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 第47章 各怀鬼胎的赤壁宴(上)

第47章 各怀鬼胎的赤壁宴(上)

    嘴里听朱由检说过刘秀的事迹是一回事,但当孙权自己真的有了一张刘秀体验卡之后,才知道这人有多离谱!

    长江江岸有暗礁吗?

    有肯定是有的,但此处水域狭窄、江水湍急,就算有暗礁,也都被冲走的差不多了,李治大军竟然能好巧不巧的撞到为数不多的暗礁上?

    还硬着头皮折损了十几艘战船才返航?

    未免有点太夸张了吧!

    就这还只是百分之十的气运?

    一时间,孙权都有点羡慕朱由检了。

    也不知道这位继承了刘秀完全体气运的人遇到的会是怎样一个场景。

    不过想了想,孙权还是摇了摇头丢开了这份艳羡,这位刘秀的气运太强了,导致个人能力所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这气运拿来当物资是好的,但如果真穿越到刘秀本人身上,估计自己也只能像朱由检一样次次拿个待定了。

    ……

    翌日清晨,长江北岸,曹营。

    李治此次的二十万大军并不是自己的原本班底。

    除了在玄武池训练出来的新编水军外,还有一部分是新附的原荆州水军。

    这部分人是李治大军进至新野,当地守将刘琮率众归降的。

    而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新编的水军及新附的荆州水军短时间内难以磨合。

    特别经过昨夜的“意外”,让李治一方的大军士气大跌。

    尤其是那些鼓吹玄学的人,认为此次出兵极为不妥,已经惹得天怒人怨了,甚至还把士兵们水土不服的事情拿来说事,认为士兵们最近病恹恹的原因就是上天的警示。

    李治可烦了。

    但这是当下社会普遍的认知,李治个人也没办法去逆着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去“倒行逆施”。

    无奈,李治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等待陆军到来会合。

    李治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一边操练水军,一边等待良机,最主要的还是想办法解决“谶纬”这么个风气。

    眼见李治大军扎营了,孙权一方也不着急了,此处是自己的地盘,要是打持久战的话,自己的后勤、补给都要占优势,根本不慌,于是,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僵持。

    ……

    而此时,武曌的两万大军终于“姗姗来迟”,到了赤壁。

    眼见武曌到来,孙权极为开心,武曌来了,也就意味着诸葛亮来了!

    这不得想办法和诸葛亮亲近亲近?

    于是,孙权当场便决定设宴款待武曌大军。

    武曌并没有觉得不妥,欣然赴宴。

    如今孙刘“联手”,两军会晤,双方首领聚在一起吃个饭再正常不过了。

    更何况,小九昨儿个刚吃了败仗,虽然败的有点莫名其妙,但还是不得不防。自己去和孙权吃个饭,指不定就能从他嘴里套出些大军的情报来,然后通过私聊小窗口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李治。

    此次赴宴,全是好处!

    ……

    “此次,势必把诸葛亮挖过来……”

    “此次,一定要探听到一些东吴大军的底细。”

    两人各自心怀鬼胎。

    六月三十日,武曌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于赤壁赴宴。

    赤壁江岸,孙权特地交代周瑜,让大部分士兵都隐藏了起来,只保留了最初的三万大军。

    周瑜虽然不解,但也依旧照做。

    巳时三刻,武曌等人赶到赤壁。

    “玄德!良久不见!”

    孙权一看到武曌过来,便大笑着朝前走去,把双手张开到一个夸张的弧度,作势要给武曌一个拥抱。

    武曌虽然有些不乐意,但一想到接下来的事儿,还是强忍着不适感回应了孙权一个拥抱,感慨道:“仲谋,是良久不见了!”

    而于此同时,两人的心里同时浮现念头。

    ‘咱聊天群里,我大概是第一个抱了女皇的人吧……可惜了,女皇穿成了刘备之后,连身体也和刘备一个德行了……’

    ‘让你这个本地土著先得意一会儿,这次我和小九联手,非得把你屎都打出来!’

    良久,两人分开。

    脸上都同样挂着友善莫名的笑容,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

    看着这融洽的一幕,站在武曌身后的关羽暗暗感慨了一声:“此次若非和孙权联盟,我蜀汉危矣,看到孙权待大哥这么友善,俺就放心了!”

    声音虽小,但也被站在身边的张飞听到了。

    张飞:“俺也一样!”

    形貌俊朗的诸葛亮站在一旁,拿羽扇轻轻摇了两下,含笑不语。

    同样的,孙权身后的周瑜也将目光看向了“来客”,时不时偷瞄一下被孙权特意关照的诸葛亮。

    ‘相貌俊逸,气质温良,倒是一表人才,就是不知其智谋几何了。’

    很快,周瑜的目光就被诸葛亮所察觉,诸葛亮对周瑜报以友善探询的一笑。

    想到孙权特意交代的,要对诸葛亮态度好一点,周瑜歉意的点了点头,回以微笑。

    ……

    双方的的会面,就这样以一种极其和谐却又诡异的开局结束了。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孙权便领着武曌众人入了席。

    武曌刚落座,孙权就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此时的诸葛亮地位甚低,刚准备坐在末座,孙权见状,当即大笑了一声道:“这位可是南阳卧龙先生?”

    诸葛亮急忙起身,拱手应“是”。

    孙权哈哈大笑道:“先生不必拘谨,昔日先生手信中和某所说联盟之事,某便一直好奇提出这等建议的是何等大才,今日一见,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呐!”

    诸葛亮虽然有些不理解孙权为何对自己这么推崇,但见孙权夸赞自己,当即也就谦逊的拱了拱手。

    “孙公谬赞了,亮当不得大才之称,反倒亮观孙公麾下大军军容肃整,只怕尽皆百战之师呐!”

    诸葛亮本来只是应付性的夸赞一句,这来的路上连孙权的大军都没见到过,从哪儿去看什么军容肃整?

    哪曾想话音刚落,孙权就摆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看向诸葛亮。

    “噢?孔明先生可是对我军有何高见?”

    诸葛亮一听,当场就愣住了。

    我这是场面话啊!

    我都没见到你的大军,从哪儿去给你高见去?

    无奈,诸葛亮只能硬着头皮扯道:“亮本布衣,谈何高见,难得孙公有兴致,亮自然是荣幸之至的,只是此间事有轻重缓急,军阵之事唯有军阵前才能说得明了,若当真要说,也只得等到赤壁此战之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