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百兵长 » 第14章 一境凡骨

第14章 一境凡骨

    老余把晕倒的孙亦安置在了药浴中,自己打了点酒,升腾的热气在他脸上乱窜,不多时老余便靠着石头沉沉睡去。

    到了第二天,天边的太阳刚死,孙亦就兴奋的大叫,把老余吵醒了,“老余,我感觉身子变轻了,感觉整个人都变得通透了,还有……你看……这是什么。”

    说着,孙亦伸出手,他的手上散发着白色的清气,“神不神奇。”

    老余迷迷糊糊睁开眼,看着孙亦手中的那团气点了点头,也不枉费他昨天利用大量内力和草药帮他打通经脉,现在看来,老余成功了,他将孙亦体内的经脉打通一脉,孙亦体内的丹田也不再干涸,可以开始供养内力。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仅仅一脉是支撑不了武者对内力的需求,并且越往后内力的需求越大,八脉齐开是主要,其他都是次要。

    想到这儿,老余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忽然正色道:“小子,如果昨天那个情况天天持续,你坚持得住吗?”

    闻言,孙亦的内心是抗拒的,他一回想起昨天的情况脸色就变得铁青,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殊不知这就是他全然不惧的痛觉。

    “如果我坚持不下来会怎样?”孙亦不答反问。

    “死――”

    “好,我同意了。”

    “小子,我没和你开玩笑。”老余一反常态,看起来像个不怒自威的长者,眼中满是怅然。

    “我没开玩笑,我能坚持下来。”孙亦抬起头看向老余,他的眼中透出这辈子都不曾有过的自信和坚定,孙亦从来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从习武开始那天到现在一直如此。

    “……”

    窟洞内陷入一片寂静,老余一言不发似乎再思考什么,这时,他开口了:“你试试看,三相合一,或许能达到一境。”

    昨日孙亦经过老余的指点,已经能将暗劲融入拳法,他的技艺境界也来到了一境精,拳拳生风步步生风,劲犹拳出断骨摧木。

    孙亦技艺已成,肉身也已成,内力已开,所有因素都已达到,只要三相合一,便可到达一境凡骨,成为一个武者。

    孙亦在草席上盘膝坐下,双目轻闭,气沉丹田,只感觉神清气爽,一股无形之气游走于丹田之中,那股气息透人心肺,整个丹田都变得通透无比,似乎肉身受到了升华,那股气息便在丹田中四散而逃,此刻孙亦感觉无比自在,双臂双腿都轻快无比。

    这便是,一境凡骨!

    号称肉身如骨,坚硬无比!

    孙亦发觉身体的变化,强压兴奋,看向老余。

    “三相合一,肉身强劲者为武者,技艺强劲者为兵客,内力强劲者为气宗,大陆天下,武者兵客是一家,二者可得兼。”

    老余有过一丝欣喜,但很快平静下来,仰着头自顾自说着:“武者占中原,兵客集东南,两者兼修未能入其一者称杂散,也称夫者。”

    “我本来也是个兵客,受了封号,但败给游云龙,被兵家除了名,好在被武家收养,也算有个身份,孙亦,你达到一境,明面上是个武者,但没有被兵家和武家承认,只是个杂家罢了,杂家夫者没人瞧得起。”老余叹了口气,“你记住――宁可入兵不入武,宁可入武不做杂,届时不管怎样都尽快脱了杂家的身份,不然没人瞧得起你,江湖路也会难走数倍……今天讲的都默默记住。”

    孙亦点了点头,心底的兴奋瞬息而逝,随即脸色也沉了下来,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惆怅,高兴是自己终于迈入了武者行列,惆怅是未来的路迷茫黑暗,老余口中的江湖是何等不堪,静下心来,他也不去想老余说得这些江湖之事,只是默默记下,如今应该将当下活好。

    十年孤独,五年乞讨,把他的性格磨平,心性磨平,这些年来无欲无求从没想过什么也没期盼过什么,到现在也该有所目的了,为自己,好好活下去。

    他从来不是个优秀的人,只是在往那个方向缓慢,缓慢的走――一直如此!

