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第一百四十二章:你觉得该怎么赏?

第一百四十二章:你觉得该怎么赏?

    欧藏华回来时,听到客厅里传来的欢笑声,便加快了脚步。

    看到来人是米为义等人后,他也露出了笑容:“米师弟,你们怎么来了?”

    “大师兄!”

    衡山派的三名弟子见到欧藏华,立刻起身拱手问候。

    不戒和尚也在女儿的催促下,站起身来施佛礼。

    “大家免礼,都是熟人,不用这么麻烦。”欧藏华笑着摆了摆手,走到刘箐身边坐下。

    “夫君,吃过晚餐了么?”刘箐看着欧藏华,温柔的说道:“我让厨房预留了些食材,只要下锅炒一炒就能吃了。”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详细记载了很多炒菜,不过都是炒肉类,也包括炒海鲜等等,没有看到有炒青菜的记载。到了明朝,炒菜已经是很平常的一种烹饪手段了。

    欧藏华笑了笑,温和的说道:“我在军营吃过了。”

    “大师兄,我们这一次过来,是师傅让我们把这个送过来。”米为义将一个长条包裹打开,里面是一个木盒。

    再打开木盒后,发现里面放的是一柄长剑。

    欧藏华接过来顺手拔出,剑长二尺一寸,剑身玄铁而铸及薄,透着淡淡的寒光,剑柄有松树纹路。

    再看剑鞘上,上面刻有"高风露寒"四字。

    除此以外,木盒里还有一封信件,封面上写着"欧编修亲启"。

    欧藏华拿出来打开一看,是侯人英写的,在信中详细的诉说了余沧海遇到青城山的所作所为,并承诺他会遵守师命,封观十年。

    “于昨夜去世,走时心如止水。于今早重生,来时心怀朝阳。”欧藏华有些惊讶,没想到性格极端、贪婪残忍的余沧海,居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悟出了这般通透的道理。

    “这是青城山松风观观主的佩剑,他们说要把配件存放在我这里,十年后派弟子来取。”

    欧藏华将长剑入鞘,神情平静的说道:“既然如此,我便为他们保管十年吧!”

    在场之人,除了不戒和尚以外,大家都露出了然的神情。

    向大年更是颇为感慨的说道:“余观主虽然做了错事,但敢作敢当,也不失为一条好汉。”

    “余沧海那.”不戒和尚一听这话,立马不乐意。

    正要反驳,他的乖乖女立马拉住了他,没让他继续说下去。

    “岳父岳母还好么?”欧藏华当做没听见,转而问起了家中长辈。

    “大师兄请放心,”米为义微笑着说道:“师傅现在每日与曲洋前辈讨论音律、游山玩水,很是自在。倒是师母有些忙碌,我们出来时,芹师弟的老师亲自上门说了些话,师母便天天盯着芹师弟去了。就连师傅想帮芹师弟说两句好话,都被师母赶了出去。”

    欧藏华听后,与刘箐对视一眼,两人都笑出了声。

    众人又聊起了最近江湖发生的事情,欧藏华见刘箐感兴趣,便坐在她身边,陪着她一起听一听。

    文才乐先前去华山请人,所以对华山比较关注,便说起了一件事:“华山派的令狐师兄不知怎么回事,在回华山的路上与岳师伯等人又走散了,然后跟什么黄河老祖的旁门左道混到一起,惹得岳师伯大发雷霆,才回华山,就关了令狐师兄的禁闭。”

    仪琳一听,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什么人啊?竟敢称黄河老祖!”江远有些不爽的说道。

    “不然怎么叫旁门左道呢?”向大年摇了摇头,有些不理解令狐冲怎么会跟这些人混到一起去。

    “你们这些算什么事?我来说一件关乎武林安危的大事!”不戒和尚大大咧咧的开口道,这一回连仪琳都没来得及拦住。

    众人的目光立马被吸引了过去,不戒和尚咧嘴一笑,“魔教光明左使,江湖人称"天王老子"的向问天,重出江湖了!”

    众人神情一凝,下意识看向坐在主位的欧藏华。

    欧藏华有些无语,他放下手里的瓷杯,开口问道:“怎么?师弟师妹是打算让我去除魔卫道么?”

    “没有没有.”三人赶紧摇头,真让自家大师兄去追杀向问天,那向问天能狂上加狂。

    欧藏华摇了摇头,温和的提醒道:“不过江湖上纷纷扰扰,你们几个武功又没完全出师,不要被人几句话就架起来,傻乎乎的跟着去匡扶正义。”

    “大师兄,要什么实力才算出师啊?”文才乐有些好奇的问道。

    “至少要达到大年现在的水平。”欧藏华看了一眼向大年,乐呵呵的说道。

    江远和文才乐看向大年师兄,眼神中满是挑战:“还请向师兄赐教!”

    “今日有些晚了,明日早上吧!”向大年没有拒绝,心中甚至很是高兴,他觉得大师兄这么说,就是对自己的认可。

    第二日,欧藏华如往常一样去军营将剩下的事情做完,然后他就该回京了。

    此刻的京城之中,正德皇帝拿着吕芳写得折子看了又看,见杨廷和进来,便把折子递过去说道:“杨卿,你帮朕念念这个。”

    杨廷和神情平静的接过折子,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念着念着,他感觉有点不对了,甚至忍不住瞄了一眼落款,都知监佥书太监·吕芳,这人他记得,是一个低调之人。

    这么说这份折子是真的?

    上一个不费一兵一卒平乱的人是谁来着?

    杨廷和一边念着,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道,好像是唐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泌单人独骑,不费一兵一卒,解决陕州叛乱。

    “怎么样怎么样?”正德皇帝等杨廷和念完,立马凑上来,笑着问道。

    杨廷和笑了笑,神情温和的说道:“恭喜陛下,欧修撰仁心仁术,以真诚打动逆贼,让他们迷途知返,为朝廷免去一场兵灾,乃大功一件。”

    欧藏华跟他儿子杨慎乃同年进士,两人关系很好,欧藏华没离京之前,两人就时不时聚餐会友。

    所以杨廷和对欧藏华印象还算不错,是他儿子为数不多的益友。

    “是吧!”正德皇帝抢回折子,在宫殿里来回踱步,满是喜意说道:“大功就得大赏!不然今后还有谁愿意为朝廷效力?杨卿,你觉得该怎么赏?”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