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来自哈佛的系主任 » 第二章 调查

第二章 调查

    回到系办公室,王向东去找总支书记祖耀明,想和他商量对策,看看此事怎么处理。不料,祖书记病假休息。副书记周利在办公室,王向东就把他喊来了。

    王向东问:“祖书记生病了?”

    周利说,“也是刚刚来的电话,说是发烧了,旧毛病复发,医生建议他休息几天。”

    王向东说:“那就让他多休息几天,一把年纪了。”

    祖耀明58岁,快到退休年龄。他是军人出身,转业后国家安排工作,他就选择到高校。他觉得,高校一年有两个假期,工作强度也不大,更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

    事实证明,祖耀明的想法是对的。大学里文人多,文人的心思,都在书本和课堂上了。所以一年四季,校园内总是安安静静。祖耀明转业头几年,在学校的保卫处任职,后来调到离退休处,前年轮岗调到中文系,任党总支书记。他在这个岗位上,是等待退休的,所以,不想给人留下争权夺利的印象。系里有事了,一般都会让王向东来定夺。王向东是海归,懂事理,人开明,手脚勤,有主见,见多识广,并不张扬。系里是做学问的地方,这些祖耀明不懂。王向东有学问,不然项善峰副校长不会万里迢迢,从美国把他引进来。但王向东并不恃才傲物,一直很低调,很谦虚,说话慢条斯理,遇事会请教祖耀明,祖耀明就会对他说:“王主任,你大胆干,我支持你。你们海归是块宝,有海外经验,我们办学需要借鉴海外的理念和方法。即使做错了,也没事,我和你一起担着。”

    王向东听到此话,心中特别温暖。

    有时候没事,二人会坐在一起,聊一聊各自的人生历程。

    王向东说:“当年您在部队,苦不苦?”

    祖耀明说:“还好,我一直跟着领导,在机关工作,进步也快。我的人生经验就是,年轻人做事,一要听话,二要勤快。我这一辈子,就这两点收获。”

    然后,祖耀明便讲起他在部队的经历与故事。

    王向东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他觉得,祖耀明很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很适合跟他聊聊心里话。系里出了蒋义泉老师这件事,也想听听祖耀明的意见,问问他怎么处理才好。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他生病了。王向东寻思,也好,不劳烦祖书记了,就让他好好在家休息养病吧。

    王向东问周利:“蒋义泉老师的事,你知道吧?”

    周利说:“我也是刚听说。学生会反馈的。”

    王向东说:“你负责学生工作,这方面比我有经验。你说说看,系里出现这样的事情,应当怎么处理?”

    周利看看王向东,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王向东说:“我觉得,当前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化解矛盾。事态一扩大,会产生负面影响。你说呢?”

    周利说:“您说得对。”

    王向东说:“郑艳这个女生,你了解吗?”

    周利说:“不是太了解。但我知道这个学生,长得很漂亮,有个性。学习成绩一直挺优秀。”

    王向东问:“她过去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

    周利说:“我想起一件事,去年蒋义泉老师上课,衣服领子没整理好。就是罩衫领子有一边没有翻出来,郑艳就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到群里,出蒋老师的洋相。同学们转发的不少,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只有蒋老师自己还蒙在鼓里。”

    王向东说:“很会恶作剧。是不是想引起蒋老师的关注?”

    周利说:“我想,应该有此动机。所以后来,蒋义泉老师对她的印象特别深。现在是信息时代,老师穿什么,说了什么,每一个细节都会被学生捕捉到,当成搞笑的信息发出去。”

    王向东说:“现在的老师,真是难当。”

    周利说:“确实是。”

    王向东说:“所以,此事要抓紧办。趁着事态还没完全发酵,把它息灭在萌芽状态。”

    周利问:“王主任您看,此事怎么办才好?”

    王向东说:“你到郑艳的宿舍,去了解一下同寝室的同学,摸一摸她的情况。我到课堂去听听课,看看她是怎么个情况。”

    周利说:“要不要找蒋义泉老师谈一下?当事人说的话,总比旁人猜测要准确一些。”

    王向东说:“当然。找蒋义泉,还是我去吧。蒋老师我接触不多,正好是个机会。”

    ∽∽∽

    周利来到郑艳寝室的时候,正好她不在。

    寝室内,只有宋凤霞一个女生。周利认识宋凤霞,系里的学生会干部。周利分管学生工作,有时召集团委、学生会开会,和她经常见面。

    宋凤霞正在看书,见周利进来,连忙站起来:“周书记,您来啦!”

    周利笑笑:“看书啊?”

    宋凤霞说:“课外资料,我熟悉一下。明天上课,老师会讲到。”

    周利点点头:“没事,你看吧。”

    说着,他将寝室扫了一眼,问道:“这几个床,都有谁睡啊?”

