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 第44章 刘曹联手的赤壁之战伊始

第44章 刘曹联手的赤壁之战伊始

    世家做大,对哪个朝代的统治者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五姓七望这样的世家大族!

    在乡野上的声望,甚至要超过了朝廷!

    但要对这样的庞然大物动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七望族的强大已经深入人心,不光是在乡野上,甚至在朝堂上,都是一股极大的力量。

    朱元璋不知道李世民有没有解决这个“毒瘤”。

    但朱元璋自己,在屡次政令被阻后,下定决心要对五姓七望这个毒瘤动手了。

    朱豆的出现,刚好就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朱元璋神情戏谑的一笑,眼前出现了一道光柱。

    朱元璋的第四阶段,完成了……

    ……

    建安十三年,长江。

    武曌率军屯驻樊口,面前是一封信。

    “刘兄,此次曹贼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我已命周瑜率精军三万沿江上至夏口,你只需率军屯驻樊口,届时,我两军携手,溯长江西进,就可与曹军在赤壁相遇!”

    “据探子来报,曹军水土不服,众多士卒已染疾病,我等只要联手抵御,这天下便可三分!”

    落款是孙权。

    是的,武曌的第四阶段便是赤壁之战。

    此时的武曌随手将信放在一边,看向了下首一个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之人。

    “云长,此事你怎么看?”

    这人自然就是咱们口中的关羽了。

    赤壁之战前夕,武曌因为不知道对面的曹操是李治,因此派诸葛亮出使东吴,依靠与孙权集团的密切关系,成功促成了孙刘联盟。在当时看来,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因此,武曌将诸葛亮封为了“军师中郎将”。

    虽然名为“军师”,但不是参谋长,而是后勤部长,主要是替武曌管理长沙、桂阳、零陵三个郡,负责调配军粮和赋税。

    如果武曌像咱们所熟知的刘邦一样,一直打大仗,那这个萧何角色的军师中郎将就非常重要。但如果武曌不打仗,或是一直打小仗,那萧何就不值钱,值钱的是张良。

    而诸葛亮此时就是一个不太重要的萧何。

    中郎将的职级也不高,介于校尉与将军之间。

    而关羽在赤壁之战就已经当上了将军,所以,武曌这会儿在战略战术上主要还是依靠关羽。

    特别是如今武曌准备暗地里联手李治,来个“曹刘联手,干翻孙权”了。

    对诸葛亮就更没有什么依靠了。

    但这些事儿关羽不知道啊。

    于是,关羽抓着那二尺长的胡须捋了两把,这才犹豫的说道:“不若,此事问问中郎将的意思?这联手东吴的想法是中郎将提出的,此时怎么做,中郎将应该最清楚吧?”

    武曌闻言,这才看向一旁一个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的谋士形象之人。

    “不知孔明先生对此事有何见解?”

    这人自然也就是诸葛亮了。

    如今商议孙刘联军,作为撮合者的诸葛亮自然也是在场。

    听到武曌发问,诸葛亮站起身来拱了拱手。

    “此次大战,东吴大军必是主力,孙公(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孙公麾下若单论智计,周公瑾此人当属翘楚,此战,可战!但……唯一有些问题的是……”

    说到这里,诸葛亮停顿了一下道:“不知曹操那边,是否还会有类似唐刀之物……”

    赤壁之战前夕,武曌就已经和曹操有过不少小规模的战斗,也就是在这些战斗中,武曌缴获了一批唐刀,这才让武曌在后来聊天的时候意识到,李治和自己应该就是在一个“酒杯”里。

    “对方能有唐刀此物,势必代表着其身后有着极为高明的军匠,或者说极为高明的锻造技艺,也就是说,对方可能还有其他类似的武器,若是在此次战役中出现,我军不得不防!”

    武曌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若是孔明先生率东吴大军,该如何进攻曹军?或者说……先生认为周公瑾此人会如何攻打曹军?”

    诸葛亮笃定道:“曹操此人骄傲轻敌,势必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若是亮率军进攻,必以火攻!”

    “火攻?”

    武曌好奇的问了一句。

    “此时正值秋末东初,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若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亮神秘一笑:“主公勿忧,此时只怕周公瑾也在苦恼此事!”

    武曌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打开了私聊小窗口。

    “小九,周瑜估计会用火攻。”

    ……

    李治现在很烦。

    倒不是烦眼前的赤壁之战,而是“谶纬”这么个东西。

    说白了,也就是鼓吹神棍的那一套,整个魏国大盛玄学,李治手底下的这些人整天像个神棍似的说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语焉不详,难以名状!

    但要论起干什么实事的时候就废了,干啥啥不行!

    在李治看来,这是一件万分难以理解的事情。

    来自大唐开明的思想,在这一刻仿佛让李治变得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比如,如今率大军顺长江而下,在李治看来,打就是了!

    虽然李治性子是软弱了一些,但这是为人方面,在政治上,李治向来都是贯彻老李家的铁腕手段,否则也不能被称赞为“有贞观之遗风”了。

    但李治手底下这帮子人非得念叨着什么天时啊,吉凶啊,就硬拖!

    搞到最后,孙刘联手了,李治手底下这帮子人觉得吉时已到,可以打了。

    我打个嘚儿啊!

    所以,李治可以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前面的三个阶段才打了个两待定一晋级的成绩出来,没有被淘汰。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治在看到武曌提出刘曹联手的提议的时候,才会欣然同意。

    不是因为打不过对手,而是因为打不过队友!

    此时,李治的二十万大军终于发兵了,准备沿着长江东下,马上就要到达赤壁这个地方了。

    而这时候,李治看到了武曌的私聊小窗口。

    “火攻?”

    李治冷笑一声,这冬月的天一直刮着西北风,拿火攻我二十万曹军?

    在想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