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二十章拉兄弟一把

第一百二十章拉兄弟一把

    从嘉靖帝居住的万寿宫出来,夏言等三位内阁大学士。就在严嵩这个内阁首辅的和言悦色中,虽心不甘情不愿,但在面上他们都带着微笑,赞颂着皇上圣明。顾全大局的在内阁票拟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让内阁议事大厅里一堂和气。

    说实话这份人事调整方案,最不爽的就是夏言了,因为王道秋,短短几个月他就从一言九鼎的内阁首辅,沦落为了现在的啥也不是。

    他夏言虽现在名义上仍高居大明内阁次辅,但因为几次在与王道秋的交锋中,他次次灰头土脸。尤其是那次被王道秋带着在无逸殿的大厅里,当着一众内阁司值官员的面,搞那些“行为艺术”,用那种肢体姿式对他极尽羞辱,最后人家王道秋还一点事儿没有。

    这样一来,可以说让整个内阁的司值官员,都认识到了他夏言现在就是只没牙的老虎,模样虽依然吓人,但没什么了不起的。尤其是王道秋当日这么一搞,也将内阁里所有司值官员的想像力给打开了。既然人家王道秋行,那我为什么不行呢?

    于是现在内阁里的那些司值官员,他们对夏言这个次辅根本就没了畏惧。哪怕是彼此面对面擦肩走过,那些官员对夏言也是直接当空气,既不问好更不行礼。甚至在工作中还故意找茬,把夏言草拟批复的那些文件,以各种的理由给退回去。

    可以说夏言现在在内阁里毫无威信可言,没一个人怕他。现在他的死敌王道秋,又掌了帝国的人事大权,这就不等于是把屎糊到了他这个次辅的脸上,让所有官员都看到了他夏言的无能,让他夏言再一次的成了官场笑话吗?

    因此在签关于吏部人事调整的这份票拟时,夏言他心中是熊熊怒火,他是真想把这份票拟,直接给撕了撕了的。但形势比人强啊!实力不济时该忍还得忍啊!不想回乡下当农民,还想继续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就该在自已惹不起的人面前装孙子,可不能把皇帝给惹恼了。

    于是随着舍不得权力,还想继续赖在那儿混的夏言,最后一个在那份内阁票拟上签字。然后这份票拟被送进司礼监批红,最后再以圣旨的形式,向朝堂公布。王道秋也就成为了,新鲜出炉的大明王朝吏部左侍郎。

    成了大明吏部的第一副部长后,王道秋也没忙着去吏部报道,反正喻茂坚和李香还要交接他们在都察院和大理寺里的工作,没那么快到吏部上班。

    在西苑又按步就班的上了一天班,晚上又和陆炳一起在嘉靖帝那儿蹭了一顿御膳,王道秋就坐上宫里给安排的马车,回家去住了。

    经过这几天的休养,王道秋的身体已无大碍,可以不用人扶自己行走了。而且随着那一百多名清流官员的被特赦,王道秋在外面也没了被他们同伙报复的可能。于是王道秋也就辞别嘉靖帝,回自己家住去了。

    皇宫的马车到内宫监胡同王宅门口,一下马车王道秋就发现自已家又有了新变化,门口新立了两尊威武的大石狮子,还有两名身着黑色飞鱼服的锦衣卫,在他家门囗挎刀值守。

    那两名在王道秋门口站宅门的锦衣卫,他们认识王道秋。所以王道秋一下马车,他们马上就跑过来抱拳行礼,自我介绍说他俩,是卫里派来守护王道秋家的。

    两名锦衣卫很有眼力劲,看到王道秋就跑上来行礼打招呼,反倒是高仪介绍过来的那个门房,他看到王道秋时显得很局促,紧张的站台阶上,显的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看着那个门房的紧张样,王道秋心里也是无奈,在对那两个站自己家宅门的锦衣卫勉励打赏完后,王道秋走上自家门口台阶,上去向自家门房客气的问道:“老人家,上次走的急,都还不知道老人家你的名讳呢?”

