墨旭探出头望着城门,想到:济州离京都足足有二千二百里地,也不知道得花多长时间,路途漫长啊!

    ···分界线···

    当墨旭离开京都后,皇城内,一偏殿中,两名衣着高贵的女子坐于亭中,衣服颜色一红一绿,旁有数名婢女垂手而立。当两女谈笑正酣时,有一人闯入,俯身在红衣女子耳旁说着些什么。红衣女子听后皱了皱眉,挥手让四周的人尽数退下。

    “怎么?有什么大事?”待婢女退下后,绿衣女子迫不及待的问道。

    “不算什么大事”,红衣女子回道,“侯家浪荡子总算离开京都了。”

    “原来是这件事,圣旨昨天就下了。”绿衣女子看了看红衣女子,试探道:“好歹是你未婚夫婿,你也不去送一送他?”原来,这红衣女子就是那舞阳公主。

    舞阳公主撇了撇嘴,“名义而已,何必当真。再说,过不了多久,我就不用再被这个草包骚扰了。”

    “父皇当真要对镇边大将军动手?鹤国可一直对我西北之地虎视眈眈。”

    舞阳公主冷笑一声,“呵,功高震主。况且,先皇在世时还好,父皇即位后,那西北早就不知道是姓刘还是姓侯了。得亏那侯昌晋是个草包废物,再加上侯令同年事已高。不然,父皇怕是忍不到现在。”

    舞阳公主看向济州方向,心想道:况且,比起区区西北那一隅之地,对父皇而言更重要的是,长生不老啊。看来,那黑锅,侯昌晋是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