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穿越崇祯皇帝 » 9朱家卫

9朱家卫

    刘邦摆弄着手上的白玉茶杯,心如止水。

    不给尚方宝剑也影响不了袁崇焕制约辽东诸将。

    他单骑出关,靠的是胆识。

    整合辽东将门,靠的是敢打敢拼,还能打赢。

    靠着炮击努尔哈赤的威望,有没有尚方宝剑,驾驭辽东将士伺机袭扰后金防线都不是问题。

    “另拟旨,赐毛文龙尚方宝剑,加左都督衔,东江战事直接向朕奏报!命朱豹为东江镇督军,专管军纪,不得干预军务,携内帑拨给东江饷银十万两即日启程前往皮岛!”

    刘邦又给出一道旨意,这道圣旨的信息量极大,意义深远。

    “这是雄主啊!”

    孙承宗内里由衷感叹道。

    毛文龙的东江镇直接向皇帝奏报军情,意味着皇帝要直接指挥毛文龙,这是紧抓军情的信号。

    掌控军权从毛文龙这里下手是非常高明的一步棋。

    毛文龙实际上是一个半独立状态,东江镇是其一手创立,依托的还是朝鲜和辽东本土人。

    朝廷对东江镇的掌控是比较薄弱的,东江镇基本上是毛文龙一个人说了算。

    皇帝直接指挥东江镇,不会受到文武百官的强烈抵制。

    而毛文龙直接向皇帝奏报军情,那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以往东江镇名义上是受山东巡抚管辖,军事上甚至还受辽东巡抚的节制。

    现在直接受皇帝管辖,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了。

    命宗室为东江镇督军,这与袁崇焕那边的辽东督军并无二致。

    但督军朱豹亲自携内帑的饷银十万两前往皮岛,这就非同凡响了,甚至于石破天惊。

    皇帝越过兵部和户部,越过文武百官,直接用宗室子弟将饷银发放给军镇,不但避免了各级官僚的贪墨火耗,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以皇帝的名义笼络了军心。

    此项革新又是从半独立状态的东江镇这里开始的,阻力自然小了很多。

    高!

    实在是高!

    颇有太祖之风啊!

    不对,与太祖风格迥异!

    颇有点类同于汉高祖刘邦啊!

    “大明朝终于又出了雄主了!天佑我大明啊!”

    孙承宗心中由衷感叹道。

    短短一个圣旨,传递出几个意义深远的信号。

    一个雄主横空出世。

    宴席结束,刘邦将孙承宗亲自送到御书房门口,握着他的手道:“阁老,内阁和百官那边,就有劳您多费心了!朕之所以赐予您一套西华门的宅院,也是因为那里离皇宫近,方便朕与阁老早晚商量事情!”

    孙承宗躬身道:“老臣谢皇上隆恩,老臣必定竭尽全力!”

    看着孙承宗离去的背影,刘邦嘀咕道:“这个才是真萧何啊!”

    言罢,他走到御书房的靠椅上稍事休息。

    御膳房的小太监们又开始忙活起来,将宴席撤掉,又重新摆了几个桌子,新的酒菜又依次端了上来。

    刘邦闭着眼睛,微微一笑。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吗?

    一个大佬,一晚上只有一个饭局?可能吗?

    过了一会,太监们将一个个朱姓子弟引了进来,一一站到自己的位置前面。

    王承恩这才将刘邦叫醒。

    君臣先后落座,酒席开始。

    “皇室,必须振兴!朱家,必须强大!今日起,成立朱家卫,朕亲任指挥使!众朱家子弟务必同心戮力,振兴我大明!驱除东奴,恢复我大明雄风!”

    “来,同朕一起举杯!为朱家贺!为大明贺!”

    “为朱家贺!为大明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邦与这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宗室子弟频频碰杯,一一交流。

    席间,又有几道圣旨下了下来。

    朱家卫的几名宗室子弟又得到了新的差事。

    酒宴散去之后,刘邦来到后宫周皇后处。

    一番洗漱之后,帝后二人自是要为壮大皇室做一番努力,此处省略三千字。

    第二天,也就是天启七年八月三十日一早,刘邦用过早膳之后就开始练马术,箭术,还有剑术。

    练完功夫,就到御书房批阅奏章。

    辽东铁三角已经开始运转了,袁可立和袁崇焕都无需面圣,直接前往登州和辽东赴任,孙承宗则在内阁主持朝政。

    军情如火,二袁直接赴任可以节约时间。

    多干实事,少搞形式,这也是刘邦的风格。

    言官御史多次想要劝谏,都被厂卫挡住了。

    与嘴炮扯皮,不是浪费时间吗?

    刘邦都懒得理会他们。

    但他也不会怪罪他们。

    这些人除了有部分存在沽名钓誉的成分之外,本意大体都是好的。

    嘴炮也有嘴炮的好处,这毕竟也是他们的工作。

    嘴炮的意见也不全是错的,偶尔还是要拿来参考一下。

    兼听则明嘛!

    想想原历史上朱由检每天在朝堂上与嘴炮们扯皮几个时辰,然后就认为自己勤政爱民了。

    刘邦真替他脸红,替他感到悲哀。

    一个帝国的掌舵者,每天不在于工作多少时辰,而在于他的所作所为具体产生了好的效果还是坏的效果,在于他是不是在面对和解决最关键的那些问题和矛盾。

    朱由检是大的决策不敢担责任,甩锅给朝臣。

    天天盯着一些小事情扯皮,浪费时间。

    一旦事情紧急了,就是一个字,杀。

    胡乱的杀,就是无能的行为。

    再就是一个字,换。

    崇祯朝换首辅的频率,也是没谁了。

    一年都可能出现几位首辅。

    这个水平,估计对面皇太极真的希望他健康长寿,别死了,死了换个能干的怎么办?

    皇太极看他,那就是在看一个熊孩子,简直是玩弄于鼓掌之间。

    刘邦吐槽了一会朱由检,就继续批阅奏章。

    奏章都是那些事,差不多都跟钱有关。

    河南大旱,饥荒啦!

    陕西某县城民变啦!

    辽东军兵闹响啦!

    等等。

    内阁也都拿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都是一些中规中矩的办法。

    刘邦的批阅基本都是“已阅”或者“照此办理”。

    还是那句话,他抓大放小。

    日常的政务,有内阁处理,他老刘当甩手掌柜就好了。

    现在更加有孙承宗这个帝国柱石之臣替他主持,他也就乐得清闲。

    空出来的时间专门去琢磨和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这是领导艺术。

    这些常规的奏章批阅也就是让皇帝本人清楚帝国目前发生了这些事情,内阁是怎么在处理。

    知道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