    “哦老爷,小老儿姓范,家里行二,平日里街坊们都管我叫范二。”一听王道秋这个自家老爷问话,门房范二忙谦卑的拱手回答道。

    范二,这名字放后世,那肯定是要去派出所改的,否则真不好意思岀门,向别人介绍自己。不过放大明现在这年代吗?无所谓的。

    小老儿范二,是有点二,不过胜在人老实,因此王道秋倒没有因为他二,就换掉他的想法。

    于是在知道了自已的门房叫范二后,王道秋就向他问道:“范伯,我不在的这些时日,家里都还好吧?”

    “好,老爷你那日出门后没多久,锦衣卫就派了一帮人住进了家里,说是老爷你在宫门口被人打了,还说那帮人的同伙有可能会到府上来闹事。对了老爷,那天锦衣卫来府上带队的官,还把那天你带回来的那四个小子,每人给了三十鞭。那四个小子也是硬气,跪那儿硬挨了三十鞭,一声都没吭……。”

    范二吧吧的把王道秋这几天在宫里养伤期间,府里发生的大小事,详详细细的给王道秋作了汇报。反正大意就是那天事情一出,锦衣卫就把这儿给保护了起来,府里人没事,只是大家担心王道秋的身体,有没有被打坏。

    知道府里人都没事,以及高仪刚下值回来不久,现在应该是在吃饭。王道秋就辞别范伯,向府内走去。一进到府里,王道秋就遇见那四个在院里巡逻的小子,对他们勉励了一番后,王道秋就往里走。

    来到高仪的居所,果然见高仪一家在吃饭。看到人家一家在吃饭,王道秋也不好打忧,就想着先偷偷溜走,等下再来找高仪。

    可奈何这时候高仪的大儿子,看到了自家屋外的王道秋,并喊岀了声。而高仪经他家大小子一提醒,扭头也看到了此时屋外的王道秋。

    于是高仪站起来,冲王道秋高声的吼道:“良桢贤弟你回来了,快进来坐,快进来坐。”

    高仪都招呼自己了,王道秋无法,也就只好尬笑着一边往里走,一边对高仪说道:“子象兄和嫂子,你们才吃饭呢!”

    “对呀,我们翰林院下值的晚,这饭也晚了些。对了良桢贤弟,你饭吃过了吗?”

    “哦,我是在西苑吃过饭后,才回来的。”“那就好那就好,不瞒良桢贤弟,良桢贤弟现在若还没吃饭,为兄现在还真没饭食可招待贤弟。这几日贤弟不在,秋嫂也不好做太多的饭食,每日都是刚够吃,还真没多余的。”

    “嗨,秋嫂就这样,节省惯了。勤俭节约是为美德,小弟又不好苛责她。说实话她现在已经好很多了,以前小弟和石汀兄,叔大兄刚住进来时,秋嫂每次做饭,我们几人都只能勉强吃个半饱。哈哈哈哈!”

    说着秋嫂的不是,王道秋就进了高仪那屋。而看到王道秋进来,高仪的老婆江氏,忙给王道秋道了个万福,说了几句客气话,她就带着她那仨孩子,端着碗进里屋去吃了。

    江氏和仨孩子走后,高仪就笑嘻嘻的拱手向王道秋道贺道:“恭喜哦良桢贤弟,入仕仅两月,你就是正二品的侍中兼吏部左侍郎了。你任吏部左侍郎的圣谕,今天还是为兄我亲笔起草的呢!恭喜恭喜!”

    高仪向王道秋恭喜,但他那笑容,王道秋怎么看都有一丝落寞。想想这也正常,六年前高仪以二甲第一,总榜第四的成绩进入仕途。他当年殿试的成绩,只比王道秋差三名,可现在王道秋入仕才两个月,就是正二品手握实权的近侍大臣了。而他高仪在翰林院里苦熬了六年,前几个月才刚提了个正六品无实权的翰林侍讲。这差距太大了,太到但凡是一个正常人,他都想骂娘。

    理解高仪心中的落莫,王道秋也想拉一把自已的这位朋友。于是面对高仪那十分尴尬的恭喜,他平静的说道:“子象兄在翰林院里也学习了六年朝政,不知道子象兄现在有无意向离开翰林院,出外去一展自己心中的报复?”

