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鹿王 » 第二十章 武功

第二十章 武功

    陈诚在房内与嬴茗缠绵在一起。

    只有与她的温存才能使陈诚在这残酷的乱世寻找到一丝生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到这刻才明白当年与林悦在一起的时候,她讲述老子这段话的意思。

    无论如何艰辛,他也要用最残酷的手法,不择手段置齐王于死地,为可怜的颜小小清雪耻恨。

    两人相拥而卧。

    嬴茗戚然道:“我很害怕!”

    陈诚微笑道:“放心,燕王已经把我们的婚书送往秦国,自此你就是我陈诚的妻子!你不单单是秦国公主,也是大唐安国侯夫人。”

    嬴茗放下了点心事,说道:“你不是已经有了个夫人吗?”

    陈诚吻着她的小嘴柔声道:“你们都一样,待我寻回她!在我这里你们是平起平坐的。”

    这时敲门声响,一个轻盈的女声传来道:“主公,燕王殿下到。”

    嬴茗欣然坐了起来,喜孜孜道:“燕王来了,你还是快点去吧!”

    陈诚笑着走下床,嬴茗合上衣后,开始为陈诚穿戴,这是很早时候在秦国宫中老宫女教给她的,怎么样做一个妻子。

    陈诚心中此刻已经没有回到二十一世纪的想法,要知道现在这个地方让他牵挂的人和事太多,找到林悦后,如果她愿意留下来最好,如果她不愿意,陈诚会用一切办法送她回去,而自己肯定已经无法回去。

    步入前厅。

    李延正在饮茶。

    “义父!”陈诚抱拳行礼。

    “阿诚!”李延抬抬手说道:“坐下说话!”

    陈诚落座在他身旁,李延瞧着他一脸春风,顿时笑道:“那秦国公主可是将你伺候的很好!”

    陈诚越显尴尬:“义父,昨日还得多谢你及时赶到。”

    李延放下茶盏:“这个李宿,本王早晚除掉他!”

    “义父,今日你过来,可是有何要事?”陈诚说话直截了当,他明白在当权者面前,如果你只是他一般属下应当说话留上六七分,如今和李延如果留有余地反而不好。

    “今日战报!”李延拿出战报递给陈诚。

    陈诚摊开一看,眉头紧锁。

    秦国新军二十兵马向北驰援,此时秦国联军在北唐兵马已有百万。北唐此刻全部兵马加一起也不过六十万,现在七王都聚到燕京,各人都十分紧张。

    李延说道:“昨夜,小皇帝便急召本王与一班重臣商议对策。朝中一致判定,秦军再次出兵五十万,且以左庶长岳时序为统帅,说明秦国与我大唐之战,秦已经做好灭国之战的准备;现在判定秦军动向最大的可能,便是图谋先行做出争夺西北前沿,而后视我大唐能否有后备力量抗秦再做战和抉择。基于这一判定,本王提出觉得应该,增兵西北前沿,连结在一起,将我六十万大军集中起来,最好能将濮昌与南越军先击溃,秦的借口就是楚王和公主被我挟持,我们大可放了楚王,阿诚你尽快与茗公主大婚,最后我们派出使者逼秦媾和!”

    “衣服,你这个提议,陛下怎么说。”

    “小皇帝与众大臣,都没有异议。”

    李延继续说道:“我大唐部署将分两步走。一路派遣使臣到草原三部,尽可能联合他们对抗南秦;一路,我燕王军增兵十万大军,由你统领兼程赶赴西北前沿,在局部使我军对秦军保持优势兵力,使秦军退出。”

    陈诚面露愁容:“很难!”

    “很难?”

    陈诚点点头:“首先这个秦国新军,战力如何,义父可知晓?”

    李延摇摇头:“未知,只晓得是秦大将军季培宗全力打造。”

    陈诚说道:“我手中只有五千白鹿军,如果去对方关外那些游牧民尚可!如果是秦军新军怕是杯水车薪。”

    “本王也知道!虽然燕王军有二十万,可这二十万人也是良莠不齐。”李延道:“这秦国新军,在开战一年后才出来,必然有蹊跷。”

    “义父,我需要半年!”

    “半年?”

    陈诚点头:“半年,我至少能培养出五万白鹿军。”

    “可是,哪有半年时间给你?”李延瞪大眼睛看着陈诚。

    “现在另外几王态度如何?”

    “齐王与宋王都想去,要知道这是一个执掌兵权的好机会。”

    “不如让给他们,让他们为我争取半年的时间。”

    “可是,两王也说过,如果他们出兵,则需要我们借调兵马!”

    “给他!”

    李延不可置信的看着陈诚,要知道这个齐王李宿可是与他有仇。

    “给他们五万人马,算是够诚意了!”

    “五万?阿诚,你疯了吗?”

    陈诚道:“不给出诚意,别人怎么会卖命!”

