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许见春日 » 第十八章 饮茶宴

第十八章 饮茶宴

    “若我没记错的话,这位陈大人是昭懿十六年的探花郎。”

    祝星迟开口说道。

    此话一出,房间里的氛围突然变的安静。

    几人都未曾出声,只能隐约听见檐下的铃铛被风吹过的叮当作响声,如奏乐一般,为这满室寂静作伴。

    良久,谢裕开口,

    “昭懿十六年,永不会被遗忘。”

    几人的思绪纷纷带到昭懿十六年。

    如果说昭懿十六年的开场是盛大的,那它的落幕也是盛大的。只不过,两种盛大的方式,截然相反。

    琼楼二楼一包厢内,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房间内此时已经点灯,照亮了屋内各处。

    许多人围坐在宋敬山身边。恭维声,劝酒声,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犹如最热闹的酒馆一般,房间里满是酒气。

    唯有一处,一人独坐,自享寂静。

    “陈大人,你若是乏了便先行回府吧。”一道带着讥讽的声音响起。

    宋敬山看着眼前这个专门给他添堵的年轻人,心中愈发气愤,索性下了逐客令。

    陈锦之不紧不慢的站起来,声音悠悠的落下来。

    “既然大人如此体谅下属,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便从容的向外走去。

    众人看着陈锦之离开的背影,眼里意味不明。

    有的人眼里有藏不住的错愕,像是没想到陈锦之竟然会这么不给尚书大人面子。还有的人眼里隐隐的含着欣赏之意。

    陈锦之脚步未停,走出包厢后便准备下楼,待要下楼之际,听见一道声音唤道,

    “陈大人,留步。”

    陈锦之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去,只见高延站在对面的包厢门前。

    他疑惑的看过去,问道,

    “世子可有事?”

    高延走到陈锦之面前,说道,

    “方才听君一席话,我觉得陈大人所言甚对。今日高某跟陈大人有缘相见,所以相邀陈大人一同饮茶。”

    “陈大人可否赏光?”高延问道。

    陈锦之轻笑,声音清越,语带清悠。

    “世子既相邀,锦之何有推距之理?”

    说罢便随高延一同进入房间。

    两人一同进入房间,只见房间内还有三名年轻男子,只见正中间窗台边有一男子背对着他,身上衣袍绣有金色龙纹。

    陈锦之眼神动了动,此人是皇室中人,高延出自永义侯府,是成王的外家,此人莫非是成王?

    待看见坐在桌前的两名男子,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只见其中一人是安国公府世子孟其砚,而另一人则是诚国公府世子祝星迟,此二人都与小王爷——燕王殿下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那个背对着他的少年是——燕王。

    待那名少年回过身,陈锦之看清他的面容,心中叹道,“果然如此”。

    少年面容俊朗,眉眼精致,鼻梁高挺,浑身上下满是矜贵之意。少年身着一袭锦袍,胸前金线云纹错落交缠,腰间玉佩与衣角处的金线相互勾勒,互相映衬。

    陈锦之俯身行礼,声音清越。

    “参见殿下。”

    谢裕的目光看向陈锦之,只见这位侍郎大人虽俯身行礼,可其仍如青竹一般,坚韧笔直。

    “免礼。”谢裕的声音响起。

    “今日与君相遇,便是有缘,所以才会与君想邀。若有冒犯,还请陈大人直言。”

    陈锦之摇头,脸上一派从容。

    “殿下诚意相邀,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谢裕伸手示意,朗声道,

    “请。”

    陈锦之掀开衣角,从容自在的坐下。

    落座之后,与房间内的祝星迟跟孟其砚点头示意。

    “剑风。”谢裕唤道。

    剑风迅速来到谢裕身后,俯身听令。

    “上茶。”

    剑风立即出门,门外有一店小二已端着茶壶在外等候。

    剑风掀开茶盖,低头轻闻,随即扣好茶盖。摆手,

    “进去吧。”

    店小二小心翼翼的将茶壶放在桌上,随后恭谨的出去。

    方才还未进门,便先搜查一番,可见房内的客人是何等尊贵之人。

    待进去以后,房内气势更胜。几位年轻公子,一举一动,皆是世家风范。岂是平凡小儿所能见到的人物?

