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霸道新娘和她的小娇夫 » 第七十三章:真正的小别离

第七十三章:真正的小别离

    确实,我也觉得江温柔说的有道理,

    李长安是配不上曹长霞的,如果配得上,就不会辜负九年的光阴!

    然而,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终究是童话,回归现实来讲,两个人,都无过错,只是情深缘浅罢了……

    你相信缘分,它就会存在。

    你若是不信缘分,那它就毫无存在的意义!

    我知道,这个时候正是班长最脆弱的时候,必须迎合班长,

    “是啊,班长,江姐姐说的没错,是李长安配不上你!”

    “我倒是觉得,咱们仨可以替你报仇,今晚把李长安给灌醉,你觉得怎么样?”

    江温柔倒也觉得这计划不错,于是点头附和,

    好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喝酒了吧?

    若是能把李长安喝醉,我们也算是替班长,“报仇雪恨了”……

    班长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我只不过是有感而发,你凑啥热闹,不怕事情惹大啊?囔囔?”

    “还有你,江队,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啊?!”

    虽然班长嘴皮子上是怪罪的意思,但是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

    “其实,我就是想他陪我,再好好吃顿饭。”

    听到班长的话,我有些不大理解,

    反倒是江温柔,一脸认真的说道,

    “朱囔囔,可能你不知道,其实吃饭,也是能看出来一个女人是否幸福的。”

    “曹队在这之前,李长安都会耐下性子陪她一起吃饭,不论是白天,中午,还是晚上,甚至深更半夜,我都会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出现在楼下……”

    虽然听上去有点吓人,可是一想到,这是班长过去发生的真实事儿,也就认真听了起来,

    “囔囔,温柔,其实我挺幸福的,虽然现在,我没那么快乐……”

    有人说:

    “女人最终的幸福,不会是轰轰烈烈的漫天烟花,而是隐入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息。”

    诚以为然。

    生活中最温暖的画面,爱情最美好的模样,莫过于厨房餐桌旁,烹煮饭菜间。

    因为这些方寸之间的点滴细节,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状态和情感。

    比如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从做饭、吃饭就可以看出来。

    都说,成年人的爱情,不再只是你侬我侬的浪漫,而是流淌在柴米油盐、一蔬一饭中的关心。

    日常生活中,倘若总是女人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碗,一个人在灶台边忙碌,一个人围着碗碟捣腾,无人问津,没人心疼,那么这个女人无疑是过的不好的。

    《小舍得》中的蔡菊英,嫁给南建龙十几年,名义上是他妻子,但在南建龙眼里却一直把她当作保姆。

    逢年过节一大家子吃饭,都是蔡菊英独自张罗,忙忙碌碌做好一大桌菜,还要准备水果零食,而南建龙自始至终不搭手,反而还指手画脚。

    因为不被丈夫深爱,她一直过得小心翼翼,很少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总是苦着一张脸。

    越卑微,越容易受伤,越讨好,越不被珍惜,厨房方寸间,烟火氤氲中,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作为女人想要的并不多,不过是操劳时,有人能够接过锅铲,系好围裙,走入厨房,掌勺颠锅,做好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治愈她满身疲惫。

    正如梁实秋所说:

    “食一碗烟火,偷半日浮闲,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从中寻回对生活的热情。”

    张小娴有说:

    “找一个爱的人,就是找那个余生也会陪你吃饭的人,爱情怎么离得开填饱肚子?又怎么脱离得了口腹肠胃?”

