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第九十七章:乔迁新居

第九十七章:乔迁新居

    一间学堂内,十来个十三四岁的舞勺之童正在抛蹴鞠玩。

    这些少年郎都是湘南地区各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在最跳脱的年纪送到了书院,能静下心来读书的,终究只是少数。

    就在这时,一名少年跑了进来,喊道:“诸位,你们可知我刚刚打听到了什么消息?”

    “有话快说!”

    “有屁快放!”

    学堂内,两个少年大笑着喊道。

    “欧藏华师兄回来了,山长正在安排他给秀才师兄们讲课呢!”那名少年乐呵呵的喊道。

    学堂里几个看书的少年抬头,其中一人有些惊喜的问道:“就是今年殿试第三名的那位?”

    “就是他!”

    其余少年听后,一时间都想去听课。

    可才走到学堂门口,就被一名秀才师兄拦住了去路。

    听完他们的请求之后,那秀才笑着说道:“山长怎么会忘记你们这群皮猴子呢?记住了,欧师兄可不仅仅是师兄,还是翰林院编修,这次回乡省亲,陛下特许欧师兄用巡按御史仪仗,所以尔等在他面前,可要老实些。”

    “哦哇!谢师兄,我等谨记。”少年们齐声应道。

    然后在秀才的指挥下排好了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来到了秀才们上课的庭院,在提前安排好的蒲团上坐着。

    比起他们,秀才们不但有蒲团,还有一张小桌子,看得少年们一阵羡慕,他们也想要。

    没多久,山长和吴先生就领着一位清新俊逸的青年走了进来。

    众人在一名秀才的带领下,起身拱手行礼道:“见过山长、夫子、欧师兄。”

    欧藏华三人拱手回礼,山长蔡汝浦先简单的介绍起来:“这位便是你们的师兄,也是正德六年辛未科殿试探花,现任翰林院编修·欧藏华。”

    “此次编修回乡省亲,我趁机邀请他来为尔等讲课,机遇难得,诸位要认真听讲。”

    “是,山长。”弟子们拱手道:“请欧师兄赐教!”

    “诸位师弟请坐。”

    欧藏华笑了笑,温和的说道:“今日有幸,能在石鼓书院与诸位师弟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诸位师弟可读过景濂学士的《送东阳马生序》?”

    见众人纷纷点头,欧藏华才继续说道:“其中有一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正因为景濂学士抄录完后,会把书籍及时归还没有逾期之举。久而久之,让他在当地积累起了很高的名望。所以当藏书的朋友购得一本新书时,就会想起这位同乡,然后会主动提出借给景濂学士。”

    “景濂学士则借此博览群书,为今后功成名就打下基础。”

    见众学弟听得认真,欧藏华便继续道:“诸位师弟切记,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此为交友之道。景濂学士是如此,结交好友,声名鹊起。我亦认为,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

    讲完《送东阳马生序》与交友的话题后,欧藏华又讲述了前往京城赶考和会试的过程,重点是自己走得哪条线路,花费了多长时间。

    之后,山长蔡汝浦更是拿出一叠白纸,让秀才们现场考试,而考试题目便是殿试论策《创业以武,守成以文》,并让欧藏华现场评价。

    这一刻,童生区的少年们暗自松了口气,还好自己没有小桌子,不用现场写。

    谁知下一秒就听到山长说道:“诸位童生,回去之后写一篇感悟,明日上午交于夫子手里。”

    欧藏华见此,忍不住笑了出来。

    真是熟悉的配方啊!

    等二十来位秀才的卷子全部点评完时,已经到了戌时三刻。

    山长蔡汝浦大手一挥,让欧藏华在书院住一晚,省的在去城里找客栈。

    这架势看起来,显然是准备晚上再薅一波。

    还好吴逊及时站出来,带着欧藏华一行回了他在城里的住宅。

    不过在回家之前,吴逊先让自己的老管家领着欧藏华去一趟欧园,并叮嘱道:“你记住了路,明早可别走错了。”

    欧藏华没有拒绝老师的好意,他在石鼓书院读了三年书,偶尔也会来衡阳城逛逛,是认得路的。

    围着欧园转了一圈,欧藏华让赵虎留在这边,明日为他开门引路。

    接着他便回到了老师吴逊的院子,在曲非烟的伺候下洗漱完,早早的睡了过去。

    第二日卯时三刻,当欧藏华在曲非烟的照顾下洗漱好出来时,老师吴逊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小炉子。

    在老管家的指挥下,欧藏华从吴逊家的灶台中夹出几块燃烧的木炭放进小炉子里,然后提着小炉子从吴逊家走了出来,乘上马车来到欧园。

    赵虎早早就打开了大门,看到老管家赶着马车到来时,果断点燃了一封爆竹,在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之中,欧藏华护着小炉子走进欧园,曲非烟乐呵呵的跟在他身后。

    在赵虎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厨房,欧藏华将火红的木炭放进灶台之中,再填上松枝,轻轻吹了几口气,“呼!”的一声,火便腾起。

    曲非烟见了,兴奋的将几根木柴放了进去,接着便拱手道:“恭喜公子,三阳日照平安宅,五福星临吉庆门!”

    一旁的赵虎听了,有样学样的拱手道:“恭喜大人,吉星照佳地,紫气绕新梁!”

    老管家也乐呵呵的说道:“恭喜欧少爷,旭日乍临家室乐,和风初度物华新。”

    “多谢多谢!同喜同喜。”欧藏华看着跳跃的火焰,心中有种莫名的情绪,这是之前在京城迁居的时候所没有的。

    这一刻,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老师吴逊会要求走这一趟程序了。

    曲非烟从马车里搬出一些吃食,就在欧园的厨房里做了一顿早餐,老管家也被留了下来一起吃。

    然后在赵虎的带领下,欧藏华开始熟悉自己的新家,卧室、书房、厅堂、库房、厢房、练武房等等。

    他甚至还在书房的桌子里找到了六份契书,只要他入住,人牙子就会安排奴仆过来照顾他。

    转了一圈,欧藏华心中很是感动,老刘真的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他这个做徒弟的只需要拎包入住即可。

    曲非烟跟着转了一圈,感慨的说道:“刘爷爷待公子这般好,不枉公子为刘爷爷求得赏赐。”

    欧藏华微笑着纠正道:“是师父待我如亲子,我才回报师父的。”

    “这个非烟不是很懂,但我知道刘爷爷和公子的感情很好就是了!”曲非烟想了想,乐呵呵的总结道。

    欧藏华也懒得再跟小丫头解释,他打量着欧园,思索着还可以添加一点什么。

    上午时分,知道欧藏华乔迁的山长蔡汝浦和吴逊各自带着礼物登门道贺。

    吴逊带来的是明初画家·徐贲的真迹《疏树竹屋图》,蔡汝浦送的是他好友姜立纲的真迹《翦彩》。

    姜立纲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看似不如祝枝山出名,实则他的楷书和草书在明朝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其初学黄蒙,继法钟王,后自成一家,号称"一代书宗",小日子不错京都国门上的大字便是出自他手。

    徐贲可能要出名一些,他是明初十才子之一,曾经是张士诚的幕僚。

    洪武十三年,被太祖皇帝以"犒师不周"处死

    两位师长选择的礼物明显是用了心的,欧藏华接过后,亲自将其挂在了书房之中。

    原本略显空旷的书房挂上两幅字画之后,似乎多了几分文气,令人心悦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