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离谱,这聊天群有毒 » 第123章 劝杜甫

第123章 劝杜甫

    没过多久战斗结束。

    墨信带着众人进入成都城。

    成都城内同样没有多少反抗。

    他们直奔青羊肆,也就是未来的青羊宫,墨信和李白都没有坐在主位,主位现在依旧空悬。

    墨信和李白安排完成都内的事务,李白问:“群主,你为何要杀了房琯?某不是在同情他,某是觉得他好歹有名望,若是能劝降他,对我们的事业有帮助。”

    墨信摇头,道:“跟你讲个有趣的事,最近这段时间大唐的丞相,都是姓韦、姓房、姓崔、姓李、姓裴,不需要看他们的名字,就看这个姓,所有人都能猜到他们的祖宗是谁,是不是很有趣?”

    李白怔了怔,很快明悟过来,道:“群主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和世家合作?”

    “不是!不然我也不会是私底下才和你说这种事了,况且我也没杀崔涣。现在这个天下,没了世家还真就治理不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

    “那群主您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和世家有限度的合作,但不能依赖世家,不然我们创造出来的新国度,也只是隋唐的轮回。未来我们必须要将科举制发扬光大,现在的科举制居然不是糊名的,简直可笑!”

    虽然科举制糊名,并不能完全杜绝科场舞弊,不然大明宰辅们的公子也不会始终能够维持住人人都是进士的荣誉。

    可科举制的进步,也能更进一步的削弱世家的力量。

    李白点点头。

    他并没有根据科举制多说什么,现在当务之急并非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他和墨信不约而同的看向空出来的主位。

    墨信问:“你把杜甫安排在哪里了?”

    李白道:“他就在城内,我让人请他过来。”

    墨信当即回头看向一旁护卫的赵云和周壮,道:“待会配合我们演一出戏。”

    片刻后,杜甫就出现在了墨信和李白跟前。

    在此之前,李白虽然经常给他灌输各种朝廷不好、百姓生活不易的话,却从未告诉过他要谋反。

    所以杜甫听闻有叛军袭击了皇帝的队伍,又看到李白控制了整个成都,便明白了一切。

    他问:“太白兄为何要反?”

    然而李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和墨信一起起身,朝着杜甫躬身一礼,齐声道:“我等见过杜首领!”

    杜甫一怔。

    什么意思?

    李白继续道:“还望杜首领今后可以为了天下万民,带领我等越做越强,创造辉煌!”

    “你……你们……我可不是反贼!”杜甫不知所措。

    李白摇头:“不,子美兄,你现在不但是反贼,而且还是我们的头领,这个名号我们已经打出去了。”

    就在杜甫愣神间,墨信给一旁的赵云和周壮使了个眼色。

    赵云和周壮立即上前,将一件黄袍披在了杜甫的身上,并且给他系好。

    墨信和李白等人再次齐呼:“我等见过明主!”

    杜甫想要脱掉身上的黄袍。

    但周壮紧紧按着,杜甫根本挣脱不开。

    李白劝道:“还望杜首领能记得自己的孩儿,当初他们可是差一点饿死,就这样的世道,连朝廷命官的子嗣都不能饱腹,我等还留着它干嘛?不如推翻了它,重新创建一个人人都能饱腹的世界。”

    杜甫愣了愣,问:“太白兄真有让人人吃饱的办法?”

    李白道:“不是我有,而是你有!在杜首领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曾在山村里种植过亩产五百斤的粮食,上次采摘时,杜首领不是亲自到现场指导过大家吗?”

    杜甫一时间还没适应李白这种把功劳都按在自己头上的说法,他迟疑着开口:“可是那番薯不能作为主食呀!”

    “我们也有同样高产的主食!”

    “但这也不需要造反吧?把这种高产的粮食献给朝廷,不是同样能够造福万民?”

    墨信突然插话:“不,杜首领你错了!

    “现在天下已经呈现出乱世之象,但当今的堂堂天子都在做什么?李隆基在逃,李亨在夺权,都到了这种时候,他们还在争权夺势!

    “且不说李隆基昏庸,是不是该让位给李亨,就说继位的李亨,又可曾有明主之象?

    “让这些昏君当道,他们只顾着自己享乐,根本不在乎天下百姓,纵使有高产粮食,他们也是分发给天下世家,而世家只会将这些粮食种在自家的田里,根本不会分享给黎民百姓。

    “最后肥的还是世家,苦的还是百姓!

    “不如就让我们这些有识之士站出来,由我们当家做主,由我们带着天下百姓种植高产粮食,而不是让这些粮食成为世家的私有物,这才是对天下百姓最好的选择!”

    杜甫默然。

    墨信说到了他的心坎。

    前不久他才刚刚写过一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自然明白世家大族的尿性。

    若是将这些粮食交给朝廷,它们压根就到不了百姓的手里。

    杜甫苦笑,道:“好吧,就为了天下苍生,某愿意做这个反贼!”

    墨信道:“其实我们不但有这种高产粮食,我们还有办法可以提升任何田地的亩产,只不过这需要天下读书人来研究科学,而不是儒学。”

    杜甫一怔:“你们要反儒学?!”

    “不,我要更正两点,一是我们,不是你们,二是儒学属于哲学,科学虽然也有哲学的范畴,但它同时也能实体化,我们暂时没有必要说二者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可以明面上支持儒学,但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出科学的方法论和做事标准,等以后的读书人习惯了科学和儒学并存,他们自然能够分辨得出到底是儒学好还是科学好。”

    杜甫松了口气:“如此甚好。”

    墨信和李白再次对视一眼,二人又齐齐说:“恭请杜首领入座!”

    二人同时指向上方的主位。

    杜甫羞愧道:“某才刚刚入伙,又岂敢觊觎高位?这个位置还当时二位来做!”

    “不,我们就只服杜首领,谁坐上去都不服,杜首领也不想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就陷入内斗之中吧?”

    杜甫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