    “走,你不是想学新东西嘛,我教你。”老余又变回了原来那个没有正形的老余,嘿嘿怪笑着将孙亦提起。

    高坡平地,今日天气极好,云不遮日,太阳光四照却不刺眼,这个时间段离冬季不远了,白昼却还是温暖,不显得寒冷。

    “罗汉拳在我们一脉是难度偏低的一套拳法,就是因为其心法收录于少林寺之内,所以罗汉拳是作为我们一脉初学者的最好选择。”老余顿了顿,“今天,我将十八罗汉拳中的招式教给你,一共九招,好好看。”

    孙亦充满干劲,“好!”

    说罢,老余开始演示。

    ……

    片刻,老余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双目轻闭,对着孙亦伸手示意,“到你了,全部打一遍。”

    “听我号令!罗汉腾云!”

    老余一声令下。

    孙亦立马猴蹲向下,向前一迈步两只手如同腾云飘忽不定,接着他右臂上摆承拦手,左臂下打,连续两个换手攻击,除了攻击,他的手臂还同时兼顾了防御,有时左手拦截右手攻击,有时右手拦截左手攻击,路数飘忽不定,但有明显的规律。

    此招名为“罗汉腾云”,出拳者的双臂就如同罗汉,腾云驾雾,飘忽不定,时攻时守,捉摸不定……

    “罗汉种地!”

    孙亦立马站平,随即半蹲,双手如同握着长物,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凝实如锤,孙亦大喝一声,先是双臂上挑,随后下锤,就如同耕地,一上一下,上挑为防下锤为攻。

    此招名为“罗汉种地”,出拳者如同持着锄头耕着地,既坚实了防御,又兼备了攻击,并且孙亦本身就会种地,这招可谓是得心应手……

    “罗汉寻根!”

    孙亦重新站好,一手立掌挡住自己面门,一手平放裆前,随着老余声音落下,孙亦面前一手前插,裆前接着前插,收回的那一只手继续前插,另一只手则护到头上,一套打完,两只手一开始的位置正好调转。

    值得一说,这一招总共前插三次,次次打裆!速度极快!

    此招名为“罗汉寻根”,招如其名,寻根……

    “罗汉飞天!罗汉过江!罗汉问路!双峰贯耳!灵猿夺宝!白猿洗脸!”

    孙亦将老余教的所有招式打了一遍,终究不熟练,打得还很稚嫩。

    前前后后九招,加上孙亦本来就会的金刚怒目,一共有十招,罗汉拳共有十八罗汉拳,还有八招还收录于少林寺,当然还有一部最为关键的心法。

    心法是拳法中最为关键的东西,可以说拳招决定了使用者的下限,心法决定了使用者的上限,这一套拳法没了心法终究只是花架子,失了精髓自然难堪重任。

    老余想到如此,叹了口气,“小子,若是有机会去少林寺学习,你可得抓住机会,把这套拳法给学回来。”

    “那不就成贼了。”孙亦撇了撇嘴。

    “什么话!这套拳法本来就是我们的,我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我师傅给我讲过这套拳法,是说咱们的祖师爷原本是少林寺的一位大师,那套拳法是他与另一个异国僧人共创,本来只是一套强身健体的体操,经过改良才成了拳法,据说后来祖师爷的弟子,也就是高祖师因为破戒离开了少林,那套拳法也留在了少林,你现在学的这十招就是以前高祖师带出来的十招。”老余盘腿坐下,也示意孙亦坐下。

    “按理说我们一脉这么多代人,为何没有一人成功把武功学回来?”孙亦不解道。

    闻言,老余嘿嘿一笑,也不说话,应该是在组织语言。

    “老余,你这一笑我就知道不简单。”孙亦知道老余的尿性,他一笑,事情就不对劲。

    “天下少林在兵家,说来简单,但我们棍法一脉传承至今,只有一人得过兵家承认,像我们这些不被兵家承认的人,也进不了少林,更学不到少林功夫。”

    老余颔首,抓起一把沙子,一阵风吹来,沙粒飘散,向天边飞去,“我们这一脉就像这沙子,在兵家中显得微不足道,经历过那件事之后,兵家就更加容不下我们……”

    “老余你说的那件事,是什么?”

