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宋,匡扶汉室 » 第七十六章 季九迷梦 宫中惊魂

第七十六章 季九迷梦 宫中惊魂

    刘备放下茶杯,将一枚铜板搁置在桌子上,起身回宫。

    此时,地牢之中,季九通过小窗,看着此时已经是明月初升,心里知道,恐怕皇后娘娘已经是不会来救自己了。

    季九静静地坐在窗边,眼神迷离地望着小窗外的明月。

    那轮皎洁的月亮高悬天际,洒下银白的光辉,将整个屋子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月色之中。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思绪,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刚入宫之时,季九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对宫廷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憧憬。

    那时,他曾听闻宫中有一个与自己同名之人,也是个年轻有为的官员。然而,命运却对那个同名之人并不眷顾。因为此人泄露了枢密院的军事机密,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般在宫中炸开,引起了轩然大波。

    官家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那个泄露机密的人处以极刑。

    据说,那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那个与自己同名之人就这样在熊熊烈火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季九每每想起这个故事,都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悸。

    “娘娘,小的只是一时糊涂,上了贼船,看在我服侍娘娘的份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定要救救奴婢啊”季九心中暗暗地祈祷着……

    然而,季九心中的祈祷却难以掩盖身上伤口传来的阵阵刺痛。

    低头望去,只见衣衫已被鲜血染红,伤口处还在不断渗出丝丝血迹。

    这地牢之中,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霉味,更是让伤口疼痛难当。

    季九抬头望向那扇紧闭的铁门,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期盼。

    期待着娘娘能够念及旧情,派人前来搭救;期待着能够重见天日,再次回到娘娘的身边。

    季九的身体疲惫不堪,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般纷飞。

    墙壁上的潮湿与冰冷透过衣衫侵入肌肤,却是浑然不觉,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渐渐地,眼皮开始沉重,意识也逐渐模糊。

    在无尽的黑暗中,竟然睡着了。

    在梦中,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

    他被娘娘亲自救出地牢,重见天日。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明亮,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

    娘娘对他赞赏有加,他在宫中的地位节节攀升,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甚至拥有了皇位的废立之权。

    自己站在权力的巅峰,俯瞰着整个皇宫,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不再是那个被人轻视的季九,而是权倾天下的重臣。

    季九喃喃自语,声音突然高昂:“我要一步一步的爬到最高……”

    在空荡的地牢中回荡,显得异常突兀。

    突然,啪啪啪的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铁栏杆被人拍得阵阵作响。

    季九猛地睁开双眼,朦胧的视线逐渐聚焦,只见阿荣正站在牢门外,一脸戏谑地盯着自己。

    阿荣轻笑一声,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季公公好大的志向,还想爬到至高,还想废立皇帝?你可真是敢想啊。”

    季九的心猛地一沉,意识到自己刚才说梦话时被阿荣听到了。

    他努力镇定下来,试图解释:“你误会了,我只是……”

    然而,阿荣并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他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一张纸和笔递到季九面前:“你刚才所说的梦话我都让人记下来了,签字画押罢。”

    季九看着眼前的纸笔,心中一片绝望。

    一旦签字画押,自己将再无翻身之日。他紧紧地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疼痛。

    阿荣站在铁栏外,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盯着季九。

    他缓缓开口,声音冷冽如冰:“签字画押吧,季九。别再做无谓的挣扎了,娘娘不会来救你的。而且,你刚才在梦中的呢喃,已经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了。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季九听到这些话,心中一颤。

    一阵无力感袭来,仿佛所有的希望和力量都在瞬间被抽离。

    瘫软在地,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绝望。

    “我没有谋逆之心!”季九挣扎着抬起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不甘,“这是你在陷害我!我从未有过对皇上的不敬之心!”

    阿荣冷笑一声,说道:“陷害你?季九,你真是太高估自己了。你以为你是谁?值得我费尽心思去陷害你?你的梦话,是有人亲耳听到的。你还想抵赖吗?”

    季九无言以对,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阿荣已经掌握了他的梦话,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他感到一阵深深的绝望和无力感,仿佛自己已经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阿荣看着季九绝望的样子,心中一阵快意。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将季九逼到了绝境。

    他俯身凑近铁栏,低声说道:“签字画押吧,季九。这是你唯一的出路。否则,你的下场只会更惨。”

    季九在昏暗的地牢中,手持颤抖的笔,在供词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手指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签完字后,他抬起头,对着阿荣说道:“能让我见见官家吗?我有话对他说,是关于金人的情报。”

    阿荣看着季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没想到季九在签字之后还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沉吟片刻,收起供词,说道:“你等着罢,我这就入宫面圣。”

    季九听到阿荣的回答,心中松了一口气。

    如果能够见到官家,或许还能挽回一些局面。他默默地站在原地,等待着阿荣的归来。

    阿荣转身离开地牢,步伐匆匆。他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必须尽快向官家汇报。他穿过曲折的回廊,穿过重重宫门,终于来到了皇帝的寝宫。

    他跪在皇帝面前,将季九的供词呈上,并将季九的请求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官家。

    刘备听完后,沉默片刻,然后说道:“让他来吧,朕想听听他有什么话要说。”

    阿荣押着季九,两人朝着勤政殿缓缓走去。

    季九低垂着头,步履沉重,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刘备的审问,而自己的命运也将在此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刘备正坐在勤政殿的椅子上,手中拿着季九的供词,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一字一句地读着供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如果这份供词所言属实,那么这个季九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竟然敢背叛国家,为金人效力。

    不一会儿,阿荣和季九被带到了勤政殿前。

    季九一看见刘备,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连连磕头请罪。

    颤抖着说道:“陛下,季九知错了。我之所以成为金人的探子,是因为他们劫持了我的妹妹,以她的性命为要挟,强迫我加入他们的情报工作之中。我胆子小,不敢违抗他们的命令,只得为他们提供消息。请陛下明察秋毫,饶我一命吧!”