    王道秋这话什么意思?现在王道秋贵为吏部第一副部长,给他高仪安排个外放为官,可以说是举手之劳。

    难道自己真要出去为官吗?天天呆翰林院里抄抄写写,这确实是在虚度年华,可岀去为官,面对那些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高仪又觉得以自己的性子,恐怕应付不来。

    于是高仪把王道秋的话想了一下后,他有些沮丧的说道:“不瞒贤弟,为兄在翰林院里天天抄写公文,这一晃就是六年,为兄早就烦了,早想离开了。可翰林院它不好就不好在,它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和权力,显得很无聊。”

    “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它的优点,正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所以翰林院里他的人际关系比较清淡,没有什么争斗,大家都君子。说实话良桢贤弟,为兄现在虽厌倦翰林院的无聊,但也舍不得那里的清淡。为兄想出去外放为官,一展自己胸中的报复。但为兄也惧怕那些官场里的尔虞我诈,惧怕那些你死我活的官场争斗。嗨,良桢贤弟,为兄难啊!”

    说完这些话,高仪就悲壮的把自已面前的一杯酒一饮而尽,他那副模样,看的王道秋心酸。

    高仪说的是实话,他就是这么个人,这么个性子。这一点在后来隆万之交,高拱和张居正争首辅位子,他在那其中的表现,就能说明一切。

    知道自己这位朋友的性子,外放他去地方上当官,或者是中央那些利益争斗很激烈,人际关系很复杂的部门,这确实难为他了。可俗话说的好,有挑战才有机遇,大风险后才有大收益吗?

    想到这些,王道秋决定给高仪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让他自己去选择。于是王道秋对高仪说道:“子象兄,人生在世有时候是要逼一逼自已的。这总把自己放在舒适区,怎么可能会有大作为?这样吧子象兄,小弟我马上就要就任吏部,这次吏部随着熊尚书和两个侍郎的同时被问罪,吏部这次被卷入的中层官员也不少。”

    “等喻尚书、李侍郎和小弟到任后,对吏部的中基层官员,肯定会来次大的调整。兄长你也知道,吏部中层两个位子最重要,一个是负责官员升迁调动的文选司,另一个就是负责官员考核的考功司。这两个职位如此重要,以致于它虽只是个五品的差事,但这两个司主官的任免,必须要经过皇帝本人的同意。怎么样子象兄,你有没有胆子挑战一下这两个职位?”

    吏部文选司、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兵部库选司,这四个职位是大明朝廷公认的那种干活不累,却权力极大,能轻松贪到大量财富的肥缺。

    吏部文选司负责全国文官的升迁调动,吏部考功司负责考核全国文官的绩效。而兵部武选司和兵部库选司,则是负责全国武将的升迁调动。

    看看这四个部门的权力,你就明白这四个部门是有多肥了。所以吏部文选司和吏部考功司的主官五品郎中,他们下到地方去,人家地方上的正二品巡抚、总督那都是小心伺候的,实在是惹不起啊!

    所以现在王道秋一说,他高仪有可能得到那两个位子,高仪当时那端着酒杯的手,就愣在半空中了。

    过了良久,高仪才在震惊中缓过来,满脸问号的向王道秋说道:“良桢贤弟,吏部文选司和吏部考功司那两个位子,历来都是万众瞩目。这可能落到为兄这样一个无门无派,默默无闻的小翰林头上吗?”

    “哈哈哈哈,子象兄多虑了,子象兄在翰林院六年,品行淳良这有目共瞩,子象兄你有资格为天下选官。而且现任的吏部尚书喻大人和侍郎李大人,他们都是朝堂知名的清廉公道之人。所以只要兄长有心,那小弟愿意为兄长去向皇上、向喻大人推荐。”

    “这,这,这,这我行吗?”

    其实王道秋说愿意推荐他去出掌吏部文选司或吏部考功司,高仪心里是欣喜若狂的。毕竟那两个位子的诱惑,对于大明中基层官员来说,那是无法抗拒的。不过出于传统文人的传统行事风格,高仪在嘴上还是对王道秋谦虚着。

    看到自己好友,眼睛里那藏不住的喜悦和渴望,王道秋“哈哈哈”的大笑了几声,“啪”的桌子一拍,自信的对高仪承诺道:“兄长就静候佳音吧。”

    然后他不顾高仪在后面“贤弟,咱们再商量商量”,“贤弟,咱们再商量商量”的召唤,大袖子一甩,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