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蓝色纹明 » 第26章 白冬梅

第26章 白冬梅

    冬梅现在已经28岁了,早已身为人母,孩子都有三个了。20岁的时候,主母白芸娘还了她自由自身,白冬梅嫁给了刘国山的三儿子刘邦杰,现在刘邦杰在华夏军里面做排长。

    冬梅老家在彰德府城外40余里处的一个庄子里,家里兄弟姐妹多,老爹老娘生了一大堆孩子,到了冬梅14岁的时候,家里实在穷的揭不开锅,养不活这么多孩子了,万般无奈之下父母把她卖给了人牙子。

    冬梅虽然也怨爹娘,但也知道家里是实在没办法了,再这么有一顿没一顿的下去,更小的弟弟妹妹就会夭折。人牙子给了爹娘五两银子,娘亲哭的晕了过去,爹跟着人牙子送到了村口。

    “别看了,赶紧回去吧。”人牙子有点不耐烦,这事儿见的多了,人心也就硬如磐石了。

    “乖女,爹对不住你,”冬梅爹也是老泪纵横。

    “爹。。。”

    “回去吧回去吧,你家女儿将来落个好人家也说不定。”人牙子心不在焉地劝慰了一下。

    “爹,是咱家命不好,我不怪你。”

    “乖女。。。”

    冬梅也是泪如雨下,一步三回头地跟着人牙子走了。

    冬梅从小没读过书,但是聪明伶俐的劲儿是遮掩不住的,有一次人牙子的“宅子”所在的地方来了一位夫人,小姐妹们都在脏兮兮的大通铺上透过窗户看热闹,只见自己平时得喊老爷的成大年,跟伺候老爷一样伺候这位夫人。

    过了大约一刻钟,成大年手下的人推开门,你,你,你,还有你们两个,随手指了几个小女孩,跟我走。

    冬梅聪明伶俐,人牙子实际上并没有指到自己,但她麻溜地穿好鞋就往外走,她并不知道这个小动作将会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本能的直觉告诉她,这位夫人是个好人,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这手下张了张嘴,也没说出啥来,都是可怜人家的姑娘,算了,带上吧,多一个不多。

    手下带着六个姑娘去了正屋:

    “进了屋都精神着点,今天你们谁要是被选中就烧高香吧。”

    这话他倒是没作假。整个彰德府都知道被白大娘买去的丫鬟,那真的是二次投胎,直接逆天改命过上好日子了。

    几个女孩挤挤挨挨进了屋站成一排,冬梅不害怕也怯场,还抬起头来看着芸娘的眼睛,只看到一个雍容华贵、美的跟画里的仙女似的中年妇人,正含笑看着她,她心里一荡,赶紧低下了头,心中却是希望自己能被选中。

    最后,三个小姑娘被芸娘买回家了,她们就是冬梅、海棠、牡丹。

    冬梅知道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从此和这个中年女子联系在了一起。

    主母把他们用马车带回了去,看着气派的大宅子,三个小姑娘都露了怯,毕竟年纪小没见过大场面。

    进去了以后才发现里面比自己想的还气派,主母安排人给他们洗澡。

    来的时候穿的衣服都扔了,洗澡的之前每个人还给发了皂角、梳子、布巾,白色的内衣,还有一套天青色的长裙。

    洗完澡换好衣服,大家互相都不认识对方了,露出了青春少女应该有的样子。

    主母安排她们吃了在紫薇女馆的第一顿饭,白生生的蒸饼(馒头)、翠绿的青菜、炒的金黄的鸡蛋,还有每人一小碗的羊肉汤。这是冬梅一辈子都没吃过的好东西。

    “慢慢吃,管够,”主母看着她们几个狼吞虎咽的小姑娘。

    “谢主母。”几个小姑娘忙不迭地回道。

    “好孩子,这样的饭菜天天都有,”芸娘爱怜地看着几个买来的小女孩。

    “主母,我们该干什么活儿?”几个小姑娘惴惴不安,不知道主母会安排自己干什么,不会去伺候男人吧,越想越战战兢兢。

    “我这里是医馆,只给女子看病,你们只需要帮忙打杂,端茶送水。你们刚来,先跟着看几天。”芸娘知道她们担心什么,赶忙安慰。

    “谢主母,”几个小姑娘吃了定心丸,喜不自禁。

    三个丫鬟渐渐地适应了医馆里的生活,顿顿管饱,肉菜都不缺,黄瘦的小脸也慢慢鼓了起来,散发出健康的光泽,三人也都恢复了少女应该有的俏丽模样。三人互相看着对方,都觉得幸福感快要溢出来,主母是个好人,传说中的女菩萨也不过如此吧。