    “七十年前,棍法盛世,一人协兵尊称号弘扬棍法,那人就是我的师爷,也是我们一脉中唯一一个得到兵家承认的人,一时间百兵上下棍法大火,有了很多前来学习的人,可惜棍法的缺陷也很快暴露了出来,棍法名声扫地,一败涂地,我们棍法也成了误人子弟的狗东西,兵家也容不下我们了。”

    老余神色暗淡无光,这时他想提起酒壶喝一口,却又放了下来,“你现在不管这么多,把我说的都记住,遇人不说这些事,给我烂肚子里。”

    “好了,去练拳,今天这九招都给我练到一境,依葫芦画瓢,不难吧。”说罢,老余拿着酒壶向坡下走去,下方老余抬头看了一眼,眼中似有泪光。

    原地,孙亦想了会儿便站了起来,回忆着刚刚所学的招式,像是走马灯一般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这也是孙亦从石阵回来后才发现的,只要是自己目睹过的东西,再回想脑海里就会浮现走马灯,所有场景都会很快的在脑中过一遍,只不过每次使用都会脑阔疼。

    孙亦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老余,暂且将这项能力称自为“虹影”。

    浏览过虹影,罗汉拳九招就像刻在脑海里,清晰无比,所有细节都暴露在孙亦脑海中。

    他只用学着脑海中的拳路便可,孙亦猴蹲着,双手游离,臂膀摇曳,就如同在云中腾飞,他的拳有柔有刚,即是防守也是进攻。

    那一双手飘忽不定,每一出手都攻守兼备,双手转换着进攻或护头。

    接着他拳风一变,一双手瞬间打出三拳,肉眼只能看到出拳的动作,何时收回何时变化,全然不定。

    孙亦全程闭着眼,感受着拳路,参悟着拳风――罗汉寻根不像金刚怒目,也不如同罗汉腾云,这招需要极快的速度来打完,他的拳是快了很多,但速度一但快了,那么的他的拳路也就变了,拳风也变得不再是这套拳法,既要追求速度,也要做到稳准,孙亦拿不准。

    历经三个时辰,孙亦将罗汉拳九招都熟悉了几遍,几个问题也迎面而来――

    罗汉寻根自然提过,孙亦虽已一境,但此招速度极快,他并不能在保持速度的同时,兼顾拳路的稳定,拳路不稳,那他的杀伤力就会大打折扣。

    孙亦能感受到,在打出罗汉寻根时,他的手是不稳的,这就是速度太快所带来的忧虑。

    俗话说得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不仅体现了强大的身体,还体现了强大的技艺,所以快,是很多武者乃至兵客所追求的。

    快说来简单,不光需要身手敏捷,还需要有强大的爆发力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在空气穿梭中不被阻拦。

    九招中,罗汉寻根,白猿洗脸,灵猿夺宝,都是如此,对速度要求高,拳路就必须稳。

    孙亦已达一境,其他拳招只需依葫芦画瓢,改变拳风,逐渐熟练,便可做到拳拳生风步步生风,劲犹拳出断骨摧木。

    老余下达的任务是在今天之内将九招全部熟练并到一境,时间也不多了,孙亦略感着急。

    刚过正午,孙亦回了窟洞,“老余,我这拳打得快了就容易偏,如何才能稳住力量速度,并且保持拳路。”

    “来,把这铁锅挑起来。”

    老余在锅里搅和了两下,旋即一指。

    孙亦将铁锅拿了起来,低着头一脸疑惑看着老余。

    “什么感觉?”

    “重。”

    “你打人时什么感觉?”

    “呃……没什么感觉,就完全没注意。”

    “那就对了,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时候,感觉会降低,你现在年龄未到,骨头不够硬,拳快了自然有偏移,你就不要多想,不要被这点事困扰,就想着前面有个对手来练,就行了。”老余示意将铁锅放下,“吃点东西,接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