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寻真择甲 » 第61章:朝局

第61章:朝局

    听到母亲,李旭一下怔在了原地。

    菊三道,“众所周知你母亲与我老师交好,在你母亲出事的那一年,也就是我老师被刺那一年,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联系。”

    李旭停下脚步,惊道,“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菊三苦笑道,“我若知今日也不会来找你了。”

    李旭这才明白,原来告知了自己这些信息,就对自己交了投名状,然后想寻求自己的帮助。可他的目的是什么?皇子之间能有什么事,夺取皇位?

    不过对皇室宗亲这一类的文献李旭压根就不感兴趣,所以在“文之殿”也只是简单看了看。更何况这里的记载也没有那么详细,更没有客观评价谁对谁错的文字。

    菊三说道,“如今朝廷看似繁华,实则已走向贪腐之路。一个朝代一旦贪腐之风盛行,离破亡也就不远了。最终遭殃的只有黎民百姓。也是这一点,你母亲与我老师关系走得很近。”

    菊三见李旭没说话只是在思考,继续说道,“老师为国事操碎了心,推行国策来完善皇室弟子腐败之风。呵呵……涉猎到了一些人利益与权贵,老师自然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你母亲当时和老师极力推崇此国策,却不想都没落得好下场。”

    李旭问道,“你老师是?”

    菊三尴尬笑道,“曾经天下三榜的凤榜之首张林正。不过上届开始,由他弟弟凤榜第二的张林兮获得第一位……”

    “这两兄弟这么厉害?”虽然有在“文之殿”看到过历届三榜的人物名单,不过对这些人却十分不了解。

    “国士无双张林正,无双国士张林兮。这两兄弟乃当今时代最善谋略之人,如今只剩下张林兮。恩师张林正不必说,入驻皇属学院教导皇室子弟。自九峰山战役后,无双国士张林兮一直在益州王麾下任军师,不然你以为益州军为何会有如此战力?不过自恩师逝世、郑月王妃出事张林兮销声匿迹已有十数年。更有传闻他已去世……”

    李家还有这段渊源,这是李旭所不知的。“文之殿”也没太刻意描写具体内容,可能受朝廷和李义君势力的影响,当代著名人物都不曾有过多介绍和评论。

    李旭已大概听了七七八八,他说道,“菊三师兄,您找我想合作,具体是做什么?我也需判断是否与你一起。如果是要为你争夺皇位,这事我可不参与,太麻烦了。”

    菊三笑道,“那是,我对皇位虽有意,但也没那么高。我也想像世俗子弟一般自由自在享受世间一切。只是我有我的意愿,你有你的目的。相信你我二人想法会有相同轨迹,所以需要你来协助。”

    李旭又回到席位上,坐下以示自己态度。低声道,“既然菊三师兄话到如此,不如开诚布公。”

    菊三道,“那是自然。毕竟我也是皇子,虽在这昆仑山,但我也有自己的情报网。我找你,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试探一下李师弟,看你是否真像传闻一样。”

    李旭斜嘴一笑,“呵,若是我愚蠢至极、实力不济,菊三师兄也不会请我在这喝茶了吧。”

    菊三道,“李师弟莫急。既然是找你合作,我就先讲一讲我的条件和意愿。”

    “愿闻其详。”

    “我既拜师张林正,自得恩师真传。纵使才艺不精,也要匡扶老师遗愿……哎,说来惭愧。我一心想以自由之躯过完此生,无奈身负重任。我只想让倒仙皇室屹立不倒,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众人都能以自由之躯生活下去……恩师与李师弟你母亲的愿景,希望恩扫当世。所以那至尊之位是谁真无所谓,只要能施展得当,我必赴汤蹈火。”

    李旭道,“愿景是不错,但这难度太大。”

    菊三道,“皇长兄亦有此举,我愿追寻皇长兄。不过,皇长兄心性刚正不阿,不喜恶交虚无庸贪之辈。如此往复,必折损自己势力实力。”

    李旭却问道,“为何太子殿下就不能支持?”

    菊三道,“我二哥善于心智,这些年为巩固自己优势,已做下许多有违天理之事。琼州王刘州刘王爷,身处琼州一带,可谓是我朝最富饶的地方。经过十来年的经营,刘王爷税收种类繁多税收金额偏高,当地百姓民不聊生。近些年才发现他已和我二哥走得太近,钱财大部分进了二哥的袋子。朝廷六部的户部超过一半来自琼州,如今琼州连年减产,才知背后是二哥搞鬼。”

    李旭道,“有证据吗?朝廷自己不查办吗?”

    菊三尴尬笑道,“若查办之人也是我二哥的人呢?”

    “所以你想让我助你大哥?”

    菊三道,“皇长兄虽不是最佳人选,就目前形势来讲,也是最合适的人。”

    李旭道,“若是你大哥败了,又如何是好?再说,就算你二哥接手天下,也不见得就是昏君吧?”

    这倒是把菊三说得没理了。

    李旭又问道,“这个我又有何干系?你说与我母亲有关,这也仅仅只是我母亲与你老师的想法一致。还谈不上要为你大哥卖命,要和你合作的程度吧?”

    良久,菊三才说道,“如果你母亲没有死呢?”

    李旭大惊,“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母亲在益州军威望甚高,又是李王爷一生挚爱。如果王妃真的遇事去世,王爷怎可不报杀妻之仇,益州军必反。可这么多年,李王爷也只在暗中探访,就连发丧报也是极其低调的,丧殡也未见令堂大人遗体。这不免产生怀疑。”

    他说得也对,既然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都能有如此判断,想必朝堂之上人人心里也都有杆秤衡量此事。不过大家却都能接受父亲这虚假的行为,可见当时事情闹得一定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台阶下,倒仙皇朝一定会闹翻天的。因此,大家也都是默认接受了父亲的这一发报。

    如此说来,母亲尚在人间的可能性更大了。不过她究竟是为何失踪的,是怎么失踪的,现在又在哪,在做什么。这更让李旭产生了好奇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