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七十三章做野猪皮的爷爷(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做野猪皮的爷爷(下)

    处置完了这个垃圾九爷,王道秋和觉昌安在沈掌柜、于掌柜的带领下,就进入了棉纺厂的生产车间。

    看着那一排排“吱吱呀呀”响成一片,吵得要死的织机,看着那一根根线是怎么变成一整块布的。觉昌安和他身后的那几个女真武士,都震憾了。他们是真没想到,在他们看来那无比神密的布,原来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

    再等他们看到那一排排安静坐着的绣娘,仅凭手里那一针一线,就把那惟妙惟肖的花鸟鱼虫,绣到布上的时候。他们是直摇头赞叹汉家女子的手巧,反正他们那些笨手笨脚的女真娘们,你让她们绣花,那真是刀架脖子上也逼不会的。

    看到觉昌安在这点手工业面前,就这么震撼了,王道秋心中不禁就起了坏心思。于是在跟于掌柜谈好卖给觉昌安一千匹布后,王道秋就带着觉昌安,纵马去了宛平的玻璃厂。

    来到玻璃厂门口,王道秋就让门口值岗的小道童,去通知玻璃厂的管事清风道长来门囗见他。

    小道童进士后不久,清风道长就出来了。清风道长今年三十七岁,曾跟着嘉靖帝的第一任道门领路人邵元杰,炼了二十多年的仙丹。邵元杰羽化升仙后,他又跟着陶仲文混,后来在白云观跟着王道秋学习制玻璃,所以他认识王道秋。

    清风道长一出来看到王道秋,他忙就是一个道礼,然后恭敬的说道:“无量天尊,仙长远来,恕贫道没有远迎,失礼了,失礼了。”

    王道秋虽年少,也没正式当过一天的道士,但他当日在白云观,可是被嘉靖帝亲封道号,并赐穿紫色道袍的。所以王道秋现在在道门里的地位,仅次于龙虎山的张天师和现在道门的领袖陶仲文,位列第三。

    正因为王道秋这个,没有当过一天道士的年轻人,在道门中排老三。因此这个清风道长,他在王道秋的面前是下级,他自然对王道秋恭就非常恭敬了。

    清风以道门前辈的身份,称呼王道秋为“仙长”,这把王道秋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今天正事在身,王道秋也顾不上与清风客气。

    于是王道秋将清风拉到一边,小声的对清风说道:“清风道长,我身后这几个人就是建州女真那边的人,是来给皇上拜寿的。道长作为我道门中的忠实信徒,想必朝廷对女真人的政策,道长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我想带这几个女真人进咱玻璃厂去看看,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是怎么制玻璃的。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我大明的实力。当然这玻璃是沙子烧成的,这一点不能让他们看到。清风道长,这个你能作主吗?”

    “是,仙长,这个没问题。如果几个蛮子都能看出这制玻璃的秘密,那这制玻璃还能守得住秘密吗?仙长,这样吧,我们的大车间正在造改造紫禁城的大玻璃,那里是一个多时辰前加的料,今天都不用再加料了,我们就带他们去那个车间吧!另外我会吩咐下去,在这些女真人在厂里的期间,料只能堆在配料车间里,不许推出来。”

    清风当日能被陶仲文派去,跟王道秋学烧玻璃,现在又被派在这里,主管道门最赚钱的玻璃生产。他自然是属于道门中那种,可以绝对信任的高层。因此道门派出道士,去东北女真人那里送医下乡,配合朝廷收服女真人的这一政策,他也是知道的。

    所以现在王道秋一提,想通过带女真人见识一下我大明工业实力,让他们对我大明产生崇拜,以利于下一步开展统战工作的建议,清风道长是支持的。

    于是在得到清风道长的支持后,王道秋就让清风道长先进去玻璃厂安排,他带着觉昌安他们,在门口等。

    等清风道长安排好玻璃厂里面的事,再出来后,王道秋就带着觉昌安他们,由清风道长陪同,进了玻璃厂平板玻璃车间参观学习。

    当看到那火红的玻璃融液,被从炉子里取出,倒到一个个模具里,再由工匠们压制成一块块大小长宽不一的红块块,最后再由水冷却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平板玻璃,觉昌安那都看傻了。

    其实在来北京之前,觉昌安在抚顺的马市上,也看到过这种晶莹剔透的玻璃酒杯和玻璃镜。但他当时以为那是用整块水晶雕成的,一定是自己舍不得用一群马换的那种贵。所以他当时只是看看,并没有去问价。可他是真没想到,这种宝物居然能这么大规模的烧制。

    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觉昌安就趴王道秋耳边,小声的说道:“大人,我在抚顺的马市上见过这种琉璃杯、琉璃镜。大人,你能让他们卖给我一些这种琉璃吗?我可以把它们卖到我们女真诸部和朝鲜。大人,你能帮我说说吗?”