    他今日,应是见到贵人了。

    剑风提起茶壶,为众人上茶。添完茶后,随即出去站在门口守着。

    谢裕端起茶杯,青瓷茶杯上方满是袅袅热气,如浅雾一般慢慢弥漫,明昧之间,谢裕的神情令人看不真切。

    谢裕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的说出一句震惊几人的话语。

    “诸君可愿与吾一同观这天下来日必将海晏河清?”

    少年人的声音如雨中惊雷,为不明朗的前路照亮一条明路。

    陈锦之的眼睫颤了颤,投下一片阴影。漆黑的眸子也被掩住,令人看不清神情。

    良久,他率先应声,声音之中满是疏朗之意。

    “吾愿随君约,愿君莫忘今日约。”

    说完,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

    孟其砚紧随其后,他脸上的神情已不复往日的慵懒随意,脸上神色认真,说道,

    “吾也愿随君约,愿君莫忘今日约。”

    随即将茶一饮而尽。

    祝星迟双手抱拳,认真道,

    “吾也愿随君约,愿君莫忘今日约。”

    说罢将茶一饮而尽。

    高延望着此番情景,目瞪口呆。

    今日他若是说不出个什么,怕是出不了这个门了。如此机密要事,他已置身其中,又怎能脱身?

    燕王殿下这是强买强卖啊。

    他只想做个懒散闲人平平安安一辈子的想法怕是实现不了了。

    也罢,他身份特殊。不论做与不做,在别人眼里都会被认为是成王的人。

    倒不如另寻出路。

    “吾也愿随君约,愿君莫忘今日约。”

    高延出声,随即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

    谢裕坐在中间,虽尚未及冠,但身上气势不减。他缓缓开口,

    “吾定不相忘。”

    随即将茶一饮而尽。

    昭懿十九年春,燕王谢裕以一场饮茶宴正式开启了他的心中明路。

    这是大渊朝的一个新的起点。

    天色渐晚,琼楼檐下的精致角灯也燃起星星烛火,是长街上的一抹显眼标志。

    犹如天上明月,一眼即能望见。

    琼楼二楼,一包厢内。

    宋敬山此时脸上已经喝的酩酊大醉,但还尚存一丝清醒。

    对着众位官员的劝酒,他摆了摆手,说道,

    “不喝了,不能再喝了,明天上朝若是一身酒气可就是大罪过了。各位大人,今日酒局,就到这里吧。”

    众位官员便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向外走去。

    宋敬山走在最前方,其余的官员则跟在他身后。

    刚走到楼梯前正欲下楼,宋敬山眼前忽然一片迷蒙,他好似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在他面前喋喋不休的说着什么。

    他揉了揉眼,发现此人是上一任礼部尚书——顾闻声。

    顾闻声穿着那身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尚书服,竟好端端的站在他面前,痛斥着他的所作所为。

    他使劲的摇头,企图将这个人从他的脑海里甩出去。

    其余人都诧异的看向宋敬山,怎么好端端的他竟发起疯来了。

    宋敬山大声呼喊,“拿水来!快拿水来!”

    众人看着他疯疯癫癫的样子,无人敢上前。

    此时宋敬山的大喊大叫已引来许多人的围观,甚至还有人趴在楼梯上往上看。

    “嚯”的一声,只见宋敬山的脸上被泼了一茶壶的水,脸上还挂着几片被水泡的发胀的茶叶。

    众人皆被这一幕震惊到,此时,整个二楼,鸦雀无声。

    唯有一人,慢悠悠的说道,

    “宋大人,酒醒了吗?”

