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寻真择甲 » 第37章:文试

第37章:文试

    李旭静下心来,开始分析这场文试。首先是这堆考试器具,虽然小桌,笔墨纸砚都齐全,唯独这纸张,为何只有一张?

    在自己世界里考试也是可以带草稿纸的,难道是因为这一张纸就足够了?的确,从这道题的答案上来讲,只需不到半刻钟便能完成,那为何要给到半个时辰?而且这么简单的题基本都会写,这些师兄弟之间的位子相隔未免也太远了吧?再加上这个坐姿、小桌的高度,纵使视力再好也很难剽窃其他同伴的答卷。这么做的意义在哪呢?

    难道是害怕抄袭其他人的答案?这么说,答案会有其他的?

    再者,除了时间,第一个规则是“所有参与大会的弟子中先答出来并答对的被判定为不合格”。如果先举手示意答完,答对,则会被判定为不合格。全部三百八十名应试者,只有四十八名,也就是说要淘汰三百三十二名。三百八十名里面肯定有先答完后答完的,先答完的,会判失格,岂不是所有人都在拖,等最后再作答?破解方法之一:只要先把答案写好,在最后时刻举手示意那不就完了?

    可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假如剩到最后二百人,名额只有四十八,那另外一百多名失格的人怎么淘汰?每一份答案都需要各位师父亲自审阅,那是只审阅前四十八后面就算都淘汰?还是全部举手后审阅完成,只留最后举手四十八位考生?这规则还是出得有漏洞,或者说还是信息给的不足,不敢胡乱猜测。

    第二条规则“不答或是乱答的也会判不合格”。根据第一条,只要前面的先答并答对便会淘汰,那不答也就是白卷也会通过。可这么简单的题,谁都会做。用之前猜想的思维,提前做好只等着最后一刻举手示意不就完了,那不答则被判失格,岂不是就没意义?

    乱答也会被判不合格,结合这一句,也就是说试卷上必须写答案……乱答,为什么不用“答错”这两个字?乱答?乱答和答错是不一样的意思吗?答错这两个字不是显得更正规更合适一些吗?

    难道说可以答其他的答案?

    这时,一只小鸟从下面飞了上来,械师父从小鸟腿上取下一纸条,他看了眼,站起来大声道,“‘文之殿’淘汰一名应试弟子,还剩三百七十九名。”

    说完又坐下,全场应试鸦雀无声,械师父大声喊完,就连最后一排的李旭也是听得清清楚楚。

    不过,李旭奇到,为何下方应试者失格要公布,这样名额会更清楚吧。这么说这里有不合格者也会传递到下面吧?真要考试,人数数据如果保密起来,不是更会增加考生们的心理压力吗?难道这个“负担”也是考试的一种提示?

    也对,每一重考试人数不一样,如果没有这项数据的公布,对人数少的考场的应试者也是不公平的。

    第三条规则“交头接耳者、发出声响者、使用真气者、抄袭作弊者、为其他同门弟子传递信息答案者、皆判定为不合格”。通过同伴之间相隔间隙能去充分证明这一点,刚才也分析了,怕抄写其他同伴的答案,所以再一次证明可能真正的答案没那么容易。

    最后一条规则,“举右手是作答完毕提交各重殿师父审阅,举左手是放弃这次文试”。感觉这一条有些多余呢,难道举哪只手还有什么讲究吗?居然是规则,或是明面提示或是暗示,因为这条规则本可以放第一位,可是排在了最后,应该是对前面的规则做补充。那这是一条暗示前面规则的规则,是一条暗示规则。

    一切的规则都是建立在题目上,用倒叙的手法,了解完规则后带着规则再来看题目。若是不解,再复阅一次规则便能找到苗头。

    考试题目是:“运用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的原理来解读八卦的相生关系”。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

    木生火,木多火熄,火多木竭。

    火生土,火多土焦、土多火尽。

    土生金,土多金埋、金多土废。

    金生水,金多水浊、水多金沉。

    水生木,水多木漂、木多水枯。

    五行相克:

    木克土,木多土薄,土坚木折。

    火克金,火多金熔,金多热退。

    金克木,金多木死,木众金缺。

    土克水,土多水涸,水盛土溃。

    水克火,水多火灭,火焰水蒸。

    题目是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方式来解答相生的关系……等一下,这道题出得不是有问题么?前后矛盾了……

    李旭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是这个意思?不会吧,就这么简单?不过这里面设计了一个很大的陷阱。这群大部分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能发现这个陷阱吗?会不会聪明的、悟性高的已经察觉到这道题的问题了?

    李旭十分确定,所有的规则其实都是为了题目而设定,这就像数学代入法和语文排除法一样。把所有规则出现的可能列举出来,再根据题目,排除每条规则多余的可能,再选择每条规则类似点,把这个点代入到题目里,这道题真正的答案就出来了。

    最终解析出来也就豁然开朗了。规则一,先答出来并答对的算失格,那也就是要么后答对,要么不答,要么答其他答案。

    规则二,不答或乱答的也会失格。结合规则一,那就是试卷必须作答,而且必须写相关问题的答案,不能乱涂乱画、做其他不相关问题文字。

    规则三,会有应试者找到真正答案,所以不许剽窃他人答案;再一次暗示说明表面答案不是真正答案。

    规则四,举手问题是对题目的暗示以及对前面规则的补充。

    题目的问题就在于,明明问的是五行相生,为何还要用五行相克的知识?如果用五行相克的知识,其实才刚好和后面所有规则对得上。李旭健笔如飞,立马在卷纸上书写心中所想的答案。

    此时,时间已过半,各重殿加起来,已经有四十多人淘汰。有的是答快了,受到规则一被淘汰,有几个是因为这测试压力太大自动放弃,还有的是剽窃他人答案被抓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