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博彦塔拉 » 45 铁窗中(3)

45 铁窗中(3)

    “你男人……不一般吧?”

    李元燧这么问春霞,让春霞很惊讶。

    “大人为何会这么觉得。”

    “你了解你男人多么?”

    “我自己的男人我怎么可能不清楚,我们的孩子都两岁了。”春霞说。

    “本官是问,他的底细你清楚吗?”

    “大人的问题,民妇觉得……民妇的父亲和他的父亲,是曾经共事过,后来一直是好友。”

    “哦,那你男人呢?”

    “大人指什么?”

    “有没有什么令人起疑的地方?”

    “起疑啊?我们很小认识,他和他父亲犟嘴,一赌气离家出走,好多年不回来,回来时拉着他表哥的尸体,还说自己落水失忆了,是表哥救他回来的。怎么了大人,这回答有问题?”

    李元燧想着春霞的解释,前后的脉络大致穿出来了。

    “没有,还有要说的么?”

    “两家撮合我们成婚了,后面的情节大人您还要听么?”

    “他在你印象里有什么不一样吗?”

    “大人的很奇怪啊?”

    “怎么奇怪了?”

    “他没啥变化吧?一直是那个样子,他之前学习就好,早早考中了秀才。不过他回来的时候,感觉他比之前成熟太多了。大道理讲起来一套一套的,关键是真有道理,看问题看的很透,我是更多听他的,无论他参军,还是他当什么县令,还是他跟矢韦人打仗,我都支持他。”

    春霞说这话时脸上幸福的神情让李元燧不可思议。

    “他叛变到矢韦,和公主那个什么,你知道吗?”

    “我的丈夫就那么不堪么?他如果真的变了心,那他……”

    春霞此刻止住了嘴,她不能把李博彦来偷偷见她的事透漏给面前的都督大人。

    “他什么?”李元燧似乎听出了关键信息。

    “他……的战友也不可能相信他,胪朐军的头头们,已经证明他的清白,那是叛徒被矢韦人胁迫造的谣,然后你们朝廷的人就信了。”春霞越说越激动。

    李元燧其实听出来猫腻了,联想到李元烽夜闯都督府的事,前后左右的事全都清楚了。

    他决定先不声张。

    说不几句,李元燧就走了,他命都督府的厨房备上好酒菜给春霞送过去,春霞算是在牢里第一次吃饱了饭。

    李元燧从牢房里出来,想到,如果那“李博彦”是李元烽,那宫里躺着的那个是谁?

    ……

    转过天一大清早,微微冷,李元燧换上便服,独自一人从后门悄悄出去,他走到郊外,看到了丰原近郊的状况——可以说接近惨不忍睹。丰原虽不比盛京,但作为都督府的驻地,有繁华,有美景,近郊却真的是惨。

    李元燧走到一个穿着打补丁旧衣服农人面前,那人没认出他来,问他春霞家在哪儿,那人说,前面一拐就是,只是春霞被都督府的人抓起来了。

    李元燧到了春霞家,叩门,门很破,磨损的痕迹,雨水留在门上的痕迹无比明显。

    端阳打开了门。

    “你是……都督李大人?”端阳惊讶。

    “你认出本官来了?”李元燧也惊讶。

    “我们对大人您有印象,上京城,咱们见过面。之前,也若不是大人高抬贵手,博斯太就被抓进大牢里了。”李端阳说。

    “本官想起来了。”李元燧说。

    “您请进。”端阳说。

    李元燧看着春霞的家里,很破旧,但是收拾得一尘不染,感觉得出来这是个会打理生活的人家。

    李元燧进入屋中,孩子在熟睡。他搭着炕沿坐下。

    “民妇家里什么都没有,就刚烧的开水,大人您将就喝吧。”端阳说。

    “你嫁人了么?”李元燧问她。

    “民妇已有婚嫁,只是男人不顶事儿跑了。”端阳说。

    这时候端阳仔细看了一下李元燧的脸,让李元燧有点不舒服。

    “本官脸上有东西么?”李元燧问她。

    “没有,看你像很我哥。”

    “你哥……怎么样?”

    “我们很久没见他了,因为他,我们才被流放到这里,朝廷赦免我们流放之罪,然而我们这生活也是艰难。”

    “你们早饭吃的什么?”

    “野菜汤,灶台上还有,大人您饿吗?民妇给您端来?”

    “不用了……我知道了。”

    “你们一起参与垦荒的百姓,都在附近吗?”李元燧问。

    “大人您什么意思?捉人么?”李端阳问。

    “我们捉人不会平白无故地。”李元燧说。

    “那我嫂子这怎么算?”

    “我今天来就是调查清楚的,你把大家,在的,都喊来。”

    李端阳马上去喊人过来,小小院落挤得水泄不通,小屋子一下子人挤人,本来不太暖和的屋子此刻一下子就闷热起来。

    居民们七嘴八舌地把都督府闹事的前因后果听得明白,还有其他的反映的都督府和丰原县属吏借清查人口清丈土地搞出来各种不法勾当,令人震惊。

    有个猎人提着刀冲进屋子里来,把大家吓了一跳。

    “我父亲被你们打伤,刚刚不幸死了,你个狗贼听说你正好在这儿,你得偿命!”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那猎人拦下,李元燧没有治他的罪,而是听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白,原来官差把清查清到山中野人头上,逼他们交毛皮税,闹出来人命官司。

    李元燧今天在这里听到的一切,都是他在都督府的高墙大院中,在丰原的繁华街市中听不到的。他看着这些生活困顿,营养不良,眼里有光,只剩下绝望嚎叫的百姓们,那眼神中对他这位都督大人的怨恨与恐惧。他的灵魂大受震撼。

    傍晚,陶久锡遣人来寻他,他便与那差人一同回去了。

    回到都督府上,陶久锡来见他,李元燧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把杜春霞放了。

    “她是闹事的主谋,如果放她回去,百姓再闹怎么办?”陶久锡“义正辞严”地说。

    “她怎么就闹事的主谋了?咱们为什么非得跟老百姓做对啊?”李元燧问他。

    “是我们和他们做对吗?是百姓造官家反吧?”陶久锡说。

    “那百姓为什么造反?你没想过么?”

    “穷山恶水出叼民呗。”陶久锡不以为意。

    “因为咱们这些衣冠禽兽!”李元燧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