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踪 » 0077章 原初之道,先天之境

0077章 原初之道,先天之境

    “能否踏入先天,皆在此一举。”

    洛云笙眼中满是炽热,对于原初之道他早有体会,当初得到的仅仅是虚道就让自己脱胎换骨,如今凭借着眼前的实道,或许能够踏足先天之境。

    心中既有定见便不再犹豫,只见洛云笙捻指化气通达九穴,引动周天气海汇聚道胎,受到催动的道胎立刻剧烈震动起来,其中两颗芙蕖子也同时交错流转,绘成一幅黑白太极图。

    通常修道者皆以人为本,以道为神,无本不足以成道,无道不足以通神。

    所谓后天之道,修的是人之本,在修行过程中洗尽一身铅华,最终脱胎凡躯。而先天之道修的是人之神,通过神念感悟天地秩序,从而执掌乾坤。

    虽说洛云笙距离先天之境只差临门一脚,可他至今也未能跨出这一步。正如中年文士所言,《乾坤正法》主修气,《双生莲》主修身,以身为本,以气通神,将乾坤之气融入双生大道方能彻底超脱。

    “虚道之道,无相之相,虚中藏实,无中生有!”

    短短十六字之语,却架起了一道从虚到实、从无到有的桥梁,道胎中沉寂许久的原初之道终于被唤醒,顿时一股天地初生的浩瀚意境笼罩周身,同时两颗芙蕖子汇成一枚道种生根发芽,直至长成一株黑白双生莲。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幻象,是原初之道交织成的未来,实际上洛云笙还没有完全将乾坤之气融入双生大道,因为道胎的力量还不足以凝聚神魄,也就无法超脱先天。

    原以为又要尝到失败的苦果,却猛然发觉一股两极气息充斥全身,眉心的双莲印记也随之出现。洛云笙突然变成一半白瞳,一半黑瞳,以及两种迥异的眼神。

    “可悲的失败者,让为付赐你新生。”

    轻蔑之语过后,那浩瀚的两极气息以不可抗拒之势涌向道胎,就像江海之水灌入长河。在这庞大的力量冲击下,道胎竟开始出现裂纹,最终一株双生异莲破壳而出。

    这一刻,无穷无尽的原初气息充斥着整个空间,这其中竟还有溯道长河内的古源清气,想必是得益于道胎上的繁杂印记。一切似乎都遵循着原有的趋势发展,唯一的隐患就是那道魔魂,按理说《乾坤正法》已修至大成,本不该出现双生大道的两极分化,可事实却让人无从解释。

    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已经乱了套了,整个古脉的乾坤清气都在沸腾,溯道长河更是汹涌似万马奔腾。因为《源道玄解》即是易古道脉的源头,洛云笙凝聚的原初之道就有一部分来自于此,故而在他踏入先天之境时,神念也随之通达天地,古脉清气受其影响而躁动不止。

    “差不多了,就看你能给我带来多少惊喜。”随着洛云笙诡异一笑,体内突然爆发出一股骇人邪气,随后黑白双瞳纷纷消失,眼中又恢复了清明。

    同一时间,长河之灵猛然察觉异样,瞬间就冲了进来,但在看到洛云笙一切无恙后,便没有多心。

    “你这动静不小啊,看来凝的还不是一般的道。”长河之灵有些意外,他本就知道洛云笙在里面凝道,也正是看出了其体内的原初之道,才会让洛云笙参悟《源道玄解》,但他却低估了双生大道的极致,竟能完纳乾坤清气。

    “这多亏了古祖给的机会,洛云笙铭记在心。”

    “机缘所致,非我之功,如此你就回去吧。”

    话音刚落,洛云笙眼前一阵迷蒙,随后就出现在了溯道长河之外,转身向古祖略施一礼,接着就要回去别云惊瀑。

    途中,洛云笙不断回想着发生的一切,以及感受体内的变化,发现周身百穴中早已没了气劲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神魄中的神念。具体何为神念,简单来说就是道的具现,后天之境需以气御法,方能形成招式,而先天之境则以念化法,招式自成。

    至于神魄,易界之人通常称其为元神,是集先天修者一身修为的核心,也可以说是第二灵魂。只要元神不灭即便肉身被毁也能重生,但若是元神被毁,那将会让一身修为付之东流,从此成为一介凡人。

    辗转回到别云惊瀑,眼前依旧没有舒青澜的身影,洛云笙心里不禁有些担忧。可转念又想,他的精明程度远在自己之上,况且古脉之内又会有什么危险,估计只是有事耽搁了,如此就将全部心思放在了五日后的通天阙之行上。

    而在玄化殿内,舒青澜一脸认真的研习着各类阵法典籍,有过上次经历他深深意识到自己还太弱小,因为在这之前从未遇到过什么大的危机,于是仗着自己在阵法之道上有些天赋,仅习得一点皮毛就自我满足,如今尝过一次生死方知世间残酷。

    此时他的身旁还站着一位中年道者,两人看起来竟还有几分相像,若有外人在此当知这就是玄化殿殿主,同时也是青渊真人以及舒青澜的父亲。而舒青澜也不姓舒,他的本名就是青澜,为了隐瞒身份才加了个姓。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都是因为一个家族的无奈。

    “早就让你用心修道,非要等吃了苦头才来弥补,别看现在易界一切太平,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与逆道开战。”青渊真人训斥道。

    “我这回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至少知道了古脉内部有逆道同党。”舒青澜略带抱怨道。

    “此事不用你管,你太祖爷爷早有定计。”青渊真人并没有感到意外,由此可见他早就知道这个情况,只是知道的越多承担得风险就越大,因而他选择闭口不提。

    舒青澜自然也很识趣,嘴里不知嘀咕着什么,总归没有继续追问下去,青渊真人看在眼里倒也有几分欣慰,因为某些原因自己并未尽到父亲的责任,也没有让他体会到家族的荣光,能有这样的心性确实不易。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你能原谅为父。”青渊真人低声自语,仿佛有说不尽的无奈,修道一生究竟所求为何,似乎只有此刻的宁静方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