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刘璋 » 第11章 跋扈的张鲁

第11章 跋扈的张鲁

    汉中。

    功曹阎圃略带歉意的对着张肃说道:“请张君见谅,张司马近来身体不适,无法亲自招待张君,故而派阎圃接待。”

    “无妨,还请阎功曹转告张司马,好生休养,肃在此祝他早日康健。”

    张肃作为益州的使者,带着益州大臣联名拥立刘璋为新任益州牧的表奏,去了一趟长安,返回途径汉中,对于当前汉中的实际掌控人督义司马张鲁没有来亲自迎接自己,而是派一名功曹款待,面色没有变化,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慰问起了张鲁。

    但张肃面色平和之下,却是有些怒气,他不仅是益州的使者,在朝廷无人敢来益州宣读诏书,害怕被米贼张鲁杀害的情况下,他带着朝廷的诏书返回,说明他同时作为了朝廷的使者。

    在他手里拿着朝廷节杖的情况下,张鲁这个米贼竟敢如此托大,只派一名功曹来迎接他的,当真可恶至极。

    张肃有些猜测,他怀疑是因为继任益州牧的不是酷似其父的刘瑁,而是名声在外、懦弱无能的刘璋,所以张鲁这个米贼才敢如此嚣张。

    这个米贼当真是忘了自己的出身,初平二年,先使君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并截断斜谷道,在先使君刘焉授意下,杀害朝廷使者。

    刘焉这么做固然有自己的目的,没有了朝廷使者,刘焉可以尽情在益州称孤道寡,而不用去搭理朝廷的命令。但张鲁莫非忘了他能在汉中站稳脚跟,全靠先使君刘焉暗中支持。

    没有先使君刘焉的帮助,张鲁这个米贼什么都不是。

    张肃决定敲打一下张鲁,让其收敛一点,他面色和气的对阎圃说道:“说来张司马母亲近来身体越发好了,姿容也是越发年轻,修道之人,当真是变化莫测。”

    此话一出,阎圃瞬间就理解了张肃话中的深意,这位益州大族出身的使者,明里暗里在说,让张鲁不要忘了在成都当做人质的母亲,不要因为新上任的是刘璋,就行事作风无所顾忌。

    “那真是可喜可贺,我当向张司马报喜。”阎圃没有揭穿张肃话中的深意,有些意思清楚就好,大家都是明白人。

    -----------------

    “张肃怎么说。”

    对着代替自己迎接使者的阎圃,天师道教教主张鲁开口询问道。他刚盘坐修行完毕,看上去面色红润,体态轻盈,全无一点病色。

    阎圃斟酌了下措辞,说道:“张肃对于不是师君亲自去迎接他,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但语气里多少有不高兴。”

    “言语中还提到了在成都的尊夫人,话里话外有警告的意味。”

    紧跟着阎圃劝告了一句:“我们对张肃招待是否太过刻薄了,毕竟尊夫人还在成都,师君的手脚还不得舒展。”

    张鲁的语气却是满是不屑:“如果张肃是刘焉派出的使者,我当亲自接见,一路上相伴随,好生伺候。”

    “只是他是刘璋的使者,刘璋小儿,我岂不知,为人懦弱无能,多疑少断。”

    “如果不是考虑家母还在成都,我早将张肃杀了,还能容忍他路过汉中,前往长安归来,我杀的汉朝使者也不是一个两个,不怕多他一个。”

    张鲁接下来的话豪气万丈:“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乎久居人下,况且是臣服在刘璋这种懦夫的手下。”

    “刘焉已死,我坐镇汉中,欲王则王,欲侯则侯,谁能奈我何。”

    听到张鲁的壮志豪言,阎圃补充上了一句:“师君所言甚是,只是以汉中一地抗衡巴蜀,只怕不易,巴郡有巴夷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多崇信我天师道,可为我等助力,如此方可万全。”

    张鲁点了点头,他说出的话极为豪迈自信,但他也不是傻瓜,知道巴蜀势大,需要缓缓图之,慢慢筹划。

    “自当如此,功曹可为我谋划。”

