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寻真择甲 » 第110章:决心

第110章:决心

    这几日,李旭安顿了黑丫的遗体,以火化的形式送了黑丫姑姑最后一程。李旭经过这几日也冷静了许多,尤其在墓前最后一拜后便坐在地上,靠在墓碑旁。

    李旭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此刻他也可以好好理一下这前前后后具体联系的思路。

    从最开始得到的消息是虎啸军派了二十人来刺杀父亲,怎得混入了济州王黄严的家仆杀手。最神奇的是这十八名尸体在王府内围墙边,到现在王府侍卫也还在处理。

    不过这二十人,死了十八人,只有两人活下在执行任务。有一点很清楚了,说明这二人一早就混入虎啸军中,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怂恿并参与了大皇子下密令刺杀父亲的行动中。

    只是二人有济州黄严的密令,中途杀了这十八人,假借这虎啸军之势来完成他们真正的目标。若不是黑丫姑姑在死前拽住了这唯一的证据,黄严这招借刀杀人之计就成了,一切血仇就都算在大皇子头上了。

    黑丫姑姑说过母亲给自己留了三样东西,可是第三样东西是需要第二样东西才能找到的。而第二样东西却只给了天下第二名剑晋风剑。

    那日引开自己的黑衣人也看见晋风剑了,劳师动众的看到了神剑,可他的行为却不像为了此剑。那简单点,他们的目的也许是有几个,暂时分析出的可能,他们至少有一个目的是为了第一样东西,那本叫《内玄真经》的天书。

    曾经昆仑山的几位师父也问过自己这本书,当时连他们都没告诉。这些什么王爷那个藩王的,谍报网太强大了,也许这十年早在昆仑山就探过自己的底了。所以这次回益州城,他们就断定黑丫姑姑会将此天书传给自己了。因此才导致了这次夜袭……只是其中牵扯多方势力,他们倒先内斗了起来。

    提出了证明黄严和母亲之间也有过一些什么,不然他怎会冒这么大险来抢这本经书?而且这么多年不找黑丫姑姑偷抢此时才来……也许是姑姑早就给了自己,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嘛;也许真的是母亲意思,确实提前早给自己,不然这么多年自己真气也不会进步神速,学五行术法和五行高阶术法才这么得心应手。

    有朝一日,有懂行又信得过的人,还要好好请教请教呢。

    这日,侍卫来报,说王爷有信息传给自己。李旭接过来一看,父亲提到,黄严带了几十名护卫从济州出发往京州出发了。大皇子殿下虎啸军出了这么大事,已请旨回京,一旦陛下同意,不日他也会班师回朝。

    大皇子殿下在背地里已经与太子殿下撕破脸,暗斗了数年。总体来说,太子殿下占尽优势。此番若陛下恩准,大皇子殿下回了朝,到时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局面。

    家里黑丫的事他也表示难过,他会找出背后凶手为她报仇。至于李旭,李王爷没有做太多指示,一切依照他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如果有想做什么事,就尽管去做,天塌下来,有父亲扛着。

    不过李旭也是有血性的人,在这个世界毕竟也生活了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这里也逐渐熟悉,对某些事某些人慢慢也有了感情和羁绊。

    不管亲人也好,朋友也罢,李旭想为他们做些事。自己的事当然永远不会放弃,只不过自己的事也还遥遥无期。既然眼前有事,那就先把眼前的事做了。

    俗话说血债血偿,黄严!此仇不共戴天!李旭下定决心,自己谁也没告诉,只让账房先生取出些许的银两,他自己简单收拾了一些衣物,裹成一坨包袱,拴在与自己一起征战马儿屁股上的鞍上。

    晋风剑太招摇过市了,于是他用破旧布料裹了起来。为避免应对意外,他把三皇子送的那把黄白色的李木剑也包在其中。若是迫不得已解开此布,先露出的是这把木剑,也不至于晋风剑亮世,又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一身黑衣,这还是黑丫姑姑为自己准备的衣服……一切准备就绪,他骑上骏马,来到城郊黑丫姑姑墓前。

    此时他把自己带的葫芦拿出,把葫芦口揭开,将里面的酒撒了一大半在姑姑墓前。

    “姑姑,您放心……您的仇我一定替您报……母亲的事您也请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说着,又把剩下的一小半的酒撒在姑姑的墓碑上。

    李旭踩上马鞍,一脚跨过马背,骑着骏马以不是很着急的速度前进,马儿一路小跑朝着东方向甩着步子。

    …………

    还是那间没点一盏灯的空旷的屋内,一人坐在殿内的榻上一动不动。此人面前一张小桌,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和一只茶杯,杯子里只装了半杯茶并冒着热气。

    一人站在屋子外面,轻轻敲了敲门。此人点点头,在大门背后黑暗中走出一人,他将门打开。由于是早上,太阳从东面升起,此物大门却是向西而设,再加上屋内虽大却昏暗。所以这人把外面跪着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那人见大门打开,立刻弓着身子进来,又跪到这人面前十步远的距离。

    “太子殿下,益州李旭已经出门了……还有不到十日便可到天门关。”

    太子邪笑道,“他可真一点都不赶时间啊?”

    “回殿下,他骑速不快。您看有必要……”说着,他跪在地上,做了一个用手抹脖子的动作。

    太子道,“现在多少人看着,有其他人对他也很感兴趣。再说我也很感兴趣,若是能拉拢,倒也不错。”

    “殿下,那接下来咱们……?”

    “你飞书一封,看刘王爷感兴趣不。咱们先静观其变。”

    “是……”

    此人退了出去。

    太子走出他那不爱掌灯的房子,来到门口,傻傻地望着眼前雄伟的建筑。他回头看了看自己头上那块大牌扁,上面赫赫写着“东宫”二字。

    回头说道,“虽然父皇还未准肯,迟早皇兄也是要回来的,你去准备准备吧。”

    开门的那人走出来,低声道,“是……”

    太子又叹上一口气,“你是不该来京州啊,宫里要起大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