    宋凤霞指着它们说:“这是我的床;这是刘敏莉的床;这是郑艳的床;这是张丽丽的床。”

    周利看了看郑艳的床。床单很干净,就是有点凌乱。床上除了皱巴巴的被褥,还有几件没有叠的衣服,几个毛茸茸的玩具。床单和衣服的色彩,都很鲜艳。本人取名“郑艳”,倒是名副其实。

    她的书桌也不整洁,除了文具,还有一些零食。桌前的墙上,贴着几张明星或模特宣传照。周利特别注意到,明星画的中间,插入一张照片,不大,却特别显眼,是蒋义泉老师讲课的画面。

    宋凤霞很精明,她发现周利的目光,在这张照片上停留很久,便知道他来此的真正目的。

    周利问她:“郑艳不在啊?”

    宋凤霞没有回答,低头给周利发了条微信:“周书记,我们外面谈。”

    她觉得这件事,不适合在寝室说,隔墙有耳,女生多的地方,是非也多。到外面说此事,似乎更方便。

    周利读到微信,看一眼宋凤霞,觉得这个女生很聪明,很敏感,也很成熟,便转身走出寝室。

    不一会儿,宋凤霞也跟来了,喊了声“周书记。”

    周利说:“你做的对。我倒是忽略了。”

    宋凤霞笑笑。

    周利问:“郑艳拍的照片,先在你们班的微信群发的吧?”

    宋凤霞说:“是的。”

    周利问:“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宋凤霞说:“倒是没什么反应。蒋义泉老师辅导论文,又不是郑艳一个人,和老师合影,也不是郑艳一人,所以没什么特别反应。大家觉得很正常的。”

    周利说:“那为什么照片在学校一传开,大家就觉得不太正常了?”

    宋凤霞笑说:“我也不清楚。”

    周利说:“你自己是怎么看的?”

    宋凤霞想了一下,说:“照片么,很正常。就是个别照片,不能发到朋友圈或群里,毕竟属于隐私。”

    周利问:“隐私?什么意思?”

    宋凤霞没有回答。

    周利说:“我看到郑艳的墙上,有蒋义泉老师的照片,你指的隐私,是不是就是这个?”

    宋凤霞笑笑。

    周利问:“你觉得这正常吗?”

    宋凤霞说:“我觉得,这很正常啊?”

    周利说:“你是指郑艳和蒋义泉老师之间?”

    宋凤霞说:“是啊。”

    周利说:“他们是不是已经交往了?”

    宋凤霞说:“应该是。”

    周利说:“你不觉得,他们的年龄有差异?”

    宋凤霞说:“这个看缘分。爱情哪分年龄大小,许广平不也爱鲁迅吗?”

    周利说:“郑艳难道不知道,蒋义泉是有家室的人?”

    宋凤霞说:“这个,我不清楚。”

    听到这里,周利听明白了,同学们对郑艳的自拍照,似乎都很认同。

    ∽∽∽

    周利到女生寝室调查的时候,王向东也来到了教学楼。

    王向东走进郑艳所在的研究生班,坐在教室后排,听了一节课。

    这是一节通识课,《中国通史》。老师在上面讲课,多数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研究生有作业,学生会利用听课机会,来写作业。看上去,教室内鸦雀无声,但大家的电脑手机都在工作。

    讲课的,是一个外系老师,倒是很通达,你玩你的,我讲我的,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进教室前,王向东从窗外往教室里瞄了一眼,他想看看郑艳坐在哪个位置。扫视一遍,确认郑艳坐在后排,才进的教室。王向东听课的时候,在座位上就能看到郑艳的侧脸。

    通过观察,王向东有点意外。印象中谈情说爱的女生,都是青春外溢而乐于张扬的那种,有的甚至有些轻浮。而郑艳不像,她坐在座位上,一直认认真真听课,边听边记。她与蒋义泉的合影,给人一种奔放、活泼、俏皮的印象,而此时的郑艳,却显得质朴、安静和本分,很像一个乖乖女。

    王向东仔细瞅了瞅她。周利说得没错,确实漂亮。而且,穿得干净利落,整洁大方,像是成熟而有主见的一个女生。在校女生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这样。所以,郑艳一下子就给听课的王向东,留下了很好很深的印象。

    ∽∽∽

    从教室回办公室的路上,周利给王向东打来电话,通报了他在女生宿舍了解到的情况。

    王向东说:“好的。这个事情,现在亟需和蒋义泉老师沟通一下。”

    周利说:“平时和老师们交流思想,都是祖耀明书记去。祖书记现在病了,要不,我去找蒋义泉老师谈一谈?”

    王向东想了想:“还是我去吧。”

    王向东觉得,这不是简单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它涉及家庭隐私,弄不好会激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