    这个时期,大明还没有到朝纲混乱,灾年连绵的时候,百姓的日子整体上还是过的去的,人牙子也没那么凶恶,基本上也是双方自由买卖了。

    这几个姑娘都是家境差不多了,差不多都是父母太好,一个接一个的生娃,最后养不起这么多,只好把半大不小的女儿卖了做丫鬟。

    冬梅喜欢穿浅色的衣服,海棠喜欢水绿色天青色这种,牡丹人如其名,喜欢鲜艳热烈的鹅黄色、粉色这类。芸娘问了她们个人的喜好,做了不同的颜色长裙给她们三人。

    三个青春少女性格不同,衣着不同,像不同颜色的蝴蝶一样穿梭在女医馆里,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

    冬梅长着瓜子脸,比较娇小,但是脑子灵光,看着就让人怜惜。主母平素对她也是用了心。

    馆里的几个姐姐,听说是主母家的小姑子,轮流给她们三个上课,从一开始的认字,到后来的记账、针灸。。。

    吃得好睡得好,干活也不累,每月主母还发给自己一些零岁银钱,让自己买好吃的,衣服主母也每年给两套。还告诉自己,如果想家了,可以请假回去待几天。

    冬梅请过假,回去过老家,芸娘还让车夫把冬梅给送回去。

    进了村子,看见马车的村民都围了上来,能坐马车的这年月可都不是一般人家,大家都凑过来看热闹,看看这马车是要停到哪家。马车离自家的土坯房越来越近,冬梅的心早就飞到了家里。

    “冬梅,白大娘让俺到了地方问问你啥时候过来接你,省的你走路。”车夫范老实问冬梅,大家都这么叫他。

    “范大叔,受累了,俺明天自己回去就行。”

    “那行,你自己路上小心点,”范老实吁了一声,把车稳稳地停在了冬梅家的土房子门口。

    村里的人都围过来睁大眼睛看着,也不敢离车太近。

    “哎呀,这不是老罗家的三姑娘吗?都不敢认了。”

    “真的是呀,半年不见都不敢认了。”

    “冬梅妹子你这衣服真好看,这料子可是厚实的棉布,”还有的邻家嫂子直接上来摸冬梅的衣服,一脸羡慕。

    “嫂子,这是俺的主母给买的。”

    “冬梅妹子,可是遇到好人家了?”

    “嫂子,主母是大好人。”

    “各位乡亲,让一让喽,借过、借过,”范老师轻轻地“驾”了一声,马车缓缓开动,离开了人群。

    。。。。。

    冬梅的父母听见了外面的动静也打开门迎了出来,看见冬梅一下子不敢上前认。

    “爹,娘,俺是冬梅,”见了父母兄妹冬梅眼泪像断了线一样流下来。

    “乖女,”看着都快认不出来的女儿,父母又惊又喜,冬梅娘止不住地抹眼泪。

    “大家先回吧,”冬梅爹老罗招呼着邻里,把女儿迎进了家里。

    有不肯回家的也迎进了家里,村里就是这样,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人家不肯走也不能硬赶,还得引进屋里端碗水喝。

    “女儿,你没受苦吧?”还是亲娘最关心女儿的生活。

    “娘,主母是个大好人,吃得饱穿得暖,没受过委屈。”

    “哎,那感情好,那感情好,”冬梅娘也不会说别的,得知女儿过得不错也放心了不少。

    兄弟姐妹也围上来,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

    冬梅把临来前买的吃食分给了年纪小的几个弟弟妹妹。

    “姐,好甜。”

    “姐,真好吃。”

    “下次姐回来还给你们买。”

    “娘,这是主母给俺买的几尺布料,到时候买些棉花给弟弟妹妹做身冬天的棉袄。”

    冬梅打开一个包袱,拿出几尺布料。

    “好,好,”冬梅娘忙不迭地接过包袱,小心地打开一个柜子放了进去。

    “他爹,我去给乖女做饭,”冬梅娘去了伙房忙活饭食去了,破天荒地用家里剩的不多的白面做了白面条。

    邻居们这时候热闹也看完了,到了饭点,也都知趣地回自己家去了。

    冬梅娘做好了晌午饭,汤面条配野菜,吃的年龄小的弟妹连碗都舔了两遍,等吃完了饭,冬梅爹把弟妹都打发去睡午觉。这才关起房门问冬梅一些事情。

    “女儿啊,你家主母是干啥营生的?”老罗好奇。

    “主母是开医馆的,叫紫薇女馆,在彰德府很有名气。”

    “一个女人家开医馆?”

    “嗯,只给女子看病,来的好多是彰德府地界的有钱人家的夫人,官府里面的太太。”

    “乖女,你家主母只给有钱人看病?”

    “爹,也不是,也给普通人家的女子看。“

    “乖女,你在那里都干点啥啊,不用伺候老爷?”