    宋敬山一个激灵,连忙看向眼前这个泼了自己一身水的少年。

    待看清其面容后,他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下,

    “微臣参见殿下。”

    整个琼楼此时变的异常安静,过了一瞬,是齐刷刷的跪下行礼,

    “参见殿下。”

    谢裕高居二楼,窗外照进来的阳光打在他的身上,清晰的映出少年冰冷的面容,为少年更添一丝威严。谢裕衣角处绣着的金色龙纹与腰间缀着的衔尾盘龙玉佩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令人不敢直视。

    “免礼。”

    少年的声音犹如天籁般响起,众人纷纷起身。唯有宋敬山,依旧跪在那里,不敢起身。

    谢裕的视线落过去,他的脸上满是漫不经心,慢悠悠的问道,

    “宋大人,为何还不起身?”

    少年的声音虽不大,却掷地有声,令人不可忽视。

    “微臣,微臣不敢。”

    宋敬山胆战心惊的说道。

    “哦?”谢裕面上挂上一丝疑惑,他蹲下身,用折扇轻飘飘的抵住宋敬山的下巴,视线直逼他的眼睛,

    “这是为何?”

    少年的声音如同鬼魅一般传进宋敬山的耳朵里。

    宋敬山知道,他完了。

    今日之事定不会轻易散场。

    “是,是微臣喝酒误事,惊扰到殿下,微臣罪该万死。”

    “呵”,谢裕嗤笑,他站起身,看向眼前这个自诩礼部第一人的宋敬山,眼中意味不明。

    他今日就要让他知道,人不可太过狂妄。

    要不然,是会遭到反噬的。

    “惊扰到本王只不过是件小事,可宋大人身居要职,怎可大庭广众之下发酒疯?”谢裕的眼神变的锐利,如刀出鞘,锋利敏锐。

    “你要这天下人怎样看待朝廷?难道为官之人便能肆意行事吗?”

    他不紧不慢的看向宋敬山,一字一句,如刀凌迟。

    “宋大人,这罪名,你担的起吗?”

    宋敬山头磕在地,额头已磕破,流出丝丝血痕。

    他闭了闭眼,眼中竟恍然闪过顾闻声的面容。在此刻,他终是感受到了顾闻声所受到的屈辱,只不过,顾闻声是冤屈。而他,罪有应得。

    “微臣,担不起。”

    宋敬山的声音满是颓废,此时的他已不复来时的张扬。

    “索性宋大人也只在这琼楼里发酒疯,并未去到长街上惊扰到过路的百姓。我也不便过多追究。”

    谢裕声音顿了顿,手抵在额头,像是在想主意。

    “既然今日因酒误事,那宋大人就写一份戒酒令吧。写好之后,明日挂在琼楼门前,让过往的百姓记住这件事,也算是大功一件。”

    宋敬山磕头谢恩,

    “多谢殿下,微臣谨记。”

    谢裕看向楼上楼下围绕着的人群,朗声道,

    “都散了吧。今日之事,明日见分晓。”

    人群渐渐消散,谢裕转身回房。

    宋敬山看着谢裕的背影,眼神中满是愤恨。礼部的一位年轻官员走过来扶起他,问道,

    “大人,可要回府。”

    宋敬山摇摇头,吐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去成王府。”

    谢裕回到房间里,孟其砚几人此时也已坐好。

    方才出事之时,因几人身份不便,便未出门。但几人却也是悄悄的在窗前围观。并未错过这场难得一见的盛事。

    谢裕坐下,淡声问道,

    “那宋大人去往何处,诸位可有猜测?”

    “成王府。”

    几人异口同声道。

    成王府,书房。

    成王正在书桌前练字,下人来报,

    “殿下,礼部尚书宋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吧。”

    成王身着一身玄青金纹云锦袍,头上用一根玉簪挽起。桌上的青丝缠花香炉散发出袅袅香气,带来阵阵清香。

    房门拉开,宋敬山恭敬的走进来,随即跪下行礼,

    “参见殿下。”

    “起来吧。”

    成王将宣纸上最后一个字写完,随即抬起头,待看见宋敬山的一身狼狈,尤其是额头,还隐约留有血迹。

    他不由得问道,

    “你这是怎么回事?”

    宋敬山乃礼部尚书,身居要职,到底是谁敢把他整成这副摸样?

