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寻真择甲 » 第23章:气之殿

第23章:气之殿

    李旭开始转战其他书屋,既来之则安之,不慌不忙。趁着这年轻躯体,记性最适合学习期,准备把“文之殿”所有书屋的书都看完。

    就这样,又是两年时间。李旭已把所有书全部看完,他来到大殿第二层,找到文菡师父。

    “文菡师父,我准备去第二重殿‘气之殿‘了,今日特来拜别。”

    文菡说道,“你怎么还在这?我算算……你好像在我’文之殿’呆了三年了吧?我还以为你早走了呢。”

    李旭回道,“走之前肯定要向师父您打声招呼呀。”

    “这倒也是啊……和你同期的,或比你后来的,都已经上去了,有几个甚至已到第三重殿了。”

    “嗯。”

    文菡见他也没有一点慌乱神色,心里甚是欣慰。再说这些弟子她平日里也在关注,很多弟子入得最深的都是气,很多不解的地方都会请教同伴、师兄师姐,甚至有的还会亲自来请教自己。唯独这个李旭,在气书屋只待了几日,而且全程没有咨询过任何其他人。这小子的自学能力挺强,悟性还蛮高。不知道是不是他学了师妹的《内玄真经》,和这个有关系。

    李旭来到铁索边,深深望向上面顶端……那里就是“气之殿”了。他转头笑眯眯看着文菡师父,笑道,“文菡师父,这三年承蒙您照顾了……”

    文菡笑道,“傻孩子,又不是不见面了……去吧……”

    李旭现在运转《内玄真经》已经如鱼得水,这三年来每日都不曾落下,日日都在练习。现在只要顺着经文舒展那口气,游走全身,那是相当自然,而且力气、反应、速度、身体强度等都要比平时状态下强得多。所以,他催动这股气,顺着铁索往上爬去。

    照理说,一个十一岁的少年,攀这不见云端的铁索那是谈何容易。一不留神,便会跌落万丈深渊万劫不复。不过有这《内玄真经》加持,李旭再也不是三年前那个唯唯诺诺八岁的小孩了。

    爬了许久,也不觉得很累,李旭向下看看,下面全是云朵,已经遮住了“文之殿”的视线。往上看去,似乎有一个黑点,看来就快到尽头了。于是又鼓足了气力,一口气冲刺攀爬了上去。

    随着锁链上面的黑点慢慢靠近慢慢变大,李旭竟很久没有这么震惊过了。这锁链上面牵着的,是一座悬浮的山。为什么会悬浮?这不是在科幻剧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吗?

    待李旭就着铁索爬到这座悬浮的大山正下方,周围全是藤蔓。李旭伸手抓住藤蔓,试了试强硬度,确定结实后,两手都抓住藤蔓。李旭又顺着藤蔓往上爬去。不一会儿,来到这座大山边缘,原来这也是一座削平了的大山。上面是一块平整的地,平底中间和“文之殿”一样一座三层楼大殿,建筑也是一模一样。第一层也有普通三层楼那么高,大殿中央牌匾也是一样书法写着“气之殿”。

    来到这,李旭觉得比较压抑,明显比“文之殿”要难受一些,不过只要调息自己的《内玄真经》,便可勉强抵御这股不协调的感觉。

    这大殿三层的顶端小平台上也是一根铁索直冲在上面的云端,只是这根铁索相比下面那根略微细一点点。大殿周围也是呈八卦布局,向外以蜘蛛网结构延伸的木屋。只不过这里的木屋没有门窗和墙体,都只是四根柱子加屋顶,看上去更像亭子。

    而且这些亭子里很多都盘坐了人,有的亭内坐了一人,有的坐了两三人,更多的也是空着。这些人盘坐亭内,闭目养神,不愧是“气之殿”,看来这一层的弟子们都是在练气集气。那这一层的功法,岂不是就是练气?

    这和自己平日里练的《内玄真经》是类似的东西吗?这里的师父感觉都挺自由挺开放的,李旭还蛮喜欢这种教学风格。想着文菡师父为人简单朴实,觉得昆仑山所有的师父应该都是这种教学风格,于是怀揣着轻松的心情往“气之殿”大殿走去。

    刚走进大殿,李旭又是震惊,又是激动。只见一位年近六旬的女妇,身着灰衣道袍,盘腿而坐,闭目养神。神奇的是,此女妇居然漂浮于空中,离地约有两尺高。

    李旭来到她的面前,也席地而坐,盘坐在她面前,小声问道,“请问是气崧萝师父吗?”

    气崧萝微微睁开眼,慢慢道,“你就是李旭?”

    李旭奇道,“气崧萝师父,您知道我?”

    气崧萝没有理她,继续道,“你居然在下面待了三年……下面有什么值得你待那么长时间?”

    李旭却说道,“请问气崧萝师父,这气为何物?怎么能修炼好,再上第三重殿呢?”

    气崧萝没有说话,面对李旭,她慢慢释放出一些压力。李旭忽然觉得压抑的感觉更浓了,这股压迫感越来越强烈地席卷着自己,仿佛一个千斤重的大石压着自己,使自己喘不过气。更糟糕的是,这石头的重量还仿佛越来越大,心脏要被这压迫感给逐渐压爆一样。

    李旭稳定好自己情绪,立刻闭目养神,身体开始运转《内玄真经》。每一口呼吸的微弱气攒到丹田,再有丹田运转,将全身七百二十个穴位每一处都游走一遍。

    李旭身体瞬间得到好转,但这还远远不够,气崧萝师父的压迫感还在持续,压抑还在增长中。所以李旭只能再次催动全身气,一次又一次游走每一处穴位,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真经。

    此时气崧萝缓缓说道,“人体穴位七百二十余个,有的人会少一两个,有的人会多一两个。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穴位不同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打通奇经八脉之人,便可随意掌握真气,也便是这‘气之殿’存在的意义……奇经八脉又以任脉督脉为准。只要任督二脉通了,也就能掌握真气了,这也是最初级的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