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博彦塔拉 » 65 山雨欲来

65 山雨欲来

    北国的春天,来得那样晚,农历四月温度才慢慢上来,进入常人印象中的春天。也是此刻,望建河上开始繁忙起来了。

    船厂的建造和维修工作明显忙起来了。

    ……

    上京城似是一片祥和,仍旧歌舞升平,松江河依旧船来船往,河上的百里浮桥时开时合,达官显贵,商旅贩夫络绎不绝,春花满园显春色,七十五坊上京城。

    京郊农民刚刚开始翻地,征税的官吏,催租的地主,放高利贷的投机商,也开始忙活起来了。

    一封密奏由雍都王呈给皇帝,是潜伏在韩山王身边的检德卫通报韩山王李江琅在结雅郡疑似屯兵谋反,证据确凿,皇帝难以置信,又生性多疑,又怕打草惊蛇,便借上京春意,送了一道慰问的圣旨,并要其回京小住。李江琅猜到了皇帝的怀疑,上书称病。但皇帝不死心,又几次三番邀他进京。

    皇帝清楚韩山王一家人是什么性子,现任韩山王的父亲,当年先帝三殿下,不是个省油的灯,结交大臣,结党营私,大肆占地,强扩宅院,因侵地案逼走了当时的四皇子,又与五皇子针锋相对,最后是五皇子同六皇子一起,险中求胜,荣登皇位。

    四皇子出走以后,五皇子联合自己的势力,又拉拢做上京城戍将军的六皇子一起,在先帝驾崩清晨逮捕了三皇子,并迫使他自尽,当时的韩山王世子年幼,保他合府上下性命,仍袭爵位,以结雅郡为食邑地。

    现在看,这孩子也是个不老实的货。

    枢密院,枢密副使李元燧的办公处,李元燧看着各地的军报,当他看到有关韩山王李江琅最近的可疑动向,不免忧心忡忡。

    “现在看,韩山王有大动作。”李元燧说。

    心腹参军在一旁,点了点头。

    “世子能参透天下局势,为陛下和雍都王殿下分忧,可喜,可贺,当为天下表率。”心腹参军说到。

    “你既然为我心腹,当多说实话,不要说这些场面虚话。”李元燧说。

    “属下不敢。”心腹参军说。

    “咱俩有什么就说什么。”李元燧说。

    “属下忽然想到那个杜氏,世子相信杜氏能满足咱们需要的东西么?”心腹参军问。

    “能为国尽自己才华,发挥价值,得世人认可,天下人所共求的,你看那杜春霞像甘于做围着水缸灶台转的人妻么?况且她孩子在别人手里,孩子永远是母亲的软肋。”李元燧说到。

    “世子英明。”心腹参军说到。

    “这么一算,已经快一年了,以杜春霞的才华与智慧,还有我提供给她的钱财,她在虞国的事业应该很快就搞起来了。”李元燧说。

    “只是属下还有一事不明,那时出现在杜氏别院的杂役,那么可疑,您就放过了?”心腹参军问。

    “你过分了……”李元燧说。

    “属下该死。”心腹参军说到。

    “走吧,咱们去太学,新来的太学生需要咱们的训话。”李元燧要起身。

    “属下早看了名单,新考进来的太学生果然是各地的青年才俊。”心腹参军说到。

    “各地?你猜这里有多少人是假造户籍的?这几年总有人通过不同渠道反映有考生假造户籍挤占地方的乡试名额。”李元燧说。

    “那要不要建议陛下下令彻查?”心腹参军说。

    “本朝自开国以来对科举作弊者施以严酷刑罚,废帝甚至动用地下的检德卫秘密逮捕处决不少假造者,结果呢?这种事都屡禁不止。”李元燧说。

    看心腹参军不说话,李元燧又补了句:

    “能假造户籍,只能是那些士族们,本朝虽然废除他们子孙后代的恩荫特权,但是他们仍然有各种渠道安排他们的子孙做官,这些人朝堂内围在一起,结党营私,上下一心,威胁皇权,朝堂外又靠着特权合法非法的兼并良田,逼老百姓不断造反,错都是位高者失德,他们博个正直名声。”李元燧说。

    “废帝就是跟他们斗,杀了那么多人,闹得人心惶惶,到头来还是斗不过,被废了,当今圣上、朝廷的两条腿——皇族与士族,请问该砍哪条?”李元燧问他的心腹,心腹参军只能低头不语,因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心腹参军忽然想到了什么。

    “礼部的官员托我向世子请示,岭西郡选拔的一名秀才有问题,但是岭西郡守竭力推荐他,所以有争议。”心腹参军说到。

    “谁?”李元燧问。

    “湖北县的斯根。”

    “争议在哪儿?”

    “礼部认为他是边民,而且认为他的老师有问题。”

    “他的老师是谁?”

    “当时的湖北县令李博彦,后来通敌被通缉,现在未到案的。”心腹参军说。

    李元燧皱了下眉头。

    “湖北县本来刚从胪朐节度使移交给呼伦郡,岭西郡守又有爱才之心,一定要保他,但礼部又嫌其边民无才且老师又通敌……”心腹参军说着。

    “通敌老师是借口,嫌弃他边民身份才是这些礼部的真实想法吧?”李元燧打断心腹说。

    “世子有何打算?”心腹参军问。

    “我会请求雍都王殿下褒奖岭西郡守爱财之心。至于这个斯根,我这次要好好与他谈谈。做老师的通敌,做学生也学老师通敌么?我看不见得。把我的话告诉礼部那些人,他们若是有意见,大可以找陛下和雍都王殿下参我。”李元燧说。

    说罢,李元燧同他的心腹即刻出发向太学院奔去。

    ……

    那时候李元烽注意到白云泽看见结雅郡赴上京的太学生们佩戴红花骑马游街的场面时,脸上毫无表情。然后这之后很多天里,白云泽只是默默地做他手里的工匠活。

    鲍恰良看见了,本想在他跟前说句安慰的话,结果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悻悻而归,找到李元烽处。

    “三哥,他还没想开么?”鲍恰良问李元烽。

    “你说呢,这就好比你追姑娘,姑娘有喜欢你的意思,却选择了别人做新郎的心情,如果姑娘摆明不喜欢你,你心理不会多不平衡,但如果被棒打鸳鸯呢?”李元烽说。

    “那确实应该不舒服,更何况科举比找姑娘结婚重要多了。”鲍恰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