    “回殿下,是燕王。”

    成王的视线不由得看过去,好端端的怎会与谢裕扯上关系?

    宋敬山将今日在琼楼喝完酒正欲离去时忽发酒疯被谢裕一茶壶水给泼醒了的事情和盘托出。

    “你是说,你今日身体不适被燕王认为是发酒疯?”成王顿了顿,继续说道,

    宋敬山是断断不敢说自己喝多了酒这件事的。

    “然后被燕王碰见所以往你脸上泼了一壶水?”

    宋敬山点头应道。

    成王思索道,

    “燕王在军营里待久了,为人处世自然也就跟那些大老粗一样了。但是,”

    成王话音一转,声音冷厉,

    “这尚书之位可不是那么好坐的,你若坐不稳,那便换个人来坐。”

    宋敬山今日在琼楼出那么大的丑,丢的只会是他成王的脸。

    他看向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宋敬山,问道,

    “可听明白了?”

    “微臣明白。”

    “以后,本王不想再听到这种不值一提的小事。走吧。”

    成王不耐的摆手。

    宋敬山迅速起身,赶忙离开。

    燕王府,书房。

    谢裕坐在椅子上,悠悠的看着手中的书信。

    “殿下,宋敬山去成王府不足一刻钟便被成王训斥出来了。”

    剑风站在下首说道。

    谢裕放下手中的书信,轻笑道,

    “我就知道我那个好皇兄定会将他骂个狗血淋头。”

    屋内的烛火如点点星光,照在谢裕的脸上,将他脸上的神情映的更加清楚。

    “此等小人,是时候吃点教训了。”

    谢裕走到书房墙上挂着的一幅山水图前,看了许久,终是叹了口气。

    他将那幅山水图摘下来,只见那墙上暗藏玄机。

    墙上有几处凹凸不平的石块嵌在内里,谢裕熟练的扭动其中机关,一扇门赫然出现,缓缓打开,一条密道清晰的摆在谢裕面前。

    谢裕走进去以后,密道的门自动关上。密道两侧的墙上镶嵌着硕大的夜明珠,因此密道中即使再昏暗,也能看见前行的路。

    待走到尽头,是一间石室。里面有一张石桌,此时那里已有人坐在石桌前等待。

    谢裕走过去,那人回头,俯身行礼,

    “参见殿下。”

    眼前的年轻男子身着一身墨色飞鱼服,面容俊朗,身形高大且有些消瘦。无论放在哪里,也是一等一的好儿郎。

    只是现在,却留在宫中磋磨岁月。

    那个意气风发的状元郎和那个清风朗月的小顾大人终究留在了昭懿十六年。

    至此以后,再无小顾大人,只有顾掌印。

    谢裕弯腰亲自将他扶起,轻声问,

    “顾大人,你可曾后悔做我手中刀?”

    听到谢裕对他的称呼,顾云翡的眼睛骤然收紧,他已经许久没有听到有人这样称呼他了。

    久到他都以为从前的那些诗词歌赋,状元游街,新科进士,都是虚幻的了。

    “未曾。”

    顾云翡神色坚定。

    “能做殿下手中刀,是我之幸。”

    他不敢自称臣,顾家的冤屈还没有洗净之前,他不敢为先祖蒙羞。

    若来日能洗清顾家冤屈,那便不枉他留在宫中苟延残喘这余生了。

    “今日琼楼之事,暗卫已经给你送过信了吧。”

    顾云翡点头,声音温润。

    “多谢殿下。”

    宋敬山当年在他父亲被诬陷之时落井下石,在他父亲被夺去官职之后登上礼部尚书之位。宋敬山是踩着他父亲的尸体上位的,如此小人,凌迟之刑都不为过。

    “成王已对宋敬山抱有不满之意,待明日我让他写的戒酒令一出,那长街上的人可就热闹了。多的是人看他的笑话。”

    谢裕轻笑,

    “明日,才是宋敬山最丢人的时候。成王也到了为他善后的时候了。”

    谢裕慢悠悠的说道,

    “我看,成王能忍他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