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 第64章 沉香亭以文会友(加更求追读!!)

第64章 沉香亭以文会友(加更求追读!!)

    小黄门走后,翰林院中一片愕然。

    “宣太白前去撰乐词?”

    “不是说要罢太白的官么?怎么又让太白去撰乐词?”

    “沉香亭上,白莲池畔……陛下难不成又反悔了?”

    众人惊疑不定的望着似乎还没清醒过来的李白。

    刚才这小黄门带来的圣旨自然就是曹操宣李白前去进献诗词的了。

    为了掩饰自己朝令夕改,曹操特地找了个借口,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并广邀天下文人墨客,同时让李白在宴席上撰乐词庆贺。

    要知道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几乎就相当于大唐皇后了。

    如今李白竟要在帝后面前献乐词?

    这是何等的荣焉?

    翰林院众官员都艳羡的望着李白,可李白却仿佛没听见似的,醉眼惺忪,倒头就睡……

    ……

    翌日清晨,沉香亭。

    牡丹花开花时间一般都在辰时(早上7点),花期时间也非常短暂,通常只能维持十天左右的时间。

    曹操和杨玉环早早的就赶到了沉香亭。

    杨玉环素爱牡丹,听闻第二天要去赏牡丹花,难得的没有缠着曹操,也让曹操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果然,陛下离了我就大发脾气呢,听宫里的小黄门说,陛下昨晚上睡梦中还嚷嚷着什么要杀人……噗嗤,分明就是离了我就睡不安稳了……’

    杨玉环含情脉脉的望了一眼曹操。

    大清早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被这么个千娇百媚的小妖精瞪一眼,谁受得了啊!

    “爱妃昨夜睡得可曾安稳?”

    无奈,曹操只能强忍着撇开了话题。

    昨儿个夜里没有杨玉环侍寝自己,终于让曹操感受到了一次来自被褥的温暖!

    那种熟悉的舒适感,让曹操一夜梦回三国,策马扬鞭,上阵杀敌,好不快活!甚至曹操迷迷糊糊间梦到了自己剑斩许攸,刀劈吕布,整个三国无一合之敌!

    ‘果然,吾好梦中杀人!’

    但此时的杨玉环听到曹操这么问,一时间以为曹操是刚跟自己分别一晚上就思念自己了,含情脉脉的走上前抓住曹操的手。

    “陛下,昨日臣妾心念牡丹,却疏忽了陛下的感受,今日赏花结束,便让臣妾补偿于陛下可好?咱们……咱们今晚上再上铜雀台一次……”

    ‘妖精!’

    ‘妥妥的妖精!’

    ‘才放过朕一晚上,今儿个大清早的就来勾引朕!’

    ‘朕一片丹心为朝政,奈何杨玉环误我啊!’

    曹操在心里一阵狂呼,随后便顺势攀上了杨玉环丰腴的腰肢。

    “嘿嘿,爱妃,咱可说好了啊……”

    ……

    沉香亭是李隆基专门为杨玉环修建的牡丹园,此时正值牡丹花期,园子里各式各样的牡丹争妍斗艳。

    白、姚黄、魏紫、洛阳红、二乔……

    几乎涵盖了大唐所能找到的所有品类的牡丹。

    花美颤人心,花枝招颤间,杨玉环一颗心也变得娇颤不已,眼含秋水,气若游丝。

    曹操就更不用说了。

    这一连串的待定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俩人又在花丛里一阵摇曳后,终于来到了白莲池畔——此次设宴款待天下文人的地方。

    此时,宴请的众文人已经落座,觥筹交错,佳句频飞。

    落笔摇五岳,啸傲凌王侯!

    论气势,大唐的诗人们不弱于任何朝代,这是这个万邦来朝的国度给与他们的自信。

    国强,则民强。

    曹操的到来让众文人略微骚乱了一会儿,但也只是一会儿。

    众人对着曹操行过礼后便各自落座了。

    这无关乎文人气节,而是事先曹操为了体现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特地交代过了此次宴席不分君臣,以文会友。

    曹操挽着杨玉环落座后,便左顾右盼好了一会儿,但却始终没找到那位李太白,随后,曹操才疑惑的拉过了一个小黄门。

    “李太白呢?”

    小黄门这会儿一脑门子的汗!

    古往今来,听到皇帝召见,哪个不是屁颠屁颠的就跑来了,甚至有的人担心自己睡过头,直接连夜守在皇宫外!

    可这李白倒好,皇帝都来了,他还没来!

    “回禀陛下,兴许是李大人路上耽搁了行程,奴婢这就去传唤他!”

    小黄门连忙跪倒在地高呼。

    曹操略微皱了皱眉,但也没太在意。

    封建阶级的帝王权势是越往后越威仪的,在三国时期,君臣有别还没体现的那么明显,所以经常出现刘备拉着关羽的手啊,孙权挽着周瑜的肩啊这些的。

    偶尔迟到一回,在曹操看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嗯,既如此,你便去唤李太白过来。”

    遣退了小黄门,曹操站起身来大笑一声。

    “昔日我大唐太宗皇帝曾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今日朕思及太宗,特在沉香亭以文会友,诸位骚客但行方便就是!”

    曹操话音一落,下首一片“陛下圣明”的赞扬声。

    忽然,有人站起身来。

    “陛下,今日既然以文会友,不如陛下出题,让我等吟诗作对,来日也好传作一段佳话可好?”

    这人生得面白体长,形貌俊逸,但曹操却不认识。

    不过曹操不认识没关系,很快就有有眼力劲儿的小黄门凑过来低声解释道:“陛下,此人名唤王维,号摩诘居士,乃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擅作诗绘画……”

    曹操点了点头,随后大笑一声。

    “既如此,那朕便做这个出题人了,今日便以三国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三国?”

    眼见曹操出题,众文人瞬间埋首苦思。

    眼下可是在皇帝面前卖弄文采,一出头那可就是天高任鸟飞啊!

    殊不知此时曹操的心里一阵得意。

    ‘让朕看看这大唐盛世是如何看待当年的三国的……’

    在座的不愧都是大唐选出来的高端文人,很快,就有一个衣着朴素之人站了起来。

    “有了!”

    闻言,众人齐齐望了过去,曹操也饶有兴趣的看向发言之人。

    “竟是诗圣杜子美……难怪能如此快作诗了!”

    人群低声惊呼,曹操也知道了这站起来的人名唤杜甫,字子美。

    只见杜甫摇头晃脑了一阵,随后便怡然自得的颂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刚刚颂完,还不等众人齐呼,曹操的脸色瞬间就变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