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绝顶悟性:我以武道登仙 » 第23章 在朝在野

第23章 在朝在野

    姜千盛出手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大势压人。

    这就是位高权重的好处,他不需要做手脚,就能直接摘取胜利果实。

    三位府主一阵头大。

    其他高人既感幸灾乐祸,又有几分兔死狐悲。

    还有人意识到了姜千盛堪称恐怖的消息网——这边才分胜负,他连带名姓的圣旨都送过来了!

    ……

    梅花岛,剑庐。

    楚襄夏放松身心,躺在凉亭中闭目假寐,这一战可是累个够呛。

    在他对面是拿着螭吻玉盘观摩的闻人靖,老人脸上带着喜色,不是那种惊喜,而是早已胜算在心的得意之喜,他很清楚楚襄夏的本事,比他当年还要强大,可说秘宝势在必得!

    “不错,《神农诀》奥妙非凡,不愧是九术之一。”

    闻人靖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能将百草百毒之力化为己用,‘神农’二字倒也用得。卢云生在医道一途,当真登峰造极,令人钦服!”

    “是啊。”

    楚襄夏悠悠道:“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东海经历了什么,摇身一变就从一个落魄士子变成了学贯百家的宗师级人物,难道真有仙人‘醍醐灌顶’?”

    “答案要靠你自己去找了。”

    闻人靖放下玉盘,看着小徒弟:“秘宝虽已取出,但也引来麻烦。姜千盛一心要你做官,既有拉拢之心,也有掌控之意。现在看你的选择了,是在野,还是在朝。”

    楚襄夏笑道:“还请师傅指点。”

    “滑头。”

    闻人靖指着他笑骂一句,沉吟道:“若是在朝……姜千盛为当朝右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并非没有反对他的人。左相张维杨作风还算正派,当年也曾做过我记名弟子,可以为你挡一阵;

    青冥司乃世宗所创直属皇权的监察机构,他到底用的是皇帝的名义,不敢插手太过,里面也有可以引为羽翼的正直之人,但是……”

    闻人靖叹了口气。

    楚襄夏随口接道:“但是,皇帝沉溺享受,只顾享乐,纵有聪明才智,所作所为也不是为了黎明百姓。身入青冥司,成为皇帝爪牙,势必要做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恐于我道心有损,可能会让浩然气功力大减。”

    闻人靖放下心来,慈爱地望着他:“看来你已经做好选择了。”

    楚襄夏眨眨眼,调笑道:“不然也不会偷偷跑回来求师傅。我对做官没兴趣,只想重走卢云生飞升之路,跳出这口井。还请师傅助我一臂之力!”

    闻人靖看着桌上玉盘:“这玉盘我可以代为保管,为你,也为乐府,姜千盛和其他门派还不敢对我伸手;圣旨我也可以应付,以我的人望,乐府的人脉,皇帝纵然不喜,也不能说什么,不过,你是不能再待在府里了。欺君之罪,不能落在乐府头上。”

    楚襄夏点头:“我知道。”

    闻人靖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叹道:“才两个月,实在是不放心啊。”

    楚襄夏坐直了身体,郑重抱拳:“没事的师傅,浩然正气,专克天下不正之气,旁人只要心术不正,身怀歹心,在我面前都会有所拘束,我就能察觉。更何况,您的徒弟您还不知道吗?我什么时候吃过亏,大不了眼不见为净。”

    《浩然正气》是儒门至高心法。

    儒家一辈子都在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凡有志向的儒门中人,都以“正心诚意”为修身之本。

    孟子所创《浩然正气》尤其如此,而想要事事“心正意诚,问心无愧”并不容易。

    闻人靖最担心的就是有歹人利用楚襄夏的好心,使他道心蒙尘,功力减损,乃至走入歧途。

    越是好心之人,越见不得别人受苦,越可能受人利用。

    好人难当啊。

    楚襄夏不这么想,无非就是底线问题,自己的心自己知道,他不算坏人,但他的底线很低,他是不会为了别人损害自己的那种人,明知敌人利用无辜者设陷阱,一般人可能会奋不顾身,他不会:人又不是我害的,我愧疚个毛?

    他的心更贴近杨朱所言: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闻人靖听出了他的意思,由衷松了口气:“如此也好。身为儒门中人,我希望你能一直苦修浩然正气,练出一颗浩然心,如亚圣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但作为我的徒弟,我私心并不希望你被这套功法所束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罢了,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先把功力提上去。”

    楚襄夏不假思索道:“《神州异物志》上说,‘三功九术’中有一门术法名为《鲸吞术》,魔教《吸功大法》就是它的残篇。它比吸功大法更强大,能完美吸人内力为己用,而没有任何异种真气之虞,也无所谓境界稳与不稳,只要练成,至少可以一路畅通到通幽巅峰……”

    闻人靖想了想:“此术刻于睚眦玉盘之后,在崆峒秘境中……时机未到,你的境界也不够。有点早啊。”

    楚襄夏笑了:“师傅,看今年崆峒、昆仑、衡山的表现,您觉得这三派老实吗?”

    闻人靖皱眉:“你是说……”

    楚襄夏点点头:“秘宝未出,秘境未破,但不代表没人会其上秘术——您当年不也看过一眼螭吻玉盘,若没有厉抗天掺和,只怕早就学会《神农诀》,别派也是同理。

    就在刚才,我特意试过昆仑派那两个人的武功,逼那个樊文树用出魔教邪功《吸功大法》,但诡异的是,我拼着功力损耗看了大概三息,居然没能看出他的功法运行路线!

    连《纯阳功》、《纯阳掌》我都能看出来,偏偏他的《吸功大法》行功运气格外繁杂,还有种特别的力量……就好像《神农诀》,不懂如何将千草千药之力化为己用,知道行功路线也没有效果,我怀疑……他用的《吸功大法》也非同一般,很可能有《鲸吞术》的影子!”

    闻人靖听明白了,这徒弟胆子大到要去招惹魔教!

    “臭小子!”

    闻人靖眼一瞪,怒道:“你才先天!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今魔教妖人虽退守西域,但历经百年发展,并非没有能人异士,你可不能因为打败几个小孩就小觑天下人!”

    他越想越不放心,这徒弟胆子太大,放他出去野,还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

    楚襄夏当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哭笑不得地宽慰道:“师傅您别急啊,我又没说去闯魔教总坛。我的意思是,魔教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恰好有通晓‘吸功大法’又不容于魔教的人,可以打打他的主意啊,没准他就身上有伤,自身难保呢……”

    闻人靖没好气道:“哪有这种人让你钻空子!”

    还真有。

    楚襄夏心说,不但有,我还知道他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