    刘备听着季九的供述,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

    没想到,这个季九竟然是因为家人被劫持而被迫成为金人的探子。这让他对季九的愤怒稍微减轻了一些。

    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对季九说道:“你既然已经认罪,那就该接受应有的惩罚!”

    他沉声说道:“季九,你虽然是被迫为金人效力,但你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背叛朝廷的重罪。朕念在你情有可原的份上,可以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要如实交代你所知道的一切金人的情报,为江山尽一份力。如果你能立功赎罪,朕或许会考虑从轻发落。”

    季九磕磕巴巴地开始交代自己泄露的情报。

    话语中充满了颤抖和惶恐,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提到了吴氏怀孕的情报,也提到了官家要册封月清的情报。这些情报都他被迫泄露给金人的。

    刘备听着季九的交代,脸色越来越阴沉。

    当听到吴氏怀孕的情报时,他的怒火蹭蹭冒出,仿佛要将整个宫殿点燃。他猛地站起来,指着季九的鼻子骂道:“你真是,应该凌迟处死!”

    阿荣在一旁说道:“别的情报还好,无关紧要,只是这吴氏怀孕的事情,怎么能让金人知晓?若是有人暗杀吴氏,或者对吴氏做出手脚,导致腹中的孩子有了意外,这该怎么办?”

    刘备看着阿荣,正欲开口,他的目光却无意间转向了勤政殿的门口。

    原本应该守卫在此的禁军甲士竟然一个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十几个黑衣人。

    这些黑衣人身影矫健,面容冷峻,一身黑衣在月光下显得异常神秘而肃杀。

    刘备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安。

    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警惕和疑惑。

    这些黑衣人是谁?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有什么阴谋?

    阿荣也察觉到了异常,他顺着刘备的目光看去,脸色顿时一变。

    迅速拔出腰间的佩刀,警惕地注视着那些黑衣人。

    季九跪在地上,原本颤抖的身躯突然变得异常僵硬,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

    高声呼喊:“奴婢请官家赴死!”声音尖锐而凄厉,回荡在空旷的宫殿之中。

    话音刚落,季九的身体如同被弹簧弹起,迅速地从衣袖中抽出一把短匕,寒光闪闪,锋利无比。他紧握匕首,朝着刘备的胸膛猛地刺去。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刘备身边的太监们反应过来后立刻大声惊呼,试图阻挡季九的攻击。

    然而,季九的动作异常迅捷,他似乎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不顾一切地冲向刘备。

    刘备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惊得目瞪口呆,他本能地向后退去,但季九已经逼近了他的身前。

    刘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季九手中的短匕朝着自己的胸膛刺来。

    然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突然闪现在刘备的身前,正是阿荣。奋力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与季九的短匕相撞,发出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阿荣拼尽全力,终于将季九的攻击挡了下来,为刘备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勤政殿前的寂静。

    一队身着铠甲的禁军甲士从远处匆匆赶来,很快便将勤政殿团团围住。

    这些甲士手持长矛和盾牌,面色严峻,显然是得到了紧急召唤,前来护驾的。

    在甲士们的簇拥下,一位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将领大步走来。

    高声急呼:“奉天军前来救驾!”

    辛弃疾迅速扫视了一眼四周的情况,目光落在那些神秘的黑衣人身上。

    他挥了挥手,奉天军中立刻有几位身手敏捷的弓箭手站了出来,他们手持长弓,蓄势待发。

    辛弃疾指着殿中的黑衣人和季九,声音冷冽地说道:“放箭!”

    随着他一声令下,弓箭手们立刻张弓搭箭,瞄准了目标。

    嗖嗖嗖,数支利箭破空而出,带着凌厉的风声直射向那些黑衣人和季九。

    黑衣人显然没料到会有这一出,虽说身手敏捷,但在密集的箭雨下也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季九更是惊恐地尖叫起来,试图躲避,但已经来不及了。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黑衣人纷纷中箭倒地,发出沉闷的倒地声。

    季九也身中数箭,痛苦地倒在地上,眼中满是绝望和不甘。

    刘备见危机已经解除,示意辛弃疾安排人手,将半死不活的黑衣人一同拖入皇城司的地牢之中。

    “官家恕罪,臣救驾来迟。”

    辛弃疾单膝跪地,沉声说道。

    刘备心中有些疑惑,问道:“你们是怎么是知道今夜会有意外的?”

    辛弃疾挠挠头,说道:“阿荣队正让我来的。”

    刘备看了阿荣一眼,不再言语。

    阿荣快速而熟练地处理了身上的伤,撕下一块干净的布条,紧紧包扎住流血的伤口。

    处理好伤口后,阿荣抬起头,正对上刘备担忧而复杂的目光。

    开口说道:“此事,确实是个意外。明日原本计划是为了配合官家演戏,让辛弃疾提前带兵来此地做好埋伏,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却不曾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竟然真的遇到了这种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