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寻真择甲 » 第65章:选择

第65章:选择

    李旭拿着这个木盒,随便找了厅内侧面一张座椅,坐下后立刻打开木盒里面有六张写满字的纸。李旭拿起一一查看。

    分别是五张个人信息和一张选择信函。五个人的信息分别是成道永、付小、白杨、周新梅、周拜菊,他立刻查看起来。

    成道永,是益州与怀州之间,益州地界,成家村的一个孤儿。成家村是倒仙联合军的辎重补给地,九峰山战役时曾被其他地方势力军偷袭过。原本富饶且粮食充足之地沦为焦炭,成道永的爷爷奶奶也曾无辜枉死,剩下他父亲。成父后来取了村上女子,生下成道永,却在他未满周岁之际,村里那年发生蝗灾。

    饥不果腹的日子,迫使成父与同村青壮年们上山打猎,不慎被猛兽咬死,从此只剩孤儿寡母生活。又在成道永三岁时,母亲终是积劳成疾,病死家中。从此成道永便成了孤儿,吃着百家饭长大。

    每每遇到邻居家当兵的孩子捎回来的钱财食物,成道永便一心想当兵。直到村里一村民儿子战斗受伤,退役回家与成道永说起当兵的事,成道永更加确定了参军的决定。并从退役老兵处了解到要去昆仑山深造学习方可在军中任职,于是变卖了家中祖屋,以八岁之躯只身前往昆仑山学艺。

    付小,和李旭、成道永同一期,比李旭成道永长两岁。来自北方青州武术世家付家。这家人居然和飞将军胥思敏有不浅的关系,飞将军胥思敏是二皇子在军中唯一的势力。可付小却会青州王家二十三路“红日刀法”,这套刀法向来王家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经过调查,付小的母亲是王氏,付小是青州王国磊的亲侄子。这一消息,让李旭是惊讶许多,不过能凭信函直接进入昆仑山,料想也有不菲的关系。只是没想到他竟是青州王的侄子。

    白杨,更是一个奇男子。对于他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只知道他是巫马氏推荐而来的,巫马氏是倒仙朝最大的战马饲养家族,可以说整个倒仙王朝有七成的战马都是他们家提供。其余就没有任何白杨的相关记载,连父母是谁,何许人氏也不曾查证。

    周新梅嘛,也简单,就是倒仙皇室周家的平荣公主,排行老四。自幼争强好胜,刁钻任性。被皇家以政治婚姻联盟作为筹码,赐婚于益州王李义君五子李旭。知晓李旭行踪后,愤愤不平直接逃离皇属学院,直奔昆仑山学艺。以求上山修行,证明自己,强压李旭并让他解除婚约。

    三皇子周拜菊,文有国士无双张正林,武有郑月,预将培养下一代帝王。却不想两位师父在二皇子发动的太子门夺宫事件中一个惨死,一个失踪。大皇子更是被下放军中,与青州王家一同留守北部边陲。

    真正让李旭诧异的是最后的这封抉择函。

    里面提出了几个方向的抉择。第一,是与二皇子结盟,成为太子一党,趁机除掉三皇子。益州军战力非凡,二皇子正是缺军方这边的资源,太子一定会器重我们李家。只是二皇子城府极深,一旦太子登基,若要除掉我们李家,要想尽一切办法保存自己。

    二是听从三皇子建议,全力扶持大皇子,与太子殿下再一较长短。大皇子有军队作为支撑,北部王家又与大皇子一同抵御边关,军部除了朝廷和西部李家,就属北部王家。若支持大皇子,几乎就等同大皇子掌握了全国超过七八成的军队,进可与太子殿下周旋,我李家助大皇子后可文可武,亦能在新朝上站稳脚跟。退则可兵变夺权,胜算颇大。

    亦或者是有第三条路,这条路是以李旭母亲为主。皇子毕竟是皇子,再差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除了我们李家自己的暗哨,亦可通过皇子势力旗下来查询郑月王妃的情报。至于怎么利用三皇子,去和大皇子搭桥还是和太子殿下组建关系,那就是李旭自己的事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产出了两个备选皇子的四种选择方式。李旭又不是傻子,明面上这封信函是通过三皇子,来构建大皇子或太子殿下二选一的契机,可实则上是四种抉择方式。

    大皇子和太子殿下各两种,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今后的战略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三皇子殿下会成为四种选择其中两种的牺牲品。

    如果是从母亲的角度,选择难度会增大。不过,这是李旭想要的吗?李旭看完十分纠结,就一定要选吗?或者说没有其他的一条很适合的路走吗?

    要想回去,就必须找到母亲郑月。现在推测,母亲十有八九只是失踪,去世只是父亲李义君遮盖实情的手段。父亲的举动却得到全部人的默认,这说明母亲当年的事可能涉及较大。

    母亲当年究竟是遇到什么事了,这是个关键。既然是大事,自然知道的人不在多数。可以初步锁定为,上了年纪的人,权利势力较大之人。

    所有接触过母亲的人,可分为几大类。要么是知道当年实情故意不告诉的,这其中要么有什么阴谋要么就是有什么苦衷或受到什么威胁。

    第三种,他是真不知道此事,但又害怕当年之事的势力波及到自己。所以如今也过得战战兢兢,不起任何作用之人。

    最后一种乃是不知道当年之事,但愿意帮助自己来揭开这件事的人。

    首先面对了解郑月的人应该以这四个标准来划分,再寻求每种情况下当事人的最高价值,极限压榨他们的每一丝可用之处。

    之前像个无头苍蝇乱窜,如今李旭看完这个抉择函终于心里有了一丝眉目。至少有了一个框架在心中,就像作画一般,一张空白纸上,总是要先做一个框架,才能完美做出一幅像样的作品。

    这里的李义君自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他刚才临走对自己说的,可留几日再回昆仑山。这留几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