    做中间商赚差价!当觉昌安说出这句话,王道秋是真认同了,陆炳昨日在西苑里说的那句话,这个觉昌安不像是个女真人,倒很像是个汉人。觉昌安有做奸商的潜质,这点王道秋喜欢,毕竟做买卖永远比打打杀杀要好。于是当觉昌安提出想买玻璃制品的这个请求后,王道秋就帮觉昌安,去问清风道长的意思了。

    而清风道长也是个有觉悟的,他很配合王道秋的统战工作,当场就很爽快的答应了,卖玻璃制品给觉昌安。并表示卖给觉昌安的那些玻璃镜,玻璃酒具,可以装在他们道门往辽东运药的船上。在通州码头装船,从天津卫出海,再从辽河入海口通过辽河进入辽东,最后再从辽河转入浑河,送到抚顺。

    而且这批玻璃的货款,觉昌安也不必现在就付。等货到了抚顺后,觉昌安可以用建州的貂皮、人参、马匹、海东青抵这货款。

    清风这么大气,对少数民族这么有感情,这把山里娃觉昌安给感动的不要不要的,拉着清风的手,那就是一个劲的感谢啊!

    参观完了玻璃厂,王道秋就带着觉昌安他们,坐玻璃厂的船,向上游的南涧河钢铁厂驶去。王道秋今天打算一次性镇住觉昌安这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东北老铁。

    船到南涧河钢铁厂,还离着老远呢!看着钢铁厂那一座座高炉里,排出的那冲天浓烟,觉昌安就被镇住了。

    觉昌安不知道那排出冲天烟柱的地方,到底是仙界还是魔界。于是他拽着王道秋的胳膀,就瑟瑟发抖的问道:“大人,那是什么地方啊?那些烟怎么这么吓人啊?”

    “哈哈哈哈”,看着这满脸横肉的女真汉子,被这几个烟柱吓到,王道秋不厚道的大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王道秋指着那几个大烟柱说道:“觉昌安,我的朋友,你所说的那几个烟柱下面,既不是仙界,更不是什么魔界,而是一个个一炉可以炼几十万斤铁水的炼铁炉。”

    “什么,一炉可以炼几十万斤的铁水,这世上会有那么大的炼铁炉?大人,你这不是在跟我逗乐子吧?”

    “哈哈哈哈,觉昌安兄弟,我们汉人有句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我跟你解释什么,你都不会信,那我们就一起上去看看吧!”

    “好的好的,那就麻烦大人了。”

    说着话,载着王道秋他们的船就靠了岸。一到岸上,觉昌安就看清了这里行色匆匆,一个个的忙碌身影。这会儿他也知道了,这里是人间,不是什么仙界魔界。不过他此时对王道秋刚才说的,那一炉可以炼几十万斤铁的炼铁炉,他还是不大信的。

    王道秋带着觉昌安他们进入钢铁厂,这钢铁厂就是王道秋主持建的,这儿的护卫都认识他。于是王道秋带着觉昌安他们进去,护卫们都是赶紧抱拳行礼,没一个上去问一句的。

    王道秋带着觉昌安他们进去的时候,正赶上一个炉子刚开炉,那火红的铁水像一条河流一样自炉内流岀。

    而看到这火红的铁龙,觉昌安他们这几个女真山里娃,都不用王道秋招呼,就咋咋忽忽的跑了过去。然后他们就在那儿看工匠们从炉内放铁水,再把这些铁水引入转炉中去炼钢。

    这大炼钢铁,王道秋早看腻了,对此他丝亳没有兴趣。于是他就招手唤来这个炉子的炉长,让他带人看着点这几个女真人。然后他自己就带着护卫,去了钢铁厂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