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士家三国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张节伏诛,乌伤定计

第一百一十九章 张节伏诛,乌伤定计

    就在张节要离去之际,赵云率骑兵赶来。

    “校尉你这是神了,张节果然在此。”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先将张节拿下再说。”

    王飞手下的步兵见骑兵来了,他们又忧又喜。

    王飞身边的一名屯长道:“唉!骑兵来了,我们的功劳就少了。”

    “别废话了,先将张节为首的山越兵拿下再说。”

    屯长尴尬一笑,随后又投入到灭敌上。

    张节手下的山越兵,见到骑兵拔腿就跑。有的山越兵甚至连兵器都扔了。

    赵云对其他人都不感兴趣,可对张节格外关心。他不顾面前阻拦他的山越,打马冲向张节。

    张节似乎也感觉到了危机猛打马匹。赵云则以一己之力,杀透了山越兵的阻拦。

    张节从没有见过这么勇猛的人,他自感上天对他不恭,没有将这么勇猛的将领赐给他。

    张节这个南方人的马术,自然无法与赵云这个骑马高手相比。赵云很快就追上他了。

    张节不打算坐以待毙,他在马背上不断地向赵云射箭。赵云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只是轻轻一拨,就拦下了箭枝。

    张节射了数箭都被赵云格挡。

    “来而不往非礼也,吃我一箭。”

    张节听到赵云的话,立刻趴伏在马背上。

    赵云的目标却不是张节本人,而是他坐下的马。他的箭准确无误的射到马屁股上。

    马匹吃痛嘶鸣,前蹄腾空而起,硬生生的将张节摔下马来。

    龙胆亮银枪直指张节喉咙,张节硬气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我无权处置你,我会把你交给主公。”

    张节却哈哈大笑,“见士徽做什么?难道承受他的侮辱。”

    赵云嘲讽道:“我主公可没有你这般恶毒,同为汉人竟然残害自己的同胞。”

    “成王败寇,管他用何种方法?能胜利就行。”

    赵云发现张节已经无可救药了。

    “想让我见士徽,哈哈!那就让他下地狱找我吧!”

    张节脖子往枪尖上撞,洞穿了他的脖子。这让赵云都没反应过来。

    “可惜……”

    赵云将尸体放到马背上,找士徽复命去了。

    “这就是张节。”

    士徽点了点头,“没错,他好歹也是一方首领,不管他曾经做过何事,既然死了就让他入土为安吧。”

    “主公仁慈。”

    “接下来是该商讨下一步该如何走了。”

    “目前的山越,还有身处在诸暨的吕合一部。我们应该考虑该如何收回了。”

    虞翻道:“以我之见,可派吕会前去劝说,吕会是吕合的父亲,就算劝说不成,吕合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鲁肃却对此持怀疑态度,“吕会虽然归附,可不知他的真实想法如何?万一吕会只是诈降,我们如此做,岂不是放虎归山。”

    “还有其他想法的没有。”

    一众文臣武将面面相觑,很显然士徽对他们的计谋都不满意。

    戏志才却胸有成竹的道:“我军为何要拿下诸暨?留着它岂不是更好。”

    薛综谦虚的问道:“还请军师明言。”

    “郭军正欲收复诸暨,已派人马将诸暨团团包围。此时会稽各地必定空虚,我们只要趁此机会收复各地,必定手到擒来。”

    虞翻指出了不妥之处,“这样做会不会留下私通山越的口实。”

    “山越已被我军击破,并且归附我军。又何来私通山越之说。”

    士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戏志才的计谋。“志才别拐弯抹角了,说出你的计划。”

    “我们可以对外宣称,诸暨已经归附我军。吕会在我们手上,可信度极高。”

    “就算郭军不相信,顾虑之下,也一定不会与吕合联手。如此,我军就可长驱直入,一举拿下会稽郡。”

    鲁肃赞叹道:“妙啊!军师之才,我不如也。”

    戏志才谦虚道:“子敬你的智谋并不比我差,要不是你忙于军内事务,你仔细揣摩也能想出来。”

    士徽非常不喜欢文人谦虚那一套,“行了,都别互拍马屁了。就依志才之计。”

    士军修整了两日,绕过诸暨向剡县逼近。

    郭军根本没想到,士军的动作会这么快,士军极为轻松的夺取了剡县。

    士军一系列的举动,使其直逼会稽治所山阴。

    此时位于山阴的郭异府上,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真没想到乌伤的山越,如此不堪一击。短短半个多月,数万人马毁于一旦。”

    谢贞不耐烦道:“现在不是发牢骚的时候,诸位赶紧想想办法。”

    “谢公您作为郡丞,不知有何高见?”

    这话明显就是在推诿,谢贞虽然不太喜欢这样的行为,但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既然你们想听,那我就说下我的打算。撤出包围诸暨的人马,让其护卫山阴的周全。”

    谢贞说出的打算,只要是个人都能想出来,跟废话几乎没任何区别。

    郭异对这个打算万分失望,“还有谁有不同意见。”

    “我。”

    郭异一看郭林说话,他本不想答应,可又不忍打击他。“说吧!”

    “可以多招一些兵,并且对守城表现突出的人给予奖励。百姓若是愿意守城,也是如此。”

    郭异赞赏的看着郭林,至少这个建议有助于激励百姓守城。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人道:“光这些恐怕还不够,应当抽调各县的精兵会集于山阴,以抗士徽。”

    “此计绝不可行。此计若是施行,各县又如何抵挡?”

    “谢公,你也知士徽对会稽志在必得,山阴他一定会前来攻打。只有将会稽拧成一个拳头,我们才能有机会抵挡住士徽。”

    “而若是不按我的计策做,各县就会被士徽逐一击破。到那时我们将回天无力。”

    “严畯,你危言耸听了吧!”

    “我不认为我危言耸听。”

    “太守千万别信他的话,士徽未来先怯。我们若是如此做,将会失去军心。”

    严畯看郭异不悦的表情,知道对方一定不会同意他的计策。他索性不争辩了。

    “如今山阴兵力薄弱,将围困诸暨的兵力收回势在必行。斥候,你速速将这封信送到贺县尉的手上。”

    “唯。”

    郭异不知他调兵的举动,正中士徽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