    吃饭有人陪,两个人才能过得有滋有味,若常期一个人吃饭,只会觉得寡然无味,日子越过越冷清。

    就像《听说你也喜欢我》中,最初阮流筝一厢情愿地爱着宁至谦,他娶了她,她满心欢喜,他却淡漠疏远。

    流筝为她洗手作羹汤,他推说工作忙,宁愿吃食堂也不愿陪她,甚至把她送的便当偷偷倒掉。

    流筝等他回家吃饭,他宁愿坐在车里发呆,也没想和她共进晚餐。

    宁至谦的冷漠和不在乎深深伤害了流筝,最终她决然地提出离婚,远走他乡。

    能不能吃到一起,往往决定了感情能走多远。

    正所谓两个人在一起吃的是饭,暖的却是情。

    一个愿意陪你吃饭的人,早中晚都可以;一个盼着见你的人,风晴雨雪都能来。

    而一个心里没你的人,借口就是没空;一个不在乎你的人,陪伴也是孤独。

    吃饭见人心,餐桌显人性,漫长的岁月里,愿有一人陪你慢慢吃,早晨的一碗粥,中午的一顿饭,晚上的一碗汤,朝朝暮暮,日日年年。

    人生的诗和远方,不在别处,就藏在家中为你准备的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灯里。

    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杨绛陪钱钟书到英国读书时,很不适应又乡愁迭起,为了抚慰妻子的心绪,平日里笨手笨脚的钱钟书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

    睡眼惺忪的杨绛被他唤醒,看他支起一张小桌,端来美味的早餐,陪她坐在床上肆意享用。

    杨绛说:“这是我吃过最幸福的早饭。”

    简单的一顿饭,足可见他们对彼此的疼惜。

    热闹而温馨的香气扑鼻里,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亦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一种抵达心灵深处的慰藉。

    两个人的生活,就是要活色生香,一间厨房,一个炉灶,做饭有人帮,吃饭有人陪,才能长情相守、不离不散。

    《爱情是从告白开始》里说:“所谓真情挚爱,就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明白原来一个人吃饭没有两个人吃饭开心。”

    彼此暗自的关心,默契的吃喝,是倾注爱意的欢愉,脉脉在有生之年。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

    余生不长,愿有一人,陪你慢煮风花,细炖岁月,吃得心满意足,过得岁月静好!

    “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了昨天。“

    我依旧记得,在进入军营的前一年的时光里,那是我碰到的,最无奈的事情……

    我从来没想过,当初跟她约好的下次见,会以我参加她葬礼的形式上演。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我的好朋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得知这个消息,我有点恍惚。

    前段时间,她开始咳嗽、发烧、全身酸痛,后来,她在微信上跟我说感觉好得差不多了,我们约定等她痊愈了一起吃顿火锅,可病情说恶化就恶化,她没有被抢救过来。

    我忘了是从哪一天开始,她再也没有回复我的消息,两天后,我打通了她的电话,接电话的人是她的妈妈,电话那头传来了不幸的消息。

    参加葬礼的那天,我听到很多惋惜的声音:16岁多好的年纪啊、年纪轻轻说走就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真的不容易……

    她的妈妈低着头站在一旁,我听到断断续续的抽泣声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不知道要怎么安慰阿姨,因为我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

    我和她认识了十二年,在我心中她一直是小太阳般的存在,她陪我度过了很多艰难的时刻,我知道她所有的心事。我是真的相信她会痊愈,然后我们一起吃热气腾腾的火锅。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我从未准备跟她说再见,可我们却再也无法相见了。

    不是所有伤痛都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有些悲伤只是被我们保存在记忆深处了,一种熟悉的味道、一张小小的字条、一杯普通的白茶就能将过往的记忆勾起。

    对大多数人而言,自打有记忆起,“死亡”就成为了一个不能提的话题,仿佛只要绝口不提,就不需要面临生离死别,在真正经历至亲逝世、好友离世后,才慢慢明白那只是自欺欺人。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里哽咽讲述好友离世的故事,好友将人生当成一场party,她不希望在场的人因为她的离世而放下酒杯,她要求将葬礼扮成开心的告别式。

    那场告别式带给了蔡康永一些思索,他说,死神可以剥夺生命,却不能剥夺尊严和温暖,我们应该学会练习告别,而不是一直留对方,因为留不住。

    死亡是不讲道理的,它不会跟我们商量时间和地点,朋友、亲人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任何预兆,可能某一次的挥手道别就成了两人的最后一面。

    我们无法避免死亡,但如果从现在开始慢慢练习告别,或许下次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就不再那么无力了吧。

    听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呼吸停止,这是生物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下葬,这是社会意义上的死亡;第三次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记得你,这才是你永远的离去。

    我会认真记住每一个我爱的人,我会认真感谢每一场遇见,我会认真完成每一场告别,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生活,带着离去的人的那一份。

    不圆满的故事太多,我们要学会相遇和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