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随风消散的日子 » 第十七章 岔路

第十七章 岔路

    夕阳逐步向西滑落,母亲带着我和大姐离开爷爷奶奶家,向着大姨家的方向前进。此时空气的温度刚刚好,阳光沐浴在身上温暖的感觉,微风习习,透着丝丝清凉。

    大姐在小道上朝前方快速的飞奔着,我回头看了下母亲,也跟着朝大姐追去。年少的我精力无限充沛,这边追上姐姐后,又开开心心的回头奔向缓缓前行的母亲。回到母亲身边,看到姐姐还在快速前进,又快马加鞭的朝姐姐追去。就这样来来回回,不亦乐乎。随着几个来回,母亲和姐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依然乐此不疲的穿梭其中。

    没一会儿,就看到了路过第一个村庄的砖厂,高高的砖窑塔上冒着袅袅的云烟,在山间屹立着格外显眼。又一会儿,看到一座年久失修的铁索吊桥从主道边横向穿过山下的小河,吊桥离河面大概有30米高,一个农夫牵着一头黄牛慢悠悠地走在桥面上,看着桥面上的木板吱吱作响,时不时还有一两处破洞,伴随着铁索的摇晃,未上桥的我看着都胆战心惊,替农夫和黄牛捏了一把冷汗。只见农夫和黄牛悠闲的过了桥,从我身边走过,农夫看了看我,应该是通过穿着知道我是从城市回来的小娃娃,露出洁白的牙齿冲我笑了笑:“回老家了啊!”

    一听这个并不认识的农夫叔叔给我说话,我顿时一慌,连忙嗯了一声就回头看看还在后面有些远的母亲,又朝着姐姐的方向追去。

    应该是在吊桥停留的时间偏长,往前方追了好久也没有看到姐姐的踪迹,就一直顺着主路继续跑,没多久就看到了早上出发看到的一座石板桥,桥下面依然是潺潺流水,清澈无比,鱼儿和小虾似乎也是因为黄昏变得有些慵懒,没有中午那么的活跃。

    看着这一幕,自己咧嘴笑了笑,穿过石板桥,继续朝姐姐的方向追去。走着走着,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凭着早上的记忆,奔着向山上的一条路就冲了上去,兴致冲冲地跑了几分钟,发现路越来越坏,甚至都已经没有水泥路,只剩下了一条窄小的土路,疑惑地再次走了几分钟,突然就没有路了。这时才发现肯定是走错路了,就赶紧回头,朝母亲的方向奔回。

    回到石板桥,还没看到母亲过来,这母亲走路的速度也太慢了。就继续往回跑,一直跑到那条破旧的铁索吊桥,还没有发现母亲的身影。顿时我就慌了,这母亲不可能这么久都没走到这里,肯定是刚才往回跑没在意,又加快速度再次掉头飞奔。这一路的风景顿时与我无关,很快就又跑到了这个三岔路口,我又搜索了早上的记忆,凭感觉朝着第二条路跑了过去,跑了一会儿,感觉不熟悉,便又回到三岔口,内心还是相信第一条路,就不服气地又奔着第一条路走到了断头路,看着前方被数棵大树完全堵死的道路,心跳不断加速。

    第三次回到岔路口,抱着不确定的心态朝着第三条路又跑了一段路,看着路两旁陌生的情况,我站在路边就留下了眼泪。旁边正好还有几个小孩子在嬉戏打闹,此时的我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似乎发现了我的不对劲,时不时朝我看来,只见他快速地跑回一个农家小院,片刻,小男孩拉着一个农妇阿姨出来,指了指我这边。农妇阿姨看了看我,走到我身边,问道:“小伙子,怎么了这是?”

    “我迷路了,哼~哼...“我边回答边抽泣着。

    “你是谁家的娃?从哪儿来,是准备去哪的?”

    “我爸。。。叫蔺林,从蔺家沟我爷爷家过来,准备。。。回我大姨家的。”

    “你爷爷叫什么名字啊?”

    “好像是叫蔺智胜。”

    阿姨顿了一下,眉头微皱,喃喃自语道:“好像没听过隔壁村有这个名字的。”看向我再次问道:“你大姨叫什么名字啊?”

