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继承皇位,我的外甥竟是杨戬 » 第三十一章 改革从皇宫开始

第三十一章 改革从皇宫开始

    刘泽来到了太极殿,望着底下百官山呼万岁,刘泽才终于有了皇帝的感觉。

    这一次的斗争基本局限在皇宫内,并没有波及京师,这让一些低级官吏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太大的异样,反而更上层的紫袍大员们强烈的政治敏感度能够觉察到皇帝陛下是真的压倒了太后,掌控了实权。

    那么朝堂之下的那些太后派系的官员们,恐怕都难逃一劫啊!

    太后身边除了留下宋前与四名亲信女官贴身照顾外,其他人都被驱离了慈宁殿,何太后最后也终于在无奈中接受了这个现实,不过太后也许还在等待南安郡王的回师。

    她认为此次失败,除了自家兄弟确实无能外,最重要的便是将南安郡王等自己派系的重要将领都派遣了出去,听命于自己的京营也随之出征,这才让刘泽有了可趁之机。

    如果南安郡王胜利返师,京营三万人马必然可使刘泽忌惮,这也许能够促使何太后脱离刘泽的掌控。

    刘泽看着底下文武百官,熟悉的,不熟悉的,有才能的,没才能的,忠心自己的,有其他想法的等等,如今国家早已千疮百孔,而吏治也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时候了,但刘泽不着急,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与精力和这帮老官僚们做斗争。

    “王允何在?”

    刘泽突然开口道。

    李济出列,手持笏板,向刘泽禀告道:“禀报陛下,王允于一月前被贬为代州郡丞。”

    刘泽发出一声喟叹,“代州距离京师千里之遥,倒是苦了王爱卿了!丞相,你且派快马将王爱卿追回,并追加一道旨意,任命王允为尚书令!”

    尚书令!

    听到刘泽的任命,不少官员顿时一阵惊呼,此职务非皇帝亲信不可担任,真正的位高权重,甚至一定程度上尚书令的存在就是为了遏制丞相权力的。

    而当初太后为了行使权力方便,根本就不任命尚书令,如今却没想到,王允竟被刘泽直接任命为尚书令。

    这是陛下对当初王允仗义执言的奖赏吗?

    “是!老臣领命!”

    李济躬身称是。

    刘泽除了恩赏王允外,并没有对朝堂其他事物做过多的干预,任命的尚书令也是长时间空置的职务,也没有影响到其他的官员,所以大殿内的气氛还是颇为和缓的,但是有些官员心中极为忐忑,如今陛下掌权,那么陛下到底是何秉性,如此利落的处置了太后,那会怎么对待他们这帮官员,是不是需要私底下打探一番?

    大朝会本来就不是商议事情的地方,真正处置事务的都是皇帝和亲近大臣私底下商议完成的,顶天在大朝会上公布一下。

    而刘泽出现在大朝会上,更多的是一种表态,证明他们的皇帝回来啦!

    大朝会便在各种各样的想法中散去,而刘泽单独留下了李济。

    刘泽在偏殿接见了李济,此次二人相会是自刘泽进宫以来的第一次,二人竟一时都有些唏嘘。

    “张让,给李公搬一个绣墩来!”

    刘泽吩咐道。

    等二人坐定,刘泽对李济道:“现如今南安郡王他们出征在外,如果听闻京中的消息,必然惶恐,朕需要李公派人好生安抚一下他们,让他们勿要多虑,安心剿匪,梁山贼寇势大,万不可掉以轻心,后勤方面,也需要李公多多费心。”

    李济拱手道:“还请陛下放心,大军后勤这方面一直是老臣亲自盯着,定然不会出现纰漏。”

    刘泽安心的点点头,在这方面,李济还是让人放心的,刘泽从来没想过要对京营做什么,虽然京营乃是勋贵或者说太后的基本盘,但京营三万人马可都是大汉子民。

    他们可以战死沙场,但却不能无辜死在派系之间的内斗中。

    一事罢了,刘泽又提出了另外一件事,道:“现如今百官朕还认不全,所以朕希望丞相能够给朕提供一份名录,让朕能够更细致的了解百官的德行与能力。”

    李济道:“百官名录丞相府便有,等老臣派人取来,以供陛下查看。”

    “善!”

    刘泽拉着李济的手道:“李公一定要留下陪朕用膳。”

    与李济一同吃完午膳,刘泽便回了立政殿,曹氏与孩子们都居住在立政殿,等陪曹氏与孩子们说了会话,刘泽对曹氏道:“卉儿,我已经命丞相准备册立皇后的事宜了,很快你便是我的皇后了!”

    曹卉笑着道:“能和陛下在一起,是不是皇后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泽抓住曹卉纤细白嫩的玉手,非常笃定道:“有关系,怎么可能没有关系呢!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曹卉这次非常主动的抱住了刘泽,感受这短暂的二人世界。

    很快,刘泽又在张让的陪同下回到了大殿,现如今诸事繁多,刘泽需要理一理头绪,看看从哪里入手才好。

    既然是皇帝,那么人事权,财政权,军事权都要掌握住,现如今京城御林军算是掌握在刘泽手里面了,军事权不多,但有了保命的资本。

    人事权在和丞相拉扯当中,当然,为了尊重丞相,也为了减少朝廷内部的动乱,刘泽暂时没准备人事方面的大动。

    那么就剩下财政权了,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可惜等刘泽上位,才发现现在国家财政十分吃紧,亏空的厉害。

    皇帝的内库里竟也没剩下什么东西,怪不得仁帝在位时奉行节俭,内库里面都能跑耗子了,那没法不节俭啊!

    等到太后掌权,皇室花销突然又大了起来,让本不富裕的内库一时间雪上加霜。

    国库也不容乐观,土地兼并严重,地方上豪杰并起,中央权威逐渐丧失,税收越来越少,甚至前几年大河泛滥,竟也无钱治理,使得大量百姓流离失所。

    刘泽将张让召唤至身边,询问道:“此番我的成功掌权,你们几人的功劳是巨大的,想要什么赏赐,与我说一说!”

    张让连忙跪倒在地,道:“奴婢不求陛下赏赐,能为陛下效命,是奴婢几世修来的福分啊!”

    “你的心意朕是知道的,但有功岂能无赏,这不是令功臣们心寒嘛!这样吧,我看皇宫内制度也比较混乱,正好,如今皇宫内扫清了一些蛀虫,正是改革的好时机,你们十人正好可担当重任!也不枉对朕的一片忠心!”刘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