    -----------------

    直到董和的车驾在街角拐走,刘璋才收回送别的目光,他没有留董和在府中睡觉,毕竟他总不能天天和男人睡,外加甘宁和董和也不是同一种人。

    甘宁是游侠,董和是士人。

    接待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送别了董和,刘璋看了下天色,不早了,该睡觉了。

    虽然作为益州牧的刘璋,能在晚上大张灯火,叫上几个府里的歌女舞女,一番莺歌燕舞,好好享受享受。

    但考虑到刘焉还没死多久,这样行事,传出去,刘璋的名声也就坏了,汉家以孝治天下,不孝顺的人,没有几个人能看得上。

    ‘嗯。’刘璋听着传入耳中的歌舞声,皱起眉头,眉毛似一柄利剑,将目光转向他哥哥刘瑁所在的院落。

    真是个孝顺的儿子,刘焉还没死多久,刘瑁就敢莺歌燕舞,笙歌一片。

    摇了摇头,刘璋继续走向自己的院落,并没有去阻止他这位便宜的哥哥享受生活,他暂时不想和刘瑁起纠葛,等朝廷诏书到了,大局稳定下来,再慢慢料理刘瑁。

    走到院落门口,却见一名中年一名少年两名女子,正等候在门前。

    “使君,婢子挑好人选了,按使君的吩咐,这位采薇相貌虽不是极标致的,但为人勤快利落,想来能符合使君的要求。”

    府里的王姑姑上前禀报,介绍着站在身旁的侍女采薇。

    刘璋点了点头,这位王姑姑他还是信的过的,王姑姑是府里的老人了,没有结婚,也没有生育,一直在府里做着培养歌女,调教舞女的活,只是近来刘焉过世,居丧期间,府里不便歌舞,王姑姑就清闲了下来。

    前两天,刘璋感觉让庞阙这个毛头小子整理自己的内务不太好,所以就让王姑姑帮他相一个侍女送过来,丑俊无所谓,只要干净勤快就行。

    这里就不得不说下,他的前身刘璋真是个痴情的男人,自从妻子生产时去世后,就没有再娶,伺候的人也是挑的小厮,不用侍女。

    真是东汉好男人。

    这时采薇也近前施礼,声音同清泉流水一般:“采薇见过刘使君。”

    刘璋打量着这位未来服侍自己的侍女,穿着一身青衣,相貌端庄,颜值七分,面相看上去是一个本分的人,王姑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他点了点头,然后对着王姑姑说:“就她吧,麻烦王姑姑了。”

    “这是婢子分内的事,不敢称麻烦。”王姑姑连忙推脱,她只是个奴婢,虽然辈分高些,但也不能去承刘璋的情。

    就在刘璋想踏进院落,早些休息的时候。

    王姑姑面色纠结,有些吞吞吐吐的对着刘璋说道:“使君,近来三公子多次来向我追要歌女,婢子推脱不过,今夜送了几个歌女过去。”

    “我知道,经过兄长院落的时候,我听到了,我这位兄长,实在不太像话。”

    听到刘璋对刘瑁的批评,王姑姑有了接下去的勇气:“有些话,不是婢子多嘴,这先使君去期不远,三公子做下这种事,只怕有伤先使君的清名,再则若是传了出去,三公子名声坏了,使君面上也不好看。”

    刘璋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姑姑,我知晓了,下次我兄长再讨要,你就推脱掉,若是有事,让我兄长来寻我便是。”

    对刘璋来说,这是一件无关紧要小事,考虑到可能败坏自家的名声,提前料理刘瑁也没什么关系。

    “是,是。”王姑姑连着几个是的应着,神色缓和了下来,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触。刘瑁虽说没有成为使君,但也还是府里的公子,不是她得罪的起的。如果这丧期歌舞的事情传了出去,处罚估计落不到刘瑁头上,怕是要落到她们这些歌女头上,魅惑公子的罪名是逃不掉的。

    王姑姑没有子女,向来把这些歌女当做自己的女儿,自然要为她们筹划。现在她拿到刘璋的口令,下次刘瑁再讨要歌女,推脱起来就容易了,也不用担心背上魅惑公子的罪名了。

    “采薇,好生侍候刘使君。”嘱咐了一句,王姑姑向刘璋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