    “我大姨叫黄宝如。”

    农妇阿姨还是一脸不认识的表情,扯着嗓子喊了几个名字。没一会儿,过来了几个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就开始互相交流起来了。

    “这娃娃从蔺家沟过来的,爷爷叫蔺智胜,去他大姨家,大姨叫黄宝如,你们有认识的没。”

    “没听过啊”

    “蔺家沟没有这个名字吧,知道平常都怎么喊的么,有的时候大名也不知道啊。”

    “黄宝如,也没听过啊,下面村姓黄的也不多,应该也是嫁过来的,不熟悉啊!”

    只听这群老人们就彼此讨论起来,我就站在旁边一直小声地哭着。

    “哞~”一声嘹亮的牛叫传入这阵嘈杂声中,不远处一个农夫手里拿着个小竹鞭牵着一头牛走了过来。我仔细看了下,这不就是下午我在吊桥上看到的那个农夫大叔。

    我旁边的叔叔阿姨看见他,赶忙就把他喊过来:“这个娃娃迷路了,蔺家沟过来的。。。。。。”热心肠的村民们又把我的情况给这个叔叔说了说,这个农民叔叔瞧了瞧我,问:“你姨夫叫什么名字。”

    “李建朝(zhao)”

    “李建(zhao)?没听过呀,你爷爷叫什么名字?”

    “蔺智胜。”

    “蔺智胜,蔺智胜。。。。。。”农夫双手交叉,竹鞭在手里时不时摆弄两下,突然问我“你爷爷是不是叫蔺牛娃?”

    “对对对,以前听我叔叔说好像爷爷的小名叫牛娃。”一听这个,我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

    “那就对了,你爷爷不叫蔺智胜,叫蔺智旌,得亏对上了。”

    “哦,牛娃家的孙子啊。”一听牛娃,村民们似乎都有所印象,又七嘴八舌的聊开了。

    “小娃娃,你知道我是谁不?”放牛大叔再次问道。

    我一脸诧异的看着他。

    ”我是你大妈的表弟(我爸的哥哥,排行老大,我们那里喊大爹,大爹的媳妇喊大妈),你大妈就是我们庄嫁过去的,你刚说的李建zhao应该是李建朝(chao)吧,有四个儿子。道理上说我算你表叔的。”

    “噢~对对,我大姨家四个儿子”说的关系我是肯定没听懂的,但是我听懂了后面的。此时的我燃起了无限的希望。

    “行了,小娃娃,等着我去把牛栓到院子里,一会我带你去你大姨家。”

    “好的,谢谢叔叔。”我开心的冲着叔叔笑了笑,脸上还挂着两串泪痕。

    放牛大叔把牛栓好,过来拉着我就顺着三岔口当时的第二条路走了过去,后面村民们还在扎堆的谈笑风生。

    天色已黑,顺着道路走了许久,我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建筑物,白色墙壁的学校格外显眼。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我大姨村庄的后山,看到远处一个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的身影,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左照照,右看看,他骑到一处昏暗的灯光下面,我就随便看了一样,一看是我四哥(大姨家的四儿子)。赶紧喊道:“四哥!”

    四哥手电筒顺着声音一照,快速的骑车过来:“海阳,什么情况,家里人都找你几个小时了!”

    我脸红的站着不吭声,旁边的叔叔和四哥交谈了起来。四哥推着自行车带着我和叔叔回到了大姨家里。

    平常非常热闹的院子里已经没有几个人,只有大姐在院子里,看样子也是刚哭过。大姐看见我,立马回屋喊道:“妈,妈,海阳回来了,海阳回来了!”

    大姨和母亲从房间跑出来,母亲快速跑到我面前,来回看了看我没事,啪啪就照着我屁股拍了几下,哭着说:“跑哪里去了,家里人都担心死了!”

    “找到就好,找到就好!”大姨在一边说道。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回到大姨家,大姐问母亲我人那,母亲还以为大姐开玩笑,想着我在藏猫猫。后来母亲感觉不对劲,大姨赶紧给奶奶村上有固话的一家打电话,大爹大妈从奶奶家开始找,大姨夫带着哥哥们分头从各个小路找,顺着路找了三四个来回都没有音讯,幸亏遇到了这个表叔,才得以顺利回家。

    现在回想,那个时候确实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不好,但那个时候的人是真正的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