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士家三国 » 第二章 厢房见士母,婚事提日程

第二章 厢房见士母,婚事提日程

    “夫人天大的好消息,三公子回来了。”

    “什么?我儿回来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美妇人急忙起身。惊得丫鬟立刻提醒道:“夫人慢着点。”

    士徽见到妇人百感交集,他立刻飞跑到其面前,心中那种感觉就像是见到亲生母亲一般,连他本人都不知为何?

    “母亲,孩儿回来了。”

    美妇人扶住士徽的双臂,仔细端详着他,看得士徽直发毛。

    美妇人的眼中满是泪花,“我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几年不见你这孩子都长这么高了。”

    士徽看到美妇人如此,他的心不由得一酸。

    “母亲哪有?我离开时都快是成人了,我也没长高多少。”

    “哦!是吗?你看我这记性。”

    士徽见士母对他的身份没有怀疑,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安慰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数年没见,您看我变化大也很正常。”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话说得好,看来你爹说的没错,这几年你在洛阳的确长进不少。”

    士徽很想将自己在洛阳的光辉事迹诉说一遍。

    忽然厢房外传来了吵吵闹闹的声音,这让士母不明所以。很快士徽就听出这是蔡氏姐妹的声音。

    “姐,你快点进去呀!”

    “我……”

    “姐你在担心什么?反正你早晚都要见公婆的。”

    “你这丫头在胡说什么?我还没……”

    士母将一切听得清清楚楚,她明知故问道:“咦!徽儿,门外是何人在喧哗。”

    “我……,那……”

    士徽不知该怎么说出口,只能沉默的低头。

    “你小子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早说。”

    “说……,说什么?”

    “你在外面给我找一个儿媳,如今还不敢承认。”

    士徽明白他这个母亲已经知道此事,这是在拿自己开涮。

    “还不快去把我的儿媳请来。”

    士徽只能无奈的走出厢房,心中暗怪蔡琰拿小丫头片子多事。

    他白了一眼蔡琰,“那个……玥儿,我……我母亲要见你。”

    蔡玥知道今天她就算不想见,也不得不见。她微微蜷首,羞答答的拉着士徽的手,亦步亦趋的跟随着士徽。

    士徽浑身上下,极不自然的道:“母亲,人……我给您带来了。”

    士母对蔡玥的第一印象就很不错,她当即慈爱的伸出手。

    “好孩子,快到我身边来。”

    随后又对士徽道:“我们娘俩有话要说,你就先走吧!”

    士徽直呼好家伙,这是把他当工具人了。

    “三公子老爷回来了,他叫你过去。”

    “噢!我知道了。”

    幸亏管家来的及时,否则士徽就太尴尬了。

    “怎么还不走?怕我把你的玥儿吃了。”

    士徽的脸色大囧,他也不管蔡玥求助的眼神了,快速地跑出厢房。

    士徽看到士燮已经在大厅中,正与蔡邕等人闲聊。

    他对着一个年级有五十多岁,脸部轮廓俊逸十足的人行礼道:“孩儿见过父亲。”

    袁徽捋了捋一把胡须夸耀道:“威严真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文学造诣都让我等汗颜。”

    士燮也为拥有士徽这样的儿子而骄傲。他可是知道现如今大汉文坛,没有不知士徽之名的人。

    士徽谦虚的道:“袁先生莫要高抬我,在诸位前辈面前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向你们请教。”

    不少人赞许的看着士徽,士徽不骄不躁的性格,深得众人之心。

    站在士燮身后的士祗,有些嫉妒的看着被一众名士围绕的士徽。

    而士廞面色如常,甚至嘴角还挂着几分笑意,他是真的为士徽高兴。

    他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士徽的婚事上。

    “素闻许靖先生善天文历法,不知元显何日成婚为宜。”

    “我已看完他二人的生辰八字,过几天就是腊月十二,不妨在那天成婚如何?”

    士燮担忧道:“是不是太仓促了。”

    蔡玥好歹是当今大儒蔡邕的女儿,士燮担心这样对蔡邕太过怠慢。

    蔡邕知道士燮在担心什么,于是道:“我看不算早,要不是元显坚持在他父母的主持下成婚,恐怕二人在洛阳已经完婚。”

    其实这只不过是士徽的借口,当时蔡玥还没成年,他不想让自己有负罪感。

    士燮见蔡邕都不反对,他也就没有坚持。

    “既然蔡大家没有意见,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士徽请来的名士陈纪道:“甚好甚好,我们这次是为教导交州民众而来。正好借此机会喝这杯喜酒。”

    士徽之所以将这些名士请来,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

    汉灵帝明年就会驾崩,到时候天下大乱就要不远了。这也就意味着他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这些名士来到交州必定能吸引大批的天才前来投奔。他也就不用为以后的人员储备发愁。

    就在众人讨论文学之时,管家慌慌张张的跑进大厅。

    “回禀老爷,门外有天使驾临还请您出去迎接。”

    士燮虽不知汉灵帝派来使者是干什么的的,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急匆匆地来到府门外。

    “圣旨终于来了。”

    士徽心中一片欣喜,他花了不少资源才为士燮搞来一个官职。虽然这个官职没达到他的预期,但也算不错。

    一个面容白净的官服男子,用他那尖锐的声音道:“交趾太守士燮领旨。”

    跟随士燮而来的不管是名士,还是普通百姓,纷纷拜倒在地。

    “交趾太守士燮政纪通达,百姓安居乐业,特升为交州刺史,望卿不负朕之所望,钦此。”

    “臣士燮谢陛下隆恩。”

    士燮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当上交趾太守不到一年又升官了,而且还是一州刺史。他能感觉到这事与士徽脱不了关系。

    这位传旨太监客气道:“士公请起。”

    士燮虽然不想与太监有什么瓜葛,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不想平白无故的得罪人。

    士徽在给刘辩当伴读时,就与这个宦官多有接触。为了不让士燮为难,他立刻挺身而出。

    “郭黄门一路行来想必十分辛苦,还请到府中休息片刻。”

    这个宦官来到交趾,自然不想什么都没得到就离开。他故意犹豫片刻,而后勉为其难的道:“既然三公子有此安排,我若不答应就显得太不识抬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