    李延想了想,问道:“那是给齐王还是宋王?”

    “宋王!”

    “为何?”

    陈诚说道:“如果给齐王,这个说不过去!给宋王,反而顺理成章!”

    “我。。。。。。本王!!!!还得想想!”

    “这个宋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两日我也是听下面的人左右说了说!”陈诚问道。

    李延一听,便笑了起来:“阿诚,这个宋王是何人你都不知道,就让本王给他五万兵马!”

    陈诚嘴角微微一勾:“义父,五万兵马给谁也比给那个齐王好!首先齐王已经公开与我们对立,如果给了他兵马。其一不符合常理!其二也好像是我们示弱一样!都知道小皇帝偏心齐王,这样说明我们怕了朝廷一样!这个弱,我们不能示!反之给了其他人还显得义父大度。”

    李延微微点头:“但是也要有个说法!”

    “这个简单,我们把兵马压向东面!虽然东面压力大,可是已经形成对峙!反而相对平静。”陈诚这一番分析其实说在李延心坎上,要知道他的想法也是这样。

    “这个宋王李徽也不简单,他本是皇室末枝!老宋王一族届战死,李徽领军救下老宋王独女,收拢旧部光复故土,也算是个人物!”

    “义父!这样的人,不可不防!”陈诚说道:“所以我们给他兵马,必然不能是精兵,也不能是残兵!”

    李延道:“确实如此!”

    李徽果然干练,李延给他五万军马之后。三日之内便调齐了二十万大军西进西北前沿,旬日之间便抵达了阳明关城外的大军营地。援军抵达守军大是振作,李徽立即在行辕会聚诸将下达布防军令。李徽沉稳持重,短短十天,已经带着军中将领跑完了全部二十座关隘要塞,踏勘了所有山川重地,方对此地了如指掌。与大将们反复计议筹划,李徽宣示的方略是:三道布防,深沟高垒,不求速战,全力坚守。大军进驻的三道防线分别是:

    西部契爷岭营垒。阳明关西南部的洛水至中部的新武要塞,有南北长八十余里的一道山岭,是阳明关西部的天然屏障。阳明关东南均有落英山天险阻隔,西部的洛水河谷便可能成为秦军进攻的主要方向。这道山地有三处要害:北段公主岭,中段黑龙山,南段神女峰。其中以公主岭最为要害处。李徽便以这三座山岭为依托,派出五万燕王军步军防守。

    中部济阳河营垒。阳明关中部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这便是济阳河。济阳河发源于临西要塞的丹赭石,东南出落英山处,正当落英山南三陉之中央地带,是秦军从秦地北进阳明关的必经之路。由于济阳河沿岸地形较为开阔,李徽在这一线非但派出六万本部步兵深沟高垒防守,而且同时配置一万精锐飞廉骑兵做飞兵策应。因了济阳河防线是正面迎击秦国新军的核心大阵,所以李徽同时下令:中军幕府立即从河灵关南迁,在济阳河防线北端的武功要塞重筑行辕!

    东部石长城营垒。

    五十年前,拓跋凤喜当年率领唐军驻守阳明关,因兵力单薄,便在东部垒起了一道东西百里的山石长城,以备敌军万一攻破陉口而深入,便在这石长城内做纵深防御。这道长城西起武功关外的丹赭石,沿着连绵山颠向东经棋盘山、虎王山、南香山,直抵河灵关城西的谷口蛮王壑。这道长城背后便是长河流域,前出便是济阳河流域。山石长城所在的山坡由北向南倾斜,山南坡陡谷深,山北却高而平缓,一军居于长城之上,对南便是高屋建瓴之势。

    李徽军令:这道石长城防线老军驻军八万,同时做全部阳明关防线的总策应。

    整个阵势摆开,以待秦军进攻。

    战报传来。

    李延看着李徽排兵布阵,眉头紧锁。

    陈诚是现代特种兵,短兵相接,训练军士有一手,但是这样的战略级别的摆兵布阵,真不是他擅长的。

    “进退有序,相互回应!这个李徽不简单。”

    陈诚想了想说道:“我虽然不是太懂这类大战略部署,但是我基本上感觉,秦军如果进攻此地,必然会有大伤亡。”

    “唯有一个问题!”李延说道:“现在本王感觉,唐秦两军打到现在,比拼肯定不是战力!反之是两国国力!”

    “现在国中存粮还有多少?”

    李延听到陈诚如此问,也只是摇了摇头:“不足半年!”

    “半年之后当如何?”

    “举国饿死!”李延说道:“以往大唐粮仓除了从秦地购入,就是长河流域产量。现在与秦交战,早就不贸易往来!而交战之地又在长河流域。所以。。。。。。”

    “这是个问题!”陈诚道:“我信秦国也看出来,所以他们也没有大打!可能打算是逼死大唐!”

    “哎!!!!!”李延长长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