    “爹,老爷也不能进医馆,俺和其他两个丫鬟都在医馆帮忙,来的客人需要啥俺们就干啥,主要是端茶倒水,准备一些客人用的东西。”

    “爹,这是二两银子,是俺半年攒的,你收着,”冬梅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还带着体温的银子,交给了老罗。

    “这。。。乖女,你哪来的钱?”老罗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爹,主母时不时会给丫鬟发一些零花钱,在医馆管吃管住,衣服也不用花钱,俺就攒起来了。”

    。。。。。

    临出发的时候,白冬梅知道这一走再回来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转成请了假回了趟家,把自己攒的所有银钱都给了爹娘,还带了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北上来了长生岛。弟弟现在华夏军,妹妹也嫁了人成了家,日子过得也不错。

    白大娘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现在的生活是她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

    虽然来到岛上以后有了自己的家,但是她的心永远在主母这里,主母就是她的娘。

    所以她请了丫鬟帮衬着婆婆照顾自己的孩子,自己每天还在主母这里做“丫鬟”,这样的日子要是永远不会结束才好。

    芸娘把冬梅派到了广鹿岛第二完小当校长。

    “白校长,这是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把她带到了一扇门前。

    “谢谢小周,你忙吧,”冬梅说。

    “好,有事叫我就行。”

    “好的。”

    白冬梅抬头看了看,办公室门上钉着一块木牌,上面是毛笔写的行书——校长室。

    推开门进了办公室,白冬梅大量着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地板是原木的,办公桌和身后的文件柜,都是刚做好的,还散发着木头的清香,没有漆的味道,白冬梅慢慢走到桌子后面,轻轻地摸了摸崭新的桌子。

    坐在桌子后面,看着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冬梅忽然觉得人生如梦,以前家贫被卖给人牙子的自己,现在却成了教书育人的校长,相当于学馆的先生。

    白冬梅觉得自己人生圆满了!

    1447年3月,广鹿岛有史以来第一所小学“广鹿岛第二完小”,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一共300多人,男女基本各占一半,年龄从6岁到14岁都有。

    孩子们参差不齐乌泱乌泱地在学校广场的旗杆下站了一大片,上面飘扬着暗蓝底色,中间环绕着12颗黄色小五角星的三岛联合商会的旗帜。(白冬梅不知道这是钱梦龙的恶趣味,这是后世欧盟的旗帜)

    看着这些孩子,白冬梅没来由地想起来自己第一次见到主母的那一天,眼睛唰地一下就湿润了。赶紧整理下心情。

    校门口挤了一大堆家长,不是来送孩子上学的,而是来看热闹的,听说学校来了一位女先生,大家都觉得稀罕,这是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过的事儿。

    门口没有马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在芸娘的授意下,校规本着在校人人平等,不得将家庭环境带入教育场所为理念,禁止学生乘坐马车和人力车上学。

    冬梅见大场面多了,一点不怯场,整了下衣服,走到校门口对家长们说,

    用多年以来学得的标准的普通话发表了对家长的开学演讲:

    “广鹿岛的父老乡亲们,我是白会长任命的广鹿岛第二完小校长白冬梅,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感谢父老乡亲们信任三岛联合商会,信任我们广鹿岛第二完小的全体工作人员。

    今天你们把孩子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把孩子们照顾好,吃得好,功课学得好,身体练得好。

    谢谢大家!”

    家长们愣了一阵,突然爆发出“好”,“白先生有心了”,“白校长孩子交给我放心”各种高喊声,有的拱手,有的鼓掌(这估计是家里有当兵的人)。

    。。。。。

    白冬梅送返身走进了学校大门,看热闹看意犹未尽的家长的议论声传进了耳朵:“这女先生好俊啊,谁家祖坟冒青烟才能娶到这样的女子。”

    “我觉得送孩子上学挺好,就是女娃和男娃混一起不太好。”

    “哎呀,老张,白娘娘和白先生不也是女子,你这榆木脑袋。”

    “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这白先生可是白娘娘的干女儿。”

    冬梅步子一顿,然后继续朝着孩子们走去了,她走到旗杆前面,拍了两下手:“孩子们,安静一下”。

    叽叽喳喳的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了下来,周围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也看向了她,大家都凝神聚气地等着她讲话。

    看着这些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精神抖擞的孩子们,白冬梅心里既开心又忐忑,能不能把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给教育成才,这可是天大的事儿。

    如今,这些孩子的父母把自家的子女交到了自己这里,既是对商会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想到这里,白冬梅心里涌起一股豪情,定了定神道:

    “孩子们,今天是广鹿岛第二完小第一条开学,你们走进了校门,就是学生了,大家以后就是同学了,我是你们的校长,我姓白,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我的学生了,下面开始登记每